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朱元璋选定朱允炆承继大统

朱允炆他是太子朱标次子,并非是长子。朱标的长子叫朱雄英,其母是常遇春的女儿,洪武四年(1371年)四月,朱元璋亲自册封常氏为皇太子妃。洪武七年(1374年),常氏生了嫡长子虞怀王朱雄英,只可惜朱雄英八岁就去世了。常氏又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生下三子朱允熥(tēng),不久常氏就去世了。朱标的继妃吕氏是太常寺卿吕本之女,朱允炆的生母,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出生。嫡长子死了,老二朱允炆就成老大了,但朱允炆毕竟是庶子,朱标还有一个嫡子,就是老三朱允熥,他只比朱允炆小一岁。按照礼法的话,朱元璋也应该立朱允熥为皇太孙。朱元璋不选择朱允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熥的母亲是中山王常遇春的长女,虽然常遇春已经不在了,长子常茂也在1391年去世,但他还有两个儿子在朝中呢,朱元璋怕万一朱允熥登基,会造成外戚掌权,甚至篡权的结局。

由于常氏的去世,吕氏得以扶正,所以朱元璋就视朱允炆为嫡长孙。朱元璋还给朱允炆一个让朝臣都认可的理由——“纯孝”。朱允炆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孙子,单单在朱标是他父亲这一方面,就为他加了不少的分。况且朱允炆与朱标都是个性仁厚,知识渊博,尤其是极其孝顺。朱允炆十四岁时,朱标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这样持续了两年,直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朱允炆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朱元璋为了能让爱孙坐稳大明江山的皇帝,在解决了良弓和走狗的问题后,曾不无得意地对朱允炆说:“我安排你的几个叔叔为你守护边界,站岗放哨,你就可以在家里安心做皇帝了。”朱元璋笑了,朱允炆却没有笑,他一反以往的附和,陷入沉思中。这是一个机会,有些话迟早要说,就趁现在这个机会说出来吧。朱允炆抬起头,用忧虑的口气说出了朱元璋万想不到的话:“外敌入侵,由叔叔们来对付,如果叔叔们要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一生运筹帷幄的朱元璋居然被这个问题问呆了,难道自己的儿子还不能相信吗?他沉默了很久,居然也说了一句朱允炆想不到的话:“你的意思呢?”

这下该朱允炆回答了。朱允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用做论文的精神列出五点来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一生精于谋略计算的朱元璋听到这个计划后,也不由得开口称赞:“很好,没有更好的选择方法了。”

朱元璋十分高兴,他的判断告诉他,朱允炆列出的方法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隐忧,但事情真的会如他所想般顺利吗,有没有什么漏洞呢?事实证明确实有一个漏洞,今天我们回头来看这段经典的对话,就会发现两个人说得都很有道理,朱元璋的判断没有错,确实没有比朱允炆所说的更好的方法了,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朱允炆的能力。

关于朱元璋与朱允炆的对话还有一个版本:说朱元璋再临终之时,把朱允炆叫到了身边,给他交代了很多事情。而在谈到藩王的时候,朱元璋十分自豪:“朕以御虏付诸王,虏不靖,诸王御之!”意思是我设立这个藩王制度,是为了让他们来打击边境的贼寇,以后如果边境有恙,那么就让诸位藩王前去御敌。朱允炆听到爷爷聊到了这个话题,就顺势问了7个字:“诸王不靖,孰御之?”朱元璋听到这句话后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几次张口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哑口无言。

朱元璋无论是他的出身还是他的长相,以及他的文化,在众帝王中都是很独特的。朱元璋称帝后,找了性格温和的朱标做储君。朱元璋为了帮助朱标解决上位后大臣谋反的可能,在他在世时就开始大杀功臣,将可能造反的人都杀光。朱元璋一直细心地为儿子解决问题,希望他成为一个好皇帝。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朱标竟然英年早逝了。朱元璋觉得所有儿子中,朱棣性格举止都像自己。所以想把皇位传给他,但却引来诸大臣的反对。朱元璋再三思考后,决定让朱允炆继承皇位。朱元璋死前密命驸马梅殷(宁国公主之夫)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在应天去世,享年71岁。在古代,帝王去世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事,葬礼通常盛大无比,耗时甚久,但朱元璋去世后仅七天,朱允炆就下令出殡,当时很多皇子皇孙都没来得及祭拜,而出殡当天,南京城13个城门齐齐打开,13支一模一样的队伍同时从城门走出,其中只有一支是真正的出殡队伍,但具体是哪一支,难以分辨。所以朱元璋到底埋在哪里,千百年来一直是一个谜。

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明孝陵的地宫是空的,朱元璋并没有葬在那里,此外,民间还流传着其他说法,比如葬在南京朝天宫、北京万岁外、玄武湖附近和城外其他地方等等,但这些都只是猜测,至于明孝陵里到底有没有朱元璋,等到考古勘测技术足够成熟的时候,也许就能解开这一困扰世人600余年的谜题了。

1398年6月30日,朱允炆在南京即位,时年21岁。关于朱允炆的个性和他在位时的国内发展情况现已无可信材料,因为朱允炆时期的档案文献和起居注全遭毁灭,而私家记述又概遭禁止。

(0)

相关推荐

  • 建文帝为什么输给了朱棣?值得每个人深思

    摘自网络: 朱元璋:"我安排你的几个叔叔为你守护边界,站岗放哨,你就可以在家里安心做皇帝了." 说完,朱元璋笑了,朱允炆却没有笑,他一反以往的附和,陷入沉思中: 良久,朱允炆抬起头 ...

