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小寨这个地方藏着南郊人的青春
主编乱弹妞:两枚少女心爆棚的“女汉子”,爱吃会耍又可爱,卖得了萌,犯得了二,自诩追得上陈伟霆,嫁得了...当然,和你一起吃遍、玩遍、看遍西安,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很多年前的西安,购物中心并没有这么密集,去商场买衣服还是一种奢侈。年轻人更喜欢去“市场”里买衣服。
那时候城东人爱逛康复路,城内的骡马市,而南边最火的就是百汇市场。
黑撒乐队在《西安女娃》里唱到:“下午四点,我站在百汇二楼向下看,川流不息的西安女娃帮我养眼。”
现在的你也许没什么感触,但时间再往前十年或者二十年,锥子裤、帆布鞋、灯笼裤、小西服……这些时尚代名词,如果不是出自康复路,那一定在百汇。
那时候小寨商圈四大龙头还是百汇市场、海港城、豪邦购物中心和飞炫广场。现在豪邦购物中心几经易手,飞炫广场也没了往日活力,海港城和百汇也逐渐没落。
图源网络
与后来的赛格比,这里也许不够新潮、不够洋气,但这里承载的是大多数80、90后的校园记忆。那个年代的青春记忆都在这里。
不知道开了多少年的百汇综合市场矗立在小寨商圈,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它周边的高楼盖起了一座又一座,百汇像是被按了暂停键一般,多年来变化甚微。
音乐学院旁边就是百汇,经过百盛再经过飞炫广场就到了,刚一走近,属于青春时期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它的“尬”也一下子就看清楚了,在各种商场中间求生存,赛格开了以后更是回不到往日的辉煌,这种“尬”你只消看一眼就明白。
因为二号线的开通,小寨成了最有人气的商圈,但百汇身处其中却没有得到更多的人流,地铁口一出来是赛格,往前走点是百盛,再往前就没什么人了。
以前这里有最好吃的小吃、最炫的音像店、最潮的服装店、还是各种嘻哈青年、中二青年的聚集地,但现在也变得冷清了。
这么多年过去,百汇一楼还是小吃,卖了十几年的金线油塔还在,但是已经不是过去的味道了,现在配菜丰富了,价格也涨了,但是没有了儿时的味道。以前的小推车都变大了,现在一个摊位至少能卖五六样小吃,其中辣条是卖的最好的。
主体的三道巷子还是摆的满满当当,以前最右边的巷子没有两外两个生意好,但现在三条巷子都冷清的差不多。
过去市场前半段都是卖时装的,再往后走是卖假包假鞋的,而且每个巷子还有不同的分类,左手边是服装,中间是小家电和音像,最右边文具、体育用品、琴行和烟酒类产品。
现在大体的分工没变,但早已没有辉煌时期的样子了。
“2000年的时候,这里人多,早上你不敢开门太早,一天都不能休息的,饭都吃不上,家家都是人挤人。”还坚守在这里的老板说。
现在走进去,很多服装店还像原来一样,会在店门口挂上新款的衣服,但是门帘压得很低,里面灯光昏暗,顾客进店铺必须要低头钻过去,而且老板很忙,不怎么搭理人。
现在包包、首饰、手表等等依然挂在墙上售卖,有多少人第一次知道各种奢侈品牌都是在这里。
那些拿着进价十几块包包的老板跟你聊起时尚来,整个人都熠熠发光,让你不由自主的觉得她手里的“LU”、“GVCCI”……真的能值100块。
这里还记录着很多人的“第一次”,第一次打耳洞、第一次纹身、第一次买游戏机、第一次化妆……那些做工粗糙的AF1、搓泥的BB霜、号称永不褪色的戒指……加起来,便是大多数人青春的回忆。
过去的百汇不像现在的商场,大多以女孩子服务,这里之所以叫“综合市场”,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卖东西品类全,女孩子在一楼可以买时装、鞋子、包包、化妆品……
而二楼则是男孩子的天下,第一个游戏机、第一双假球鞋、第一个模型……都在这里。
现在二楼大部分也被服装占据,以前一抬头先是“回到拉萨”,一个在西藏服过兵役的老兵在这里卖各种手串和工艺品,现在不知道搬到哪儿去了。我在这里买的假象牙项链到现在还油光油光的。
二楼右手边以前卖头巾、腕带、运动手环……各种运动周边,对面就是当时南边最大的唱片店,唱片店那一排后面就是琴行、音乐教室。
这两年爆火的“红花会”成员之一,以前还在这里开过一家纹身店,说这里是摇滚青年聚集地也不过分。不过现在唱片店已经变成了鸡公煲……
二楼左手边时装店铺后面更受男孩子欢迎,这里卖嘻哈衣服、卖假篮球、假明星战靴,零几年的时候艾佛森同款战靴特别火,我的男同学们把上网的钱攒着,一窝蜂的都买了,真真假假也分不清。
那时候男孩子穿球鞋还有歧视链,穿AIR JORDAN的看不起穿耐克、阿迪的,穿耐克、阿迪的看不起穿李宁的,穿李宁的看不起穿鸿星尔克和安踏的……(不过都是假的
)
但都是因为百汇,大家才第一次知道鞋还有编号。
二楼中间以前是西安最大面积的电玩店,很多小店在这里扎堆,主要卖游戏机、游戏碟,多少人的第一个黑白屏game boy就是在这里买的。2000年的时候流行ps2游戏机,后来2004年psp发售,这里都有最新的机型。
那时候最火的店叫是隆鑫(还是鑫隆我忘了……),因为里面有可以维修和破解的师傅,这家店人气特别高。
因为游戏机卖的火爆,卖盗版碟的店铺生意也被带了起来,这里有正版有盗版,但是盗版游戏、盗版光碟卖的更好。
现在偶尔在路边还能碰到卖盗版碟的小商贩,一张碟十几个电影、几百首歌,虽然画质、音质都不怎么样,但也够充实我们的青春。
那时候电玩店,门口有试用机,可以蹭着玩几把,打拳皇街霸还能比赛,输的就把零花钱给赢家,男孩子从小玩的游戏就非常社会。
再往后就是最早的一批动漫店,各种手办,有真有假,但也都不便宜,那时候谁买得起正版手办,谁就是班里的小富豪。
现在百汇市场的二楼几乎没有什么顾客了,只有零星的几家店还在坚持。中间卖小家电的巷子现在就剩几家卖文具和修手机的了。
曾经汇集在这里的各种工作室——有说唱的、有纹身的、有做本土原创服饰的、还有学吉他的。都跟随他们的梦想远走他乡,不知道那些年轻人有没有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
关于百汇的记忆还有很多,曾经因为砍价骂街的、纹身不满意嚷嚷着砸店的、买衣服不给退打架的……这些都成为了历史。
只有墙上的标语提醒你,这里曾经繁华一时。
如今的百汇,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景象,这里确确实实的过气了。曾经这里产出的潮流文化如今也总被调侃成“非主流”“杀马特”。
但那些年,穿百汇潮牌走在大街上的你,整个人都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