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真正堪称“文武全才”的将领,非此人莫属
要说谁是中国历史上堪称“文武双全”的将领,很多人可能会想起岳飞。的确,岳飞不仅是一代名将,他那首被收入中学课本的《满江红》,也是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
但抛开名气不谈,比岳飞更配得上这个称号的将领,非今天的主角——杜预莫属。
杜预何许人也?他生活在魏晋时期,当时的人们给他送了个外号,叫做“杜武库”。啥意思呢?就是讲他学识渊博,知识多得像一座兵器库。
不过,很多人知道杜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个鼎鼎大名的十三世孙——杜甫。在唐朝的时候,这位大诗人还以作为杜预的子孙到处夸耀。
说杜预“文武双全”,可不是指他既能带兵打仗,又会写写文章那么简单。
杜预非但是打仗的好手,做学问的水平也堪称一流。除了将军这个身份,他还是著名的史学家和经学家,尤其是他给《左传》所做的注,至今仍是中国在《左传》研究领域的权威。
如果不上战场,今天大概只有研究《左传》或《春秋》的人才会知道杜预这个的名字。要是这样的话,他的人生将会平淡许多。
更奇葩的是,身为将领,杜预一不会骑马,二不会射箭,却能指挥千军万马,为晋朝统一全国立下不世之功。
身为名将中的异类,杜预的成功,对我们有不小的启示意义。当然,我们从他身上所学到的,绝不仅仅是“文武双全”那么简单。
1/5 一个贵族高材生
与众多魏晋名人一样,杜预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是杜畿是曹魏时期的尚书仆射,父亲杜恕是幽州刺史。爷爷是京官,爸爸是地方大员,杜预这个妥妥的“官三代”,从小便衣食无忧。
虽然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杜预却与那些纨绔子弟有着极大的不同。他不仅严于律己,还是个出了名的学霸。小小年纪便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一遗漏,对天文、地理、工程、数学也颇有研究。
然而好景不长,虽说杜预年轻时尚未卷入宫廷政治的漩涡,但他还是早早尝到了官场的险恶。
父亲杜恕曾依附于曹爽阵营。后来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杜恕的仕途也到此结束,他被贬为庶人,最后郁郁而终。由于父亲在政治上站错了队,杜预也难以得到司马氏的重用。
也许正是这段经历让杜预意识到,贵胄世家的生活表面上光鲜靓丽,实则暗潮汹涌。权力的游戏犹如赌博,输家要远远多于赢家,稍有不慎,就可能输得倾家荡产。想要在这个凶险的环境下有所作为,就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所以,杜预便有了如下豪言壮语:
“德不可以企及,立功立言可庶几也。”
杜预立志为国家建功立业,上天也终于眷顾了他。司马昭上台后,杜预出任尚书郎,还娶了司马昭的妹妹为妻。虽说此时的司马氏尚未称帝,但权倾朝野,地位和皇帝已经没啥两样。
杜预的年纪比司马昭要大,因为德才兼备,司马昭也把他当做重要的幕僚看待。后来,杜预被调至镇西将军钟会府中,担任长史一职。
这个钟会我们在之前的文章曾介绍过,此人是个恃才傲物,且报复心极强的家伙。伐蜀期间,他与名将邓艾发生矛盾,将邓艾陷害后占领蜀中,试图举兵造反,后被乱兵所杀。
由于事发突然,钟会手下的许多幕僚都在乱局中被杀。而杜预却幸运地活了下来,不知是运气帮忙还是智慧使然。这场动乱非但没有使杜预受到牵连,还获得了朝廷增加食邑一千一百五十户的赏赐。
杜预第一次展现治理才能,是在担任安西军司期间。朝廷委派他前往长安,应对在西北地区叛乱的少数民族。
谁料杜预刚刚上任,就被他的顶头上司穿了小鞋。当时的安西将军是个名叫石鉴的人,石鉴与杜预素来不和。出于报复的目的,他命令杜预只带三百步兵和一百坐骑向敌人进攻,杜预当然知道石鉴的目的,于是晓以利害,据理力争,让石鉴很不爽。
后来,石鉴以滞留军需为罪名,让朝廷罢了杜预的官。但杜预在职期间,确实为当地做了不少好事,包括核定田亩数量,平抑谷物价格,制定税赋条例,还提出了几十条有利于边境安定的建议,深受当地居民的爱戴。
但石鉴回到朝廷之后,并未如实汇报这位下属的功劳。杜预岂能服气,他立刻上书弹劾石鉴。两人争吵不休,杜预和石鉴均被免职,这场争斗可谓两败俱伤,好在杜预凭借与司马氏的姻亲关系,很快又回到了官场。
2/5 注解晋律
虽说杜预是一代名将,但他早年的才华并不体现在军事上,而是在律法上。用今天的话说,杜预就是魏晋时期的法律专家。
