【北宋山水画】•郭熙
导读
宋代山水画继五代之后发展更为成熟,皇帝、贵族、仕大夫文人及富户商人都对山水画产生了兴趣,作品有装饰殿堂厅室的巨幅壁画和屏风,也有绘于卷册展放案头的小幅作品,此时名家辈出,风格多样,画家继续重视深入观察体验自然景物,技巧上有了巨大创造,北宋定都汴京,中原地区成为政治文化中心,北宋山水画主要沿袭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画派,宋初以李成、范宽成就最高,李成尤负盛誉。中后期山水名家许道宁、翟院深、郭熙、王诜等人皆不同程度受李成影响,同时又出现以燕文贵的集山水界画于一体的“燕家景致”,以赵令穰为代表的富有诗情的“小景山水”,米芾父子创造的表现江南烟雨迷濛的“米家山水”及王希孟、赵伯驹等人以臻丽细密著称的“青绿山水”。山水画创作的活跃促进了对山水画经验的整理研究,出现了《林泉高致集》《山水纯全集》等重要论著。
北宋前期山水画家极注重观察自然,师法造化,艺术上多遵循李成传派,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在实践及理论上又有新的提高,郭熙突出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成就。
郭熙
字淳夫,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好游历,画山水本无师承,后取法李成而技艺猛进,在仁宗、英宗时已享有盛名,神宗时他被召入宫廷任画院艺学,后升翰林待诏直长,哲宗时仍在,享年八十余岁。郭熙虽是李成画派,但能博采众长,对山川自然有着敏锐的感受,描绘出云烟出没、峰峦隐显之态。早年他的风格细致秀美,晚年落笔益壮,技巧熟练,构思敏捷,能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烟变灭晻霭之间,千变万状”。他重视意境,无论高山峻岭、长图大障,还是平远小景,取景布置都富有新意。他的作品受到当时士大夫名流的欣赏,苏轼、黄庭坚、司马光都极爱郭熙的山水画,多次赋诗赞美。宋神宗对郭熙颇为器重,当时宫廷殿堂墙壁、屏障的装饰不少都出自郭熙之手,他在翰林院所作春山晓景尤为人称誉。现存郭熙作品有《早春图》《窠石平远图》《关山春雪图》等。
《早春图》敏锐的画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细致变化,山间雾气浮动,阳光和煦,穿插以行旅待渡等活动,传达出欣欣向荣的感情。
《早春图》
《窠石平远图》
《树色平远图》
《幽谷图》
《林泉高致》
是郭熙的山水画主张,经其子郭思整理而成。全书共分为: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开篇首先阐明山水图要表现林泉之意,使位居朝堂的士大夫通过山水画欣赏能“不下堂筵,坐穷泉壑”,满足他们“泉石啸傲”的精神追求。第二,郭熙强调对真实山水进行深入的观察体验,要“身即山川而取之”,要注意不同角度、季节、气候等条件所形成的变化,对山水远观近觑,四时之景、朝暮之变化可使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画家必须“神于好,精于勤,饱游饫看”,才能胸有丘壑。第三,他还强调绘“可游可居之境”,画出士大夫渴慕林泉的理想佳境,主张山水画家应“所养扩充”“所经众多”“所览淳熟”“所取精粹”,在文化、生活、传统、技巧各方面有全面的修养。第四,画论中还论及如何创造生动优美的意境,多方面谈到山水形象及章法结构、笔墨技巧,其中如“三远”、“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等都是很精彩的论述。
《林泉高致》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理论已进入成熟阶段。
郭熙取法李成,同属李成画派的画家还有北宋驸马都尉王诜,有《渔村小雪》等传世。
王诜 《渔村小雪》
王诜 《烟江叠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