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分析安徒生《一个豆荚里的五颗豆》,双线结构,梯度作文
本文作者:陆生作
这是安徒生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颗豆》。这个版本是任溶溶翻译的,语文书上的版本是叶君健翻译的,选作课文时又做了删改。我比较了一下,觉得任溶溶这篇更好些,所以拿来作例文。
这篇课文较长,我们先看它的结构。这个很关键。一篇作文有意义,意义建立在结构之上。我们看任何东西,它都有结构,房子有房子的结构,人有人的结构,树有树的结构。
全文结构
故事一开始说,一个豆荚里面有5粒豌豆。我们可以画出“一串糖葫芦”结构。从一个豆荚到5粒豆子,这是一生多。
每颗豆子都有它自己的命运。课文第7自然段:“我们当中谁旅行得最远。”这样人物就有了一个目标。
当人物有了目标之后,就要去实现这个目标。作者给它们的设计是一个小男孩用弹弓把它们射出去。
第1颗、第2颗、第3颗、第4颗都被飞走了。
第5颗,是这个故事最关键的一颗。它被射到了哪里?顶楼窗下一块旧木板上。
为了让这个故事发展下去,作者埋下了伏笔:它落到一个几乎满是青苔和软泥的小裂缝里。如果没有青苔跟软泥,这颗豌豆能发芽吗?不能发芽。豌豆的生长过程,就是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所以必须让它落到一个能够生长的地方。
接下去,我们就看到它发芽、长叶、绕腾、开花,最后它还会结果。这是一个植物生长的自然过程。
讲完了这一颗豌豆之后,在第23段作者又提出了问题:“其他几颗豌豆又怎么样了呢?”课文又回到了开始的那几颗豌豆上面。从写作上说,故事前后有了呼应,给读者一个交代,结构完整了,故事到此就要结束了。
我们最了解第5颗豌豆的命运。前面4颗豌豆的命运又如何呢?第1颗被鸽子吃了,第2颗、第3颗也被鸽子吃了!第4颗落在一个污水池里,涨得大大的。
这就是5颗豌豆的命运。
这些命运对安徒生来讲,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在第13段讲:“要发生的事总会发生的……上帝没并有不看到它。”在第22点讲:“是我们的天父亲自种下了这颗豌豆。”在第25段讲:“上帝所做的一切。”安徒生是一个基督徒,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信仰。
作者把5颗豌豆的旅行写出来就是一个故事。我们画了这张图之后,这篇作文的结构清楚了吗?
虽然这篇课文较长,但我们看这结构图就容易把它复述出来。
这个故事可以分成4个部分:
第1部分,讲一个豆荚里有5颗豌豆,它们在聊天,它们有自己的希望。
第2部分,这5颗豌豆被一个男孩子用弹弓射出去了,它们有了不同的旅行。
第3部分,讲顶楼上的那颗豌豆的生长过程。
第4部分,呼应开头,对5颗又回到了结束。
双线结构
我们讲第二个重点。故事中还有一个小女孩,她很关键。
小女孩恢复健康跟第5颗的豌豆的生长是合在一起的。
女孩:终年卧床—床移到窗口—坐了起来—坐上一个钟头了—吻花瓣—面色红润
豌豆:发芽—长出绿叶—卷须爬上去了—粉红色豆花盛开
从写作上说,这就是双线结构。两条线合在一起了。
课文第19自然段讲:“小豆长得那么好,我也会好起来的。”有点像欧·亨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The Last Leaf)里的琼珊和常春藤叶。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橘树》也很有意思:“其实也似感恩,其不华也似伤离。物犹如此,而况于人乎?”
这张板书是深度分析
四年级写作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就是5颗豌豆各有命运。第5颗豌豆跟小女孩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双线结构。
在一些作文中,环境描写暗含着人物的命运。这个要去学习的。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豆荚里面就5颗豌豆,安徒生为什么不写6颗7颗?第1、2、3颗都被鸽子吃了,写一颗就算了,就可以不写5颗了。
因为在《圣经》中数字5代表上帝的恩典,也代表不完全。
课文中出现了5次上帝,1次天父。第22自然段讲:“是我们的天父亲自种了这颗豌豆,让它生长,让它枝繁叶茂,把快乐带给你,把希望带给我,我幸运的孩子。”这是上帝的恩典。——这就是一个故事背后的文化。就像我们学《女娲补天》时,里面有5种颜色,那是中国的文化。
今天的作文,要求用上双线结构。
豌豆是女孩的一面镜子。请你找到一个人物,找到一棵植物,人物和植物在时间当中会发生变化,把两者合起来,写成一个故事。
将人物的情感、希望、命运寄托在植物的上面,以物悲喜。
你写一个童话故事也行。人物有一样宝贝,这个宝贝暗示着他的命运。
比如:他养了一棵植物,如果植物枯萎死掉,他也会死掉;植物长得好,他也好。植物慢慢枯萎,他也越来越不行了,但故事要发生转折变化,他自己努力去抗争,他改变自己的命运,然后植物也活过来了。这样写,就有深刻意味在里面了——命运不是注定的,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的。
在西方一些故事中,俩兄弟,哥哥去冒险,弟弟在家里,哥哥走之前交代弟弟,如果这颗宝石不发光了,就是我遇难了。这也是人与物的对应关系。
三年级写作
写一篇什么作文呢?就写从一个豆荚里面出来5颗豆子。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我的作文题目就叫《5颗种子的故事》。
一个豆荚,5颗豆子出来,会碰到不一样的事情。
比如:有一颗豌豆长在路边,它看到路边有5个坑,经常有人掉进坑里去。如果坑被填上,那该多好,可是也没人来填。5颗豌豆成熟之后,就一颗一颗滚进坑里,每个坑里都有一颗豌豆,它们发芽生长,枝繁叶茂。
现在,还有人会掉坑里去吗?不会啦。5颗枝繁叶茂的豌豆,既像绿化带,好看,又不会让人掉进去,有用。
除了豌豆,能不能换成其他种子?玉米粒也行。你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5颗苍耳,5朵蒲公英,都行。5颗种子五兄弟,分别到了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
这也是一个换元思维,把豌豆换成其他种子。种子在故事里是人物,它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碰到不同的东西(糖葫芦结构)。比如:玉米粒被老鼠偷进洞,也许它可以从老鼠洞里长出来,疯狂生长,把老鼠洞都堵死了。
我只要求:先有一个地方,然后出来几颗种子,接着让这几个种子分别到不同的地方去,它们会长大,会碰上不同的故事。
比如一个橘子,橘子里面有种子。一颗放到干旱的地方,被晒死了,没发芽;一颗放进水里,被冲走了,被鱼吃了;一颗在马路上被压扁了;一颗到了淮北,生枳;一颗在淮南,长得大,果子甜,鸟来做窝,人来乘凉。一颗幸运的种子,一棵有用的树。
理解没有?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