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系列 玄武门之变(三)如果李元吉有机会说话

秦王李世民为什么和太子李建成拥有对等的地位呢?传统史书告诉我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李世民神功无敌,而且功勋盖世。

如果李元吉有机会发言,肯定会告诉李世民,你就在那儿扯犊子吧!

你和老大建成地位相当,是因为你神功无敌,而且功勋盖世;那我拥有和你相当的地位,又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李元吉失败了,所以我们谁也知道,李元吉能和李世民拥有对等的地位,就是因为他是李渊的嫡子。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似乎是没有了;其实是真的没有了。

因为翻开传统历史书,李元吉那就是要一壶没一壶,怎么看,也就是一个夜壶。因为,在传统史书中,李元吉实在比高衙内还不堪。

在传说中的二十四史中,李元吉坐镇晋阳时,竟然喜欢没事在大街上随便射箭,以观看人们惊惶失措的逃避为乐趣;你说高衙内敢这样玩吗?

真心说,高衙内不敢这样玩,因为他爹只是太尉,李元吉的爹却是皇帝。身份能一样吗?

更夸张的还在于,李元吉纵容小弟四处抢劫老百姓,没事还要带着小弟闯进别人家淫乱,你说,高衙内有这样嚣张吗?

真心说,高衙内没有这样嚣张,因为他爹只是太尉,李元吉的爹却是皇帝。身份能一样吗?

所以,李元吉在晋阳,那就是传说中花花太岁;而且无法无天到了极点。关键是,相关的内容,还不是来自小报上八卦新闻,而是源于一个高级官员写的汇报材料。

这个官员在给李渊写上述材料时,还对李渊提出一个非常担心的问题。那就是,您把晋阳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李元吉这种高中生年级的花花太岁,我实在担心的很厉害啊!

《唐书》是这样记载的:先是,巢王元吉授并州总管,于是纵其左右攘夺百姓,宇文歆频谏不纳,乃上表曰:“王在州之日,多出微行,.....当衢而射,观人避箭以为笑乐。......夜开府门,宣淫他室。百姓怨毒,各怀愤叹。以此守城,安能自保!”

李渊看到这种汇报,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就决定把李元吉调离晋阳。但是李元吉岂是高衙内那种人可比?所以,在李元吉的软硬兼施下,晋阳的官员百姓都是纷纷上书,总而言之,晋阳不可一日无李元吉啊!

坊间有语,自己的儿子象狼一样的凶恶,但是在父母眼中,自己儿子也清白的如同小绵羊;自己的儿子四处欺负人,父母也是害怕自己儿子被人欺负。

所以,看前前后天差地别的汇报,李渊自然觉得,前面的人是在诽谤自己儿子。因为自己儿子再坏,也不可能坏到那种程度啊,你怎么不说我儿子喜欢强奸老母猪呢?

在这种背景下,李渊继续让李元吉坐镇晋阳。

《唐书》是这样记载的:元吉竟坐免。又讽父老诣阙请之,寻令复职。

当然了,李渊这样用人惟亲,是非不分的结果就是,面对突厥人的进攻,晋阳迅速失守了。

大家看到了吧,李元吉,就是这种比高衙内也不堪的人物。

但是这种人物,居然始终是大唐帝国仅次于李建成、李世民的大军统帅、朝中重臣。

这一切是为什么呢?显然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因为他是仅次于李建成、李世民的嫡子。

李渊晋阳起兵时,15岁的李元吉是姑臧公,中路军元帅。

这种地位与29岁的李建成、20岁的李世民完全是对等的。因为当时太子建成是陇西公,左路军元帅;李世民是敦煌公,右路军元帅。

《唐书》是这样记载的:六月己卯,传檄诸郡,称义兵,开大将军府,置三军。以子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左军隶焉;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右军隶焉;元吉为姑臧公,中军隶焉。

我们可以说,李元吉只是名义的统帅,因为李渊绝不可能把这样重要的权力交给一个15岁的少年。问题是,李世呢?难道李渊就放心把军事主力交给一个20岁的少年?

事实上,无论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在独当一面时,手下都有众多第一流的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才辅佐。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在这个管理团队中的地位,虽然是以元帅的名义出现,但是真实的身份,其实是类似监军的形象。换而言之,他们坐在相关军队的头把交椅上,只是为了保证这支军队,永远是李家的、永远是忠于李家的。

否则,李渊让20岁的李世民当大军统帅,这个可以理解,因为按传统史书所说,李世民英明神武、神功无敌;那李渊让15岁的李元吉当大军统帅,又是所谓何事呢?甚至而言,让资质平庸的李建成当大军统帅,他也不是个事啊。

类似的人事安排,翻当时的历史,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最简单而言,隋文帝平定江南时,大军统帅就是20岁的晋王杨广,真有人相信,平定江南的主要负责人,就是晋王杨广?