杜预曾经被要求为朝廷的律令做注解,要知道,这可是技术含量极高的任务,注解律令,相当于今天给政府颁发的条例做司法解释。在杜预给朝廷的奏报中,他这样写到:
“法者,盖绳墨之断例,非穷理尽性之书也。故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例直易见,禁简难犯。”
啥意思呢?就是法律是一根准绳,应当文辞简约,条例清晰,容易分辨。在陈述了一堆道理之后,杜预最后说到:
今所注皆纲罗法意,格之以名分。使用之者执名例以审趣舍,伸绳墨之直,去析薪之理也。
意思是说:使用法律的人,应当根据名分条例来审定取舍,把那些琐碎的道理剔除,彰显法律的直率与公正。
不过请注意,杜预所欣赏的法律,与我们今天的法律还是有区别的。
古代中国尽管不缺乏法律,但总体上更青睐人治。和法律相比,杜预更相信道德的力量,在他看来,用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那是末世的做法。你的条文越是细密,官员就越虚伪,反而不利于人才选拔。
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因为现代法治社会恰恰是由繁琐的法律条文支撑起来的,难道今天的人比古人“虚伪”吗?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代法律虽然条例繁琐,但法律并不体现统治者的意志。法律所确保的,仅仅是社会安全的共同底线。
但在杜预生活的时代,所谓的“法”很大程度上是为君王服务的。传统意义上的“法家”,并非今天所谓的法律之“法”,而更像是君王的统御之“法”与治理之“法”,本质上是为了巩固帝王的统治。
取代东汉的曹魏政权,就带有一定程度的法家的色彩。曹操出身寒族,他高举“唯才是举”的大旗,试图以功利主义的用人方式,来摧毁传统的门阀政治。所以,曹魏的法律细致严苛,尤其是对官员的考核,甚至到了极为琐碎的地步,但也因此饱受诟病。
杜预认为,规章制度的核心是人。如果一切官员的升迁任免都靠制度,无论对朝廷还是官员都将是巨大的负担。所以,杜预提出应当委任重要的官员,再由他们自己来考核辖区内的官员。每年考评一次,六年后根据历年的情况来决定官员任免。
你可能会问,难道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原先基于制度的管理办法尽管繁琐,但至少也符合法治精神呀。如今让官员自己考核下属,岂不是助长了裙带之风?
不过话要说回来,杜预的这套说法,是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的。
魏晋时期的政坛又恢复了汉末的贵族垄断,高层彼此沾亲带故,知根知底。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曹魏时期出了个著名的“九品官人法”,其实就是规定了选贤用能的标准。这对一个相对狭小的熟人圈子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做法。
你若是再不明白,就看看如今大企业招聘高管,有几个是靠HR在网上搜简历找到的?基本上都是靠熟人介绍。因为这反而是找到优秀人才最好的办法,可以大大节省获取信息的成本。
所以,杜预的思想只是延续了“九品官人法”的精神,又在此基础上做了一定的精简。
3/5 参与伐吴
我们花了这么多笔墨来介绍杜预的法律思想,其实是想告诉大家,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带兵打仗,一个人对制度的了解程度,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他对政治的理解程度。
杜预制定过法律,也有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懂得选人用人之道,这些使他较一般将领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大战当前,他更善于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从多个层面看待问题。
克劳塞维茨说过,一切战争,无非是政治的延伸。杜预深谙这一点。西晋伐吴前夕,正是他对前方政治和军事形势的准确判断,坚定了司马炎挥师南下的信心。
在以往的伐吴战争中,曹魏均没有取得多大的战果。晋武帝司马炎想要南下攻吴,却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
为什么有大臣要反对呢?主要还是害怕担风险。毕竟,此前曹操曹丕他们屡次伐吴都无功而返,司马氏凭什么能取胜?
