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金课44」《红色人物》-小学版|三晋尽传烈女名——李林
各位小朋友们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了解
三晋尽传烈女名——李林的故事
视频
讲稿
战争年代的共产党人,在他们投身革命之际,就做好了为人民利益、为民族解放牺牲的准备。为了年轻共和国的成立,千万先烈义无反顾地壮烈就义,在战斗中被敌人包围后,宁死不做俘虏。女共产党员李林的事迹感人至深。
人物简介
李林,福建省尤溪县人,1915年被生父母弃于福建漳州塔口庵。40天后被养母陈茶领养,3岁随养母侨居荷属爪哇10年,身受殖民统治压迫,深知无强大祖国做靠山的痛苦。9岁以学名李秀若,入读养父创办的华侨小学,抵制荷兰殖民当局不许华校教学中文和中国历史、地理的禁令。
革命生涯
1929年春,李林随养母回到故乡,进入厦门集美学校读书,并加入集美抗日救国会义勇队。
1933年冬,李林就读上海爱国女中,参加了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救亡青年团”,写下“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
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抗日救亡青年团”,考入北平民国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赴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举办的国民师范学校军政训练班,任特委宣传委员兼女子第11连党支部书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坚决要求到前方杀敌,苦练杀敌本领,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武艺。被派到大同,任“牺盟会”大同中心区委宣传部部长,后随晋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到雁北抗日前线,宣传和组织工人、农民、学生参加抗日武装。11月,任雁北抗日游击队第8支队支队长兼政治部主任。率部深入敌后与日伪军展开斗争,勇敢坚定,机智灵活,指挥有度,接连获胜。
1938年春,改任整编后的独立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驰骋雁北、绥南与日伪军作战,屡建战功。同年7月,“牺盟会”晋绥边工委成立,调任边委会宣传委员兼管边区地方武装。贺龙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后当选为晋绥边区第11行政专员公署委员。
英勇就义
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26日,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500余人被包围。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她不顾怀有3个月的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自己却被围困于小郭家村荫凉山顶。在腿部和胸部多处负伤后,仍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被日伪军包围后,她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而牺牲。
李林牺牲后,数千名抗日战士和驻地群众,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李林牺牲时的血衣几经辗转,送到了革命圣地延安。为了寄托人们的无限哀思,当地数千名抗日军民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在洪涛山区东石湖村高山脚下,建造了李林烈士墓。墓碑上刻着:“浩气贯洪涛,碧血染桑乾。忠勇报国志,永活在人间。”
人物评价
1938年,在晋西北人民代表大会上,贺龙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
1940年,李林牺牲后,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从延安发来唁电,对李林的革命生涯给予高度评价,称她“不仅是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
同年,延安《新中华报》、《中国妇女》杂志,重庆《新华日报》等许多革命报刊杂志,登载了李林的英雄事迹,赞颂李林的伟大壮举铸就了中国民族英勇的最光荣典型。
中共晋西北区党委机关报《新西北报》发表社论,称赞李林是“中国民族英雄的最光荣典型”,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唯一的华侨抗日女英雄。
课程总结
革命年代,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于战火,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置身事外。李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唯一的华侨抗日女英雄,用年轻的生命书写英勇的战歌,用炽热的爱国之心诠释女英雄的真实模样。世间本无英雄,灾难来临时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PPT/视频:郭诗娴
讲稿/编辑排版: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