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世宁:与共和国同龄的院士
功能材料学家,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研究。在铁电畴工程方面,发现了铌酸锂型铁电体电畴反转动力学规律,发展了图案极化技术,研制出不同功能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
从小埋下爱科学的种子
祝世宁,1949年出生于南京,因为南京简称“宁”,所以父母给他取名“世宁”。少年时期,祝世宁就对科学充满好奇与热爱。还在读小学时,班级小图书馆中的一本名叫《科学家谈21世纪》的书,深深地吸引了他,书中科学家们对21世纪的大胆畅想与生动描述,激起了他对科学的无限向往。班主任老师也鼓励他,好好学习,长大了去当科学家。
中学期间,祝世宁广泛搜罗各种科普杂志,对天文、地理、自然的兴趣也日益浓厚。下午五六节课不准在教室做功课的规定让祝世宁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不满足于课堂与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开始自己动手实践。十二三岁的时候,为了观测星空,他自己做了一架望远镜。
“也许是我从小喜欢仰望星空,使我对大自然一直保持着一种敬畏,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憧憬。我暗暗下决心,好好学习,长大了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祝世宁说。
为科研甘愿忍受寂寞
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祝世宁留校任教。1985年,祝世宁考取了南京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研究生期间的系统训练为他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90年,祝世宁被选进闵乃本院士领导的研究组,投入到研制新型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攻坚战”中。在闵院士的带领下,他和同事们常夜以继日地泡在实验室里如痴如醉地潜心研究。
当时条件差,实验中需要一种特殊脉冲高压电源,祝世宁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尝试了各种办法。最后找到一种最简单和最便宜的办法,从废旧电视机上拆下高压包,制成这种高压脉冲电源,初步解决了这个难题。祝世宁和他的同事一道,研制出了 世界上第一块能同时出二色激光的准周期介电体超晶格。
1996年,以微结构功能晶体为主题的第一届中美物理学双边会议在南京大学召开,祝世宁在会上介绍了实验结果,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这项工作不久发表在世界级学术刊物《科学》上,引起了广泛重视,该工作后来入选了科技部1998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在此基础上,又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光学超晶格全固态红、绿、蓝三基色激光器样机,同时获得中国与美国的国家发明专利。1996年10月,在闵院士的推荐下,祝世宁远赴有“铁电材料研究之都”美誉的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材料研究所(MRL)开展合作研究工作。仅半年,他便发现了铁电畴环境扫描二次电子成像新机制,发展出一种铁电基超晶格材料微结构的无损检测新技术,这让美国同行对这位新来的中国学者刮目相看。
十几年持续的努力,“介电体超晶格的设计、制备、性能与应用”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祝世宁作为第三完成人荣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愿作向导育英才
祝世宁现在也承担起了培养人才的重担。如今,他和助手带着十几名研究生,还讲授本科生的课程。除了在实验室、课堂、每周研究组会议与同学们交流外,只要一有空闲,他准会来到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讨论学习生活中的事情。“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指导他们成才,这是一个老师的责任。不过我现在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说这话时他显得一脸无奈。
算来祝院士培养出来的博士、硕士也有二十多人,其中有的已经在国内外大学中任教,开始指导自己的学生;有的则工作在不同的岗位,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研究生中有获得德国和瑞士颁发的爱因斯坦奖和宝钢优秀研究生特等奖等全国奖项,有的获得省、校级优秀博士、硕士论文,还有数位研究生的文章发表在世界顶级的物理学刊物如《物理评论快报》等杂志上。
“祝老师是严师,更是一位良师。”已是博士后的王漱明说,祝老师对学术要求严格,但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学会挖掘”。物理学系副教授刘辉从1999年开始跟着祝院士学习和做研究,深受其严谨的学术态度的影响。刘辉说,祝老师从来不会认为一个实验结果是完全失败的,一个不合预想的试验可能蕴含着新的物理知识。
现在一位正在美国做博士后的同学回忆他在研二下学期做光波导倍频实验时,由于没有经验,他一有“结果”就请祝老师帮他“鉴定”,但是被祝老师一次次否定。后来实在不好意思当面找他,就给祝老师发短信,而每次祝老师都是满怀期待地来看实验结果,与他一起分析,并给予鼓励。最后当晶体表面那条耀眼而尖锐的激光亮线终于出现在眼前时,他心里更多的是感动。这项实验结果后来被登在了《物理评论快报》的封面上。
部分资料引自《中国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