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新书丨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龙场悟道

好书推荐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杨国荣 著

978-7-5760-0013-9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理论层面对心学内在的哲学意蕴作了深入分析,具体阐释了心学中心体与性体、本体与工夫、言说与存在、德性与规范、存在与境界以及心物之辩与天人之际等重要理论问题,并探讨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意义。

作者从一个新的视野出发,对阳明心学展开多维度的阐释,思路开阔,创见颇多,具有开拓性,很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韩文,在Indian University Press、Brill 等出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中国哲学史学会(ISCP)会长等。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导论

第一章 为学、为道与为人

一 早年经历与哲学问题的萌发

二 多向度的探索

三 龙场悟道

四 事与思

五 晚岁的弦歌诵读与哲学论辩

第二章 心体与性体

一 历史的前导

二 心体的重建

三 心与理

四 心体与内圣之境

第三章 心物之辩

一 沉思存在的二重路向

二 心与物:意义世界的建构

三 天人之际:存在与境界

第四章 良知与德性

一 成就德性

二 化德性为德行

三 德性与规范

第五章 人我之间:成己与无我

一 成己:成就自我

二 万物一体:个体间的沟通

三 无我的二重意蕴

第六章 本体与工夫

一 作为本体的良知

二 先天之知与后天之致

三 本体与工夫之辩

四 意见的悬置与解构

第七章 知行合一

一 知行秩序与过程

二 知行互动与人伦的理性化

三 销知入行与销行入知

第八章 言说与存在

一 心体与言说

二 名言与道

三 “说”与“在”

第九章 心学的内在张力

一 无善无恶与可能的存在

二 可能的展开

三 二重趋向与内在的紧张

第十章 心学的分化与演变

一 心体的展开与性体的回归

二 致良知说的衍化

三 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是本体

附录:理学的衍化

初版后记

新版后记

心学之思

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是明朝杰出的哲学家、军事家。他于1499年考中进士,1506年因触怒刘瑾,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龙场驿栈驿丞。在龙场期间,他对《大学》有了新的领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后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1519年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晚年立院讲学,1529年在平乱归途中病逝。

王阳明创建了心学,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

百家讲坛《五百年来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龙场悟道

文 | 杨国荣

1505年,王阳明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人生洗礼。这一年,明孝宗去世,明武宗登基。其时武宗年仅15岁,朝政控制在内官刘瑾之手。内官专权导致了朝政的昏暗,这种状况自然引起了朝臣的不满,于是而有刘健等联名上疏,要求罢免刘瑾。但结果是刘瑾地位安然未动,刘健却被革职。南京户部给事中戴铣等上疏力主重新起用刘健,亦以“忤旨”的罪名被解京下狱。王阳明时为兵部主事,深知当时内臣弄权的政治形势,也十分清楚一旦触犯刘瑾辈将会导致何种结果,但仍毅然不顾个人安危,抗疏直谏,要求“宥言官”。尽管此疏在内容上只涉及戴铣等人之狱,但其锋芒却同时针对制造冤狱的权臣,因而自然难为刘瑾所容。疏一递入,即被刘瑾矫诏廷杖四十,随即下狱。

在狱中,王阳明的心境颇为复杂。权臣当道,政治昏暗,这种现状无疑使他感到忧愤和失望,从王阳明狱中所作的诗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一点:“天涯岁暮冰霜结,永巷人稀罔象游。”险恶的政治环境有如严冬,高压下的万马齐喑则给人以永巷人希之感。身陷囹圄,前景难卜,也使人不免向往起远离政治漩涡的田园生活:“匡时在贤达,归哉盍耕垅。”“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此外,酷烈的廷杖与狱中生活亦使王阳明多病之躯更为虚弱,孤寂衰病之中,也平添了几分对家人的思念:“思家有泪仍多病。”不过,王阳明并未因此而完全消沉。立志成圣的信念,激励着他在逆境中依然不忘却对道的追求:“孔训之服膺兮,恶讦以为直。”在狱中的日子里,王阳明曾静心研究周易,并写下了《读易》一诗;也曾和狱中难友相与讲诵,以求道为乐:“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这已多少展示了一种哲人的胸襟。出狱时,阳明以诗赠狱中诸友,再次表达了不为世俗所移之志:“愿言无诡随,努力从前哲。”这既是对狱中诸友的勉励,也是一种自勉。

