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史杂谈之一:陌生的祖父与苦命的奶奶
清明将至,怀念亲人。回忆童年时反复提到的爷爷是我的继祖父,家人对我的祖父知之甚少,甚至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因为奶奶早年的婚姻生活很不幸,也因为大家和爷爷生活在一起比较融洽,家里人谁也不敢询问老太太年轻时的经历。
几十年积累和搜集的信息表明,我的祖父是一位早期革命者,唐山滦南县人,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北洋大学读书,也就是天津大学的前身。读书期间参加了革命组织,成为李大钊的追随者。1927年4月李大钊和他的80位同志在北京被捕,不久受绞刑牺牲,同时赴难的还有19位青年学生。
李大钊是唐山乐亭县人,追随他的那批人俗称“昌、南、乐”老乡,也就是唐山的昌黎、滦南、乐亭三县的青年才俊。滦南县的高家还是有些实力的,结识在北京和天津的文化名人老乡合情合理。家人曾经怀疑祖父是1927年与李大钊同时牺牲的19位青年之一,2006年春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学校组织去天津大学和南开中学考察,我还专门到天津大学图书馆查找过那19位烈士的材料,发现里面没有一位姓高,其实那个年代闹革命的人有很多人用的都是假名。也或许是同时被捕的80位革命党人之一。
排除祖父1927年牺牲最大的理由就是我父亲的出生时间,据说1930年家父出生后祖父还回过一次家,其后不久家乡传言祖父和一群唐山老乡染恶疾暴病身亡,但家中长辈获知是参加乱党被政府处死的,由于惧怕被牵连,族长拒绝派人去收尸,对外只说暴病身亡就地火化,并且从此嫌弃排挤我奶奶。
奶奶姓庞,娘家也在滦南县,家世显赫,应该属于满族贵族后裔,真正的大家闺秀,三寸金莲不满一握,自小识文断字,可惜幼年出天花脸上留下一些痕迹,大概因为这个原因难觅门当户对佳婿,出嫁时年龄偏大,据说生我父亲时已经28岁,这点存疑。因为那个年代女孩一般在16岁左右嫁人,奶奶即使出嫁晚些也不会超过20,据说祖父是被家人骗回来成亲的,那时的大学生全国也屈指可数,不但有文化,思想也前卫,他本想自己找对象,但家里不同意,毕竟父母之命不可违,于是从天津赶回老家成亲,入洞房掀盖头才发现这个小脚女人还是个麻子,更加不愿意但也没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逃避,所以结婚没几天就走了,而且很少回家,等到有了孩子,祖父却彻底消失了。
奶奶的婚姻生活无疑是不幸的,祖父不爱她,聚少离多还担惊受怕,生活很郁闷,祖父突然去世还让家中蒙羞,孤儿寡母被撵出来单过,虽然分了几套房子,还有不少陪嫁品,但精神上很孤独和痛苦,或许是过于压抑,患上了类似乳腺癌的疾病,一侧乳房全切,最开始是为了止疼吸食鸦片,后来则上瘾了,家里的东西逐渐变卖一空,直到囊空如洗才戒掉鸦片,带着我那年幼的父亲开始流浪生活。从大家闺秀到带孩子的流浪寡妇,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生活条件变化并没有摧毁奶奶的意志,但她恨死了对她冷落至极的婆家,带着孩子出走那天就下定决心再不与婆家人打交道。
小时候有一次听奶奶回忆说,她当年出嫁的场景无限风光,陪嫁的礼品不知道装了多少辆马车,送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前边的已经进婆家的村子了,后边的马车还没出娘家的村子,这话或许有些夸张,但充分反映娘家的实力绝非一般。我在地图上查过,两个村子相距十几公里,这得需要多少辆马车啊。话说回来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奶奶的一位亲兄弟,据说是建国前东北最大的资本家或之一,曾经与一位开国领袖的亲戚在天津合伙做过生意,建国后进了全国政协。1945年前奶奶实在生活不下去时,曾经让少年时的父亲披麻戴孝去找他舅舅,谎称我奶奶去世要钱安葬,果然带回来200块大洋,度过一段难关。
父亲的出生时间是没有凭据的,就算奶奶20岁结婚后与祖父很少见面,也不至于到28岁才有孩子,何况家父面相偏老。如果父亲的出生时间提前3年,则有很多谜团可以解开。
我把祖父作为第一代共产党人来纪念,尽管没有充足证据。怀念所有已逝的亲人,我要擦亮你们曾经留下的历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