  • 燕王朱棣智取宁王朱权

    在如今的宁城县境内几乎已经没有了明朝宁王朱权的任何蛛丝马迹了,但现在生活在那里的许多人又都能够说上几句与宁王有关的一些往事.由此可见,这位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对本地的影响之深. <明通鉴>记载 ...

  • 【书版】朱常洵福藩:侍宠豪夺,终为俎肉(上)

    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得以封王者有23位,其中洪武十一年封五王,洪武二十四年又封九王.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因其无子嗣,在继位之初封三位弟弟为王,建文三年,又封太祖庶二十五子㰘为伊王.然不少的文献称 ...

  • 朱棣的孙子朱瞻基是一个好皇帝,为何要把亲叔叔朱高煦活活烹死?

    明成祖朱棣共有三名儿子,分别是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 三人都是徐皇后所生(徐达长女),但三人性格却截然不同. 长子朱高炽性情温且爱好学习,但为人文弱,还有点残疾,在后来朱棣造反活动中起不 ...

  • 他一生被幽禁,脱困时却突兀去世,后人难以考究

    是人就会有犯错的时候,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汉人最后一个皇朝,大明,在初期也发生过动摇国本的事,其实与皇帝朱元璋有很大关系.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不好虽然很关心爱护百姓,在民生方面做得不错,但在很多方面是有 ...

  • 朱元璋长子朱标如果不死,能避免朱棣的靖难,压制众多藩王吗?

    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本来应该是朱标,可惜朱标在37岁时病死,朱元璋痛哭不已,选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上位后,简单粗暴地削藩,引起诸藩的愤怒,最终燕王朱棣靖难成功,夺取了帝位. 那么,如果朱元璋 ...

  • 历史故事——朱元璋与南京盐水鸭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南京故宫).朱元璋在世期间,不仅留下洞林寺.庐山竹林寺.观星楼.南京花牌楼.南京老城南.皇帝井.品蟹亭.明功臣墓这些历史遗迹.还留 ...

  • 看《中国通史》讲历史故事(90):大蒙古国的分裂和元朝的建立

    公元13世纪初,在地球的东方,一个让全世界震惊的草原游牧帝国-大蒙古国诞生,大蒙古国的第一位大汗就是孛儿只斤-铁木真,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是为元太祖. 成吉思汗的长妻孛儿贴共生了四个儿子,他们随从成吉 ...

  • 历史故事——蒙哥成为蒙古新任大汗

    1246年8月26日这天,东西道诸王和各地大臣.将军均已到达和林,乃马真皇后遂于和林附近的夏营地达兰达葩召开选汗大会.由于与会诸王百官均早已被皇后笼络,故大会一致推举贵由为大汗.贵由假意以体弱多病为由 ...

  • 历史故事——朱元璋逐渐成为起义军统帅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刘福通等人起兵造反攻打进入颍州,而韩山童却被元朝官吏拘捕处死.韩林儿与其母杨氏则逃至武安山中.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到处寻找韩林儿,最后在砀山夹河找到了他, ...

  • 历史故事——朱元璋攻占集庆

    我们上周说到,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军渡江.当时,康茂才屯驻采石,扼守长江.朱元璋便派军攻打,但都被康茂才击退.后来,常遇春将康茂才诱出,以伏兵将其部下精锐尽数歼灭.康茂才聚集残军,又在天 ...

  • 历史故事——朱元璋与张士诚开始相互吞并

    朱元璋攻下集庆后,就派遣杨宪向张士诚传达友好的意思.杨宪,本名杨毕,是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在朱元璋攻克集庆(今南京市)后,他投奔朱元璋.深得赏识居幕府.掌文书.朱元璋在给张士诚的信中写道:&qu ...

  • 历史故事——朱元璋大败陈友谅于龙湾

    1360年(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攻陷太平(今安徽当涂),又打算联合张士诚,合攻应天(今江苏南京).昨天我们说到,面对陈友谅强悍的大军,朱元璋百番思量之下,决定在龙湾这个地方迎战陈友谅的军队,龙湾这个地 ...

  • 历史故事——朱元璋开始统一江南

    我们昨天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被俘,解往应天后自尽.关于张士诚的死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张士诚到了应天府后,朱元璋问话,他不搭理:李善长问他,他则破口谩骂. ...

  • 历史故事——朱元璋平定福建陈友定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命汤和为征南将军,讨伐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朱亮祖率数万军队攻破天台.台州,打得方国珍之弟方国瑛大败而逃.他追击至黄岩,降服守将哈儿鲁,夺取仙居等县.而后,朱亮祖又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