出狱并不意味着磨难的结束,等待王阳明的是更为漫长的炼狱——远谪龙场。临行前,湛若水咏诗九首为他送行,王阳明作八咏以答之,其中有:“洙泗流浸微,伊洛仅如线。后来三四公,瑕瑜未相掩。嗟余不量力,跛蹩期致远。屡兴还屡仆,惴息几不免。道逢同心人,秉节倡予敢。力争毫厘间,万里或可勉。”诗虽不长,但却包含了对儒学道统的简要回顾:从孔子到周程,道已渐微;周程虽上接孔孟,但其学未能得到光大(仅如线);此后数子,已瑕瑜互见。为延续洙泗之道,阳明自己曾曲折探索(屡兴屡仆),而在以后的漫漫长途中,将继续从毫厘入手,以实现万里之志。这里没有对个人命运的悲观,它更多地展示了以绵延道统为己任的抱负。

从京师到贵州龙场,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历程艰险。其艰其险并非仅仅在于沿途山高水长,而且更来自内臣刘瑾的追杀。王阳明被谪贵州后,刘瑾并未就此罢休。他将王阳明等人列为奸党,并遣心腹尾随王阳明,伺机刺杀。至浙江钱塘,为摆脱刺客,王阳明不得已“托言投江”,然后乘船入海。本拟到舟山暂避,但遇风漂至福建,于是潜入武夷山。经过这一番变故,王阳明对内官翦除异己、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凶险心态有了更真切的了解,而世间的这种种叵测风云,也令他不免有几分心冷,于是一度拟远遁他方。但基于人伦的强烈责任感,很快使他打消了远走之念,并决意不顾个人安危,继续赴谪。在这一期间所作诗中,王阳明写道:“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肩舆飞度万峰云,回首沧波月下闻。”它所表现的,已是一种不以险夷为念的超然气度。

经过艰难跋涉,王阳明于正德三年(1508)春抵达龙场,其职务为龙场驿丞。龙场位于贵阳西北的修文县,周围是万山丛棘,十分偏僻闭塞,常有毒蛇走兽出没其间。龙场驿的规模相当小,全部编制只是“驿丞一名,吏一名”,外加“马二十二匹,铺陈二十三副”。王阳明初到龙场,无可居的住房,只好先自己动手盖草庵暂居,虽然草庐高不过肩,但远行疲乏的王阳明已对此感到满足:“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后又迁到东部山峰,以石穴为室,周围多是动物世界:“鹿豕且同游。”(同上)由于瘴疠弥漫,同行随从都先后卧病,王阳明不仅只能自己做饭,而且不得不歌诗调曲以慰从者。龙场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处,王阳明与他们彼此语言难通,能以语言交流的,只有从内陆亡命到此的各类人物。生活环境之困苦,由此不难想见。

阳明洞

不过,虽处困厄之中,但一时远离政治上的是非之地,外在的纷扰倒相对少了,这使王阳明有机会更集中地静心思考多年探索的问题。自遭刘瑾迫害以来,时常面临如何对待个人荣辱得失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王阳明自己觉得已能超脱得失荣辱的计较,心境较以往更为坦荡洒落。然而,尚有生死一念,未能放下。于是,继续端坐默思,以求贯通。如此反复省思,又回到了成圣这一终极性的问题:“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最后终于豁然有悟。《年谱》对此作了如下描述:“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一彻悟过程,也就是所谓龙场悟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