关键时刻,是杜预给了司马炎一针强心剂,他上奏对司马炎说:东吴皇帝孙皓残暴昏庸,其统治已不得民心。更重要的是,东吴这两年因种种原因兵力不足,眼下不得不把防御的重心放在荆州。这就意味着,其首都建康兵力空虚,此时南下,应大有可为。
为了让司马炎放心,杜预进一步说道,若伐吴成功,那就是千秋伟业。即便失败了,也不过浪费一个月而已。
司马炎并非雄才大略之主,但毕竟晋朝兵多将广,占尽优势,此时若再犹豫,他恐怕实在说不过去。最终,司马炎下定了伐吴的决心。
公元279年,晋朝从多路发起对东吴的进攻,杜预担任镇南将军,他出击的方向,正是从东吴重兵把守的荆州。
虽然拥有相当大的兵力优势,杜预这场仗却打得出人意料。他没有采取强攻,而是派八百名士兵在夜间奇袭,并在登岸后设伏,擒获了吴军都督孙歆。此后,杜预又识破了吴将伍廷的诈降,以犁庭扫穴之势歼灭了吴军在长江中游的部队。
杜预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更重要的是,晋军只付出了极小的伤亡。此时晋军已经胜利在望,朝中竟还有人上书暂缓进攻,原因是天气转暖,长江下游疫病横行,会影响士兵的战斗力,当年曹魏就因此屡屡碰壁。
但杜预不为所动,他写信给东进途中的其他将领,要他们火速进击建康。最终,东吴军队在晋军的多路合击之下土崩瓦解,东吴灭亡,三国纷争的局面就此结束。
虽说最终攻克建康的不是杜预,但他在这场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开战之初,杜预坐镇荆州,这里是东吴的防御重地。杜预却能以极小的伤亡,迅速歼灭这里的敌人,为整场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表现的智谋与胆略,给敌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种说法认为,杜预的脖子上长着一颗肉瘤,吴军为了诅咒他,每当看到树干上有类似于瘤子的凸起物,就会把它砍了,并写上“杜预颈”三个字,可见敌人对他已恨之入骨。
我们在开头已经讲过,杜预是文人出身,他既不会骑马,也不会射箭。但照样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由此可见,打仗首先靠的是智谋,而非勇武。在《孙子兵法》,孙子说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把“智”作为将领的首要素质,杜预恰恰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4/5 功成身退
统一全国后,杜预重回荆州。此时他位高权重,又是伐吴的功臣。但他深知一个国家忘战必危的道理。所以,他照样像过去一样管理军队,平时依旧严格训练,对每座城的守备毫不放松。
除此之外,杜预在民生领域也干了不少实事,包括开展水利工程灌溉农田,并疏通了内河航运,使荆州的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杜预这么做在今天看来固然能赢得一片叫好声,但你得知道,那可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代。你堂堂开国将领,在自家的地盘上又是练兵,又是招揽民心,你觉得皇帝的会怎么想?
汉朝开国之初的几个将领,到头来不都是因为拥兵自重,被皇帝砍了脑袋吗?远的不说,近有钟会的前车之鉴。当年钟会伐蜀,也是在占领成都后想做第二个刘备,结果还没成功就被人一顿乱刀给杀了。
当然,杜预的情商,岂是钟会之流能比的?在襄阳期间,杜预除了为民做好事,还不忘给首都的官员们送礼物,说白了就是贿赂。
杜预为什么要这样做?道理很简单,只有给足好处,才能防止那些官员们在皇帝面前打小报告。只要把他们伺候好了,杜预的位子才能坐稳。
除了给官员送礼,杜预拍马屁的本领也堪称一流。
黄河在古时候有一个著名的渡口,名叫“孟津口”,因水流湍急,如果行船通过,经常会发生翻船事故。此时晋朝建立不久,杜预认为,应该在河上架一道桥梁。
然而,杜预的建议再次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他们的理由,和后来反对伐吴的理由非常相似。在这些人看来,孟津口千百年来均无人造桥,可见这里必定不能建桥,你杜预凭什么说能?
