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病了,该用什么方子? —— 奇经八脉辨证论治系统(下)

导读:今天继续学习奇经八脉中带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病证与治疗。

01

带脉病证与治疗

带脉横绕于腰,状如束带,总约十二经脉及奇经中的七脉。

冲任二脉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其太冲之脉所以能够上养心肺,有赖于带以持之。

一身十二经与十五络之气所以能够上下流行,亦有赖于带脉以为之关锁,且带脉本脉之气具有整齐坚韧的性能,是以能够牢持于上下之间,而一身的气力,亦赖带脉为之引出。

前人认为“身半以上,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带脉主之;中为天枢”。天枢在气交之分,正指带脉而言。

从而可知,在人体假如上而心脾之气抑郁,气化壅滞而不运行;下而肝肾精血亏虚,真阴失于滋荣,以致停湿化热,下注于小肠、血海之间。

则病由此而作。为什么呢?

因为中分不运,必病腹部胀满;上下阴阳两虚,不能镇定,必病腰溶溶如坐水中;

心脾之气上郁,肝肾之气下虚,邪热流连而为滞淫,必病赤白带下;阳不能胜,不能固守于天枢,阴气得以来袭,必病绕脐、腰脊痛冲心腹,邪客太阴之络,必病腰痛引少腹及季胁。

从此不难看出,人身上下机关,全在带脉,带脉不能自持其气,则气下陷而不能上升,故带脉为病,其治法当于升降补泄中求之。

如气滞于中,腹部胀满者,李东垣中满分消汤(丸),可为取法。

腰痛及腰溶溶如坐水中者,一般治宜壮阳,阳生则阴长。药如巴戟、苁蓉、杜仲、补骨脂之类,可以随宜选用。

又如身重腰如带五千钱者,古称“肾着”可用《千金》肾着汤(白术、炮姜、赤苓、甘草),东垣独活汤(当归、连翘、羌活、独活、防风、肉桂、防己、黄柏、大黄、甘草、桃仁),亦可酌用。

特别是闪挫劳动太过,带脉受损,腰痛如折者,独活汤,尤有卓效。

病赤白带下者,多本于阴虚阳弱,营气不升,经脉凝滞;卫气下陷,精气积滞于下焦奇经之分,酝酿而成。一般用完带汤化裁为治。

此外,青葙子、菟丝子、棉籽(炒焦)研末为丸服,亦效。

腰者肾之府,肾与膀胱为表里,在外为太阳,在内属少阴,又为冲任督带之要会。

叶天士《临证指南》治腰痛案载“断以湿凝伤脾肾之阳,用苓桂术姜汤,以驱湿暖土”。

有老年腰痛者,则想及“奇经之脉,隶于肝肾,用血肉有情之品,鹿角、当归、苁蓉、小茴等以温养下焦。

有痛著右腿,肌肉不肿,入夜势笃者,先生断其必在筋骨,邪流于阴,用归须、地龙、细辛以辛香苦温,入络搜邪。

有两足皮膜,抚之则痛者,似风湿等症,先生断其厥阴犯阳明,用川楝、延胡、归须、桃仁、青皮、山栀以疏泄肝脏”。

02

阳维阴维病证与治疗

阳维和阴维二脉以维系人体阴阳之气而得名。

阳维脉起于诸阳之会,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脉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所以二维脉共为人体的纲维。

前面曾说过,阳脉统于督,阴脉统于任。这是指阴阳手足十二经脉而言。而诸阳诸阴散见而会者,又必须有以维系而主持的经脉,所以又有阳维以维诸阳,阴维以维诸阴。

要其所以能够起到维系的作用,那么,则必须从阴阳发生的根柢之处以发其气,气致极盛而后才可达到维系的作用。

从二维经脉的起止点来看:

阳维则从少阴斜至太阳,发足太阳之金门,而与手足少阳、阳明会于阳白,可见其所起者为少阴,而其所会者皆为阳经的气穴,所会皆阳,则其所维系的当然也就是为诸阳了。

阴维从少阳斜至厥阴,发于足少阴之筑宾,至项前而终,可见其所起者为少阳,而其所发所至者皆为阴经的气穴,所发所至皆于阴,则其所维系的自然也就是为诸阴了。

那么,阳维既为诸阳之维,而反起于少阴;阴维既为诸阴之维,而反起于少阳,这是什么缘故呢?

