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会议吹响高教改革号角
昨天下午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成都举行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刷爆了教育工作者的朋友圈。说陈部长的讲话振聋发聩都不算夸张,因为很多内容切中时弊说到了教师的心里。大家早就看不顺眼又无可奈何的“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或许即将扭转。
没有哪个教师会有意误人子弟,也没有多少教师能够心安理得的长期糊弄人,面对今天教育界的乱象只能是一声叹息。记得1997年学校参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专家组还带来了几套依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制定的考试卷,随机抽取一年前或两年前学习过该课程的各专业学生参加考试,同时组织授课教师参加考试,教师答完卷后自己制定评分标准,然后批阅学生试卷,最后专家对教师和学生的试卷及评分标准和批阅情况审核,所有程序都是限时完成并有督查,记得那一次我们的学生成绩是40分左右,教师的成绩不到80分,专家对我校理论力学和高等数学等课程的教学效果都是高度肯定的,因为这套试题重点高校的学生平均分也得不到60分,我们的成绩完全对得起学校所处的层次。当年本科生的考试题比现在考研题难度还大,不敢想象现在如果再举办一场这样严肃的考试会如何?
只重成绩不重品德、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是如何发生的?教学中心地位是如何由内心走到口头、甚至很多人连口头都不愿再提?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本科高校都属于教学型大学,真是这些学校教学工作做得好吗?我看未必。原因很可能就是科研水平一塌糊涂无法往教学研究型大学上靠,如果有内行专家检查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大学的教学也是一塌糊涂惨不忍睹。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不能把学生在大学四年身高增加了2公分作为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或许这个孩子这几年有可能增加5公分的,大学到底是育人还是毁人呢?获取知识也是一样,想想就可怕。
陈部长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这些话说的可谓铿锵有力。
陈部长还指出,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我期待着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回归,或者说脱胎换骨的巨变,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必将是师生之幸、民族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