的确,以古时候的造桥技术,想要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架桥确实有不小的难度。但也不是绝对不能克服。杜预就说,可以将船连起来并固定好,这样就能充当桥梁了,即所谓“造舟为梁”。
最终,这座“舟桥”真的在黄河上建成了。司马炎听闻桥梁落成后大喜,竟然带着百官在孟津口边上举行宴会。在宴会上,司马炎向杜预表达了祝贺,还称赞他道:“若不是你,这座桥是不会建成的。”
你猜杜预是怎么说的,他及时地给皇帝拍了个彩虹屁,“要不是陛下英明,臣也不能施展如此微小技巧。”
这个马屁拍得好听,但并不肉麻。的确,若没有司马炎准许,杜预是造不了这座桥的。但杜预巧妙地把建桥的功劳,归功于皇帝的眼光,这不仅让人听得舒服,而且也说对了部分事实。换做你是杜预的上司,你也会听得很舒服对不对?
不过,杜预给皇上拍马屁的本领,还不止这些。古时候有一种名叫欹器的计时器,相传是放在周朝的太庙里的。这玩意儿直到东汉时期还见于宫廷,汉末因为战火从此不见了。
尽管古董找不到了,但可以复制啊。这时候杜预又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你皇帝想要什么,我杜预就能给什么。他竟亲手做了一个欹器送给司马炎,司马炎在收到意外之喜之余,不得不赞叹杜预的手艺。
说到这你是否发现,杜预简直是个机器猫式的人物,而司马炎就像那个时时要鼓励和帮助的大雄。打仗没信心?有杜预在;需要制定法律?有杜预在;需要造桥?有杜预在;想要个小玩意解解闷?有杜预在。我们恐怕不能叫他杜预将军,而应该是杜预博士才对。
5/5 总结
最后我们来讲一讲,杜预和《左传》的渊源。
杜预爱读《左传》,那可是出了名的。他自称有“《左传》癖”。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部名为《春秋左传集解》,到了唐朝还被作为教科书。
《左传》是写于两千多年前的史书,你可能会问,杜预作为一代名将,他为什么如此喜欢读《左传》?对一位军事将领而言,一本古人写的历史书对打仗能有什么帮助呢?
其实对古人而言,历史书的意义,远不止了解过去那么简单。因为古人需要从历史中借鉴智慧。其实,杜预除了军事家这个身份,也是个优秀的经学家和法学家,从这个意义上,他喜欢读《左传》也许无可厚非。
不过,这并不能掩盖《左传》的军事价值,因为在这本古老的史书里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大量战争,对于后世的将领而言,这就相当于一本“案例集”,可以时时地拿来参考,指挥战斗。
而另一方面,《左传》除了讲军事,而且还讲政治,讲观念,而这些都是影响战争的基本要素。所以有一种说法认为,《左传》对古代将领的借鉴价值,不亚于《孙子兵法》。
从这个意义上,你就能明白为何杜预如此喜欢读《左传》了,在他看来,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你可以从中学政治,学历史,学打仗。甚至有学者认为,《左传》里隐藏着中国文化的密码。
也许我们扯得有点远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左传》教给了杜预处事与打仗的智慧,不仅使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也能在官场上游刃有余。使他超越了一般的武将,也胜过了普通的文官。
什么是“文武双全”,不要狭隘地理解成“能打”和“能写”,这些都只是表象。
所谓“能武”,指的是一个人临机决断,指挥千军万马的能力。所谓“能文”,则是抚百姓,定制度,深谋远虑的能力。正是这些能力,让杜预成为了魏晋历史上的一流人物。
文人出身的将领,要么不会打仗,只会纸上谈兵。凡是能打仗的,往往都是杰出的将帅。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司马懿,到清末的曾国藩,都是其中的代表。
在宋人张预写的《十七史百将传》里,作者把杜预和司马懿、诸葛亮等人一起列入名将传记。个人以为,论军事韬略,杜预和司马懿更接近。论气质,后世的曾国藩可能更像他,只是曾国藩的学问和他没法比。
无论杜预、司马懿还是曾国藩,他们还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很懂政治,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改写了所处朝代的历史。这些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想成为组织里的“能臣”,除了要会“打”,即业务能力过硬以外,懂得识人、用人、以及如何管理好你的上司,也是一门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