然少阴为诸阴的根柢之气,维于阳者必起于此,即所谓“阴为阳根”的缘故。而少阳为诸阳的根柢之气,维于阴者必起于此,即所谓“阳为阴根”的缘故。

总之,也就是阴阳二气“互为其根”的道理。

因此,阴阳二维脉,古人有为“营气之纲”的说法。由于阳维阴维,维络周身,灌溉阴阳之气于诸经,如果经络受邪累及二维,则阴阳不能自相维系,而表现出怏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的病态。

二维证各不同。

阳维为病苦寒热:

阳维之脉,与手足三阳相维,而足太阳、少阳则始终相互联附,寒热二证,惟二经受病则为常见的表现,所以阳维为病,亦苦寒热。

寒热出现的机理,为邪气在经,内与阴争则寒,外与阳争则热,寒热在表而兼太阳症状者,无汗用麻黄汤,有汗用桂枝汤;寒热之在半表半里而兼少阳证者,当用小柴胡汤加减治之。

阴维为病苦心痛:

考阴维之脉,虽交三阴而行,实与任脉同归,故李时珍认为“心痛多属少阴、厥阴、任脉三气冲上而然”。

大体说来,暴痛无热,久痛无寒。其痛按之痛缓者为虚,不可近按者为实。

心痛属寒兼少阴及任脉者,用四逆汤,温经散寒;

兼厥阴者,用当归四逆汤,温通四脉;

兼太阴者,用桂附理中汤,温运中阳。

心痛属热兼少阴及任脉,用金铃子散(川楝、延胡索)、延胡索散(延胡索、当归、蒲黄、赤芍、肉桂、姜黄、木香、乳香、乳药、炙草),通络镇痛;

兼厥阴者,用失笑散(蒲黄、五灵脂),活血止痛;

兼太阴者,用百合汤(百合、乌药)、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亦有宁心定痛之效。

03

阳跷阴跷病证与治疗

阳跷阴跷,按其脉,则阴出阳而交于足太阳,阳入阴而交于足少阴。其气的运行每从根柢开始,阴阳和合,则为跷举而矫健。

张洁古曾说:“跷者,捷疾也。二脉起于足,使人跷疾也。阳跷在肌肉之上,阳脉所行,通贯六腑,主持诸表,故名为阳跷之络;阴跷在肌肉之下,阴脉所行,通贯五脏,主持诸里,故名为阴跷之络。”

此外,二跷皆起跟中,上荣大会于目,故二跷又下主足之跷捷,上司目之开合。

阳跷脉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脉亦起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主一身左右之阴。

因此,跷脉能使周身机关矫捷。

至于二跷为病,则有实热与虚寒的区别。

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阳急则狂走,目不昧。

所谓“邪入于阳则狂”,“阴不胜其阳则狂”,阳热而实,故妄走而目不昧。治以泻其阳热为主,用承气汤送服清心滚痰丸(酒大黄、黄芩、青礞石、犀角、朱砂、沉香、麝香)。

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阴急则阴厥,足胫直,五络不通。

阴急则寒,寒凝经脉,身见厥冷,而足胫拘急而直,阳缓欲亡,筋骨不柔,五脏络脉不通,阴寒充斥,治当大剂温阳,运阳气于络脉,散阳和于四肢,宜用回阳救急汤加减。

二跷为病,其证阴阳各异,辨别不难,但应指出,二跷病具有目征。

阳跷阳急,目多不瞑;阴跷阴急,其目常闭。

《甲乙经》云:“人病目闭不得视者,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病目不得瞑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也。”

这里虽然讲的是目征,其实亦阐明了阳跷和阴跷为病的主要病机。

弘扬中医·传承中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