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39,丹湖
《越绝书.吴地传》:“丹湖,当问之。”
意思是说,丹湖的情况不明,应当去丹阳郡的档案库去询问。
网上资料称:丹阳湖古称“巨浸”,旧名“南湖”,又称“西莲湖”,简称丹湖,因秦置丹阳县而得名。《太平府志》载:丹阳旧多红杨,一望皆丹,故曰丹杨,杨与阳同音,遂称丹阳湖。
这些说法比较勉强。丹阳,应该是因丹湖得名,而不应该是反过来,丹湖因丹阳得名。红杨,不清楚什么品种的植物,感觉是北方干旱区的植物,不太像江南湿润区的品种。丹湖之丹,很可能是吴语,与颜色无关。
现代地理上,丹阳、石臼、固城、南漪四湖以及当涂、宣城、芜湖、溧水、高淳等县沿湖圩区,原均属古丹湖地。因屡经围垦,使古丹湖成为丹阳、石臼、固城、南漪四湖。1960年代中期,丹阳湖被围垦,只剩下运粮河等水面,丹阳湖不复存在。另外三个湖也被围垦,湖面面积大幅萎缩,但多少还有一片湖面保留下来。
丹湖,古称雷泽,先秦时为薮泽,古中江由泽所经。到两汉时中江淤塞,湖泊逐渐定型,最大湖面积3000平方公里,形成皖南山洪的汇集之区,长江西水东流入震泽的通道。要知道,今天太湖的面积也就是3000平方公里。
明清时期对古丹湖的围垦示意图
出高淳城区西14公里左右,是丹湖村,位于苏皖交界处,水阳江二岸。由此向东北12公里,是湖阳镇,位于石臼湖的西南角。这二个村镇在东汉时期大概还在丹湖中间,到唐代才露出水面,成为圩田。
今天还是圩田的景象
水阳江北去湖阳镇
高淳城区位于固城湖北岸,春秋时期位于丹湖中,其东岸是吴国修筑的一座城邑,叫濑渚邑,吴国用来防御楚国的东扩。鲁昭公四年(前538年),吴国没能挡住楚军的攻势,先后失守朱方与濑渚邑,被迫沿着濑水退往东方,在陵平邑勉强建起一条新防线。从濑渚邑到陵平邑并没有天然的屏障,不久楚国再攻破陵平邑,改名平陵邑。
陵平邑、或者平陵邑,在今天溧阳西的平陵村。濑水,也叫溧水、荆溪,是古中江的一段,荆溪大概与楚国曾经占领此地有关。吴国强盛后,伍子胥可能整修过濑水,用来反攻楚军,后世称其为胥水或者胥江。
楚国的攻势到陵平邑为止,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沿古雷泽(丹湖)东、南、北三面都是丘陵,湖边山脚没有道路,运送物资必须横渡烟波浩淼的丹湖,耗费巨大。楚国的重点在中原,不会把主要物资投入偏远的东方。
高淳城东的固城遗址,濑渚邑旧址可能在这一带
固城湖东岸的丘陵,二千五百年前也差不多
鸠兹邑,位于鸠兹半岛的顶端,深入丹湖湖心。《左传.襄公三年》(前570年),“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其能免者,组甲八十、被练三百而已。”此衡山是当涂县的横山或者叫横望山,皖苏界山,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和南京市江宁区交界,山北即丹阳镇。
1978年北大历史地理系侯仁之教授率领研究生来安徽芜湖,实地考察了芜湖县黄池村楚王城遗址,首次提出楚王城遗址应是西汉芜湖县遗址,亦即古鸠兹所在。这个西汉芜湖县治一直到三国孙吴黄武二年才迁到中江入口处,即今天芜湖市区一带。
黄池镇楚王城遗址对岸的古仙庙
从上面古丹湖的想象图看,横山也位于临湖的半岛顶端,从古鸠兹邑“至于衡山”,楚军走的应该是水路,之后才“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一般认为楚军水师远强于吴军水师(吴军此时很可能还没有正式的水师),吴军根本无法在水战中抗衡楚军。在陆地上,吴军尚可一战,而到了山区,吴军就占据明显的优势。
楚军派出重甲步兵和轻甲步兵,沿着丹湖北岸伐吴,被埋伏在山区的吴军要击,大败而回,楚军的装备应该是水运到衡山。
丹阳镇,现在分属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和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0年)推行郡县制时,曾在今苏皖边界设丹阳县,谓之“秦县”。丹阳县一直延续到隋开皇十一年(591年)被废,其地大部并入溧水县。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41年),改秦鄣郡为丹阳郡,治宛陵,此谓“汉郡”。三国初,孙权以吕范为太守,将丹阳郡从宛陵移至建业,史称“吴郡”。有了“汉郡”、“吴郡”后,习惯上把原丹阳县称作“小丹阳”。
安徽的丹阳镇
江苏的丹阳镇
二省交界处的堂子巷
秦代设置丹阳县时,丹湖依然很大。汉武帝设置丹阳郡,丹湖开始缩小,主要是自然的原因,天气变化、上游来水变少、或者中江淤塞出水不畅。到《越绝书》的东汉时期,丹湖进一步缩小,这二百多年里,应该是人为因素增多,围垦加速。到三国时期,吴国的统治核心在沿江一带,军事前线也在沿江一带,需要养活大量的军人、官僚,丹湖进一步萎缩,最后分为几个小湖,不复昔日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