因为晋王杨广,就是后来是隋炀帝,所以随便拉出一个人也知道,20岁的晋王杨广只是名义上的大军统帅,军队的真正负责人,就是他手下的高级助手。所以隋朝统一天下的战争,根本和晋王杨广没有什么关系,甚至而言,在整个过程中,晋王杨广就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问题是,在隋炀帝高高在的时候,真有史官敢这样写隋朝统一天下的历史吗?

当然了,如果后世的统治者都需要高举隋炀帝的大旗,真有史官敢这样写隋朝统一天下的历史吗?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书归正传,从李元吉说起。

李渊进入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16岁的李元吉,爵位是齐国公;主要是官职“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都督十五郡诸军事,听以便宜从事。”

这种权力地位,丝毫不逊色于30岁的李建成,21岁时的李世民。因为当时的李建成是世子,左军元帅;李世民是秦国公,右军元帅。

《唐书》是这样记载的:二年正月丁未,隋帝诏唐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后羽葆、鼓吹。...戊辰,世子建成为左元帅,秦国公世民为右元帅,徇地东都。....。三月己酉,齐国公元吉为太原道行军元帅。...高祖兵已西,留守太原,封姑臧郡公,进齐国,总十五郡诸军事,加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

武德元年,16岁的李元吉是齐王;21岁的李世民是秦王。

武德四年,19岁的李元吉领司空,24岁李世民领司徒。

从这层意义上,李元吉、李世民在大唐帝国的地位完全对等的;因为司空、司徒都是正一品;而且齐王、秦王的爵位更明显是对等。

武德八年,23岁的李元吉官拜侍中、28岁的李世民官拜中书令。

我们知道,唐代侍中、中书令都是最高的行政职务,因为侍中、中书令的通俗名称都是宰相;而且都是正三品。从这层意义上,李元吉、李世民最高的行政职务也是对等的。

当然了,李世民的实际地位显然比李元吉高一格。

李世民的最高军衔是天策上将,这是正一品;李元吉最高的军衔是大都督,这是从二品。

李世民武德元年,就是尚书令,这个职务是正二品;而李元吉最后拥有的最高行政职务,也只是正三品的侍中。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奇怪,正三品之上,不是还有正二品、从二品;甚至还有正一品、从一品吗?

既然如此,李元吉这个正三品的侍中有这么牛吗?关键是,李世民最高的行政级别,为什么会只是一个正二品的尚书令呢?

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在这里,我们只要知道一件事就可以了,正三品的侍中、中书令、正二品的尚书令,绝对都是常委席上就坐的大哥级人物。

相对而言,其它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的官员,还真未必有机会在常委席中就坐。

因为李世民当过尚书令,而且大唐从此不再设尚书令,所以我们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尚书令的权力地位,远远高于侍中。

其实呢,尚书令的级别高于侍中,因为前者正二品,后者正三品。但是我们很难说,哪个职务的权力更大。

这就好像,你说魏忠贤与当时的首辅,谁的权力更大呢?从品级上,魏忠贤显然不能与当朝首辅相比。问题是,从实际权力而言,显然是魏忠贤更牛!

侍中拥有的权力,通常就是类似魏忠贤的权力,总而言之,他就是皇帝最重要、最亲信的跟班。一个人拥有这种权力地位,他的品级多高,真心说并不重要。

因为类似的原因,许多年前,有一个大哥给皇帝当最重要、最亲信的跟班,后来皇帝让他出去当宰相。人们都庆贺他。他却不高兴的说,这有什么值得庆贺啊?从现实的权力角度,这真不值得庆贺,甚至是值得悲伤的事。

当然了,因为类似的原因,有一个职务,自谦、自谑的说法,那就是给皇帝端夜壶的。问题是,谁也知道,这个职务,他比宰相还牛啊。

因为天天跟在皇帝身边,皇帝干个啥事也和你商量,那还得了?因为你随便一句话,有可能会决定公卿将相的命运;而公卿将相也都会不自觉的巴结你。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书归正传。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的权力地位,是排在李渊、李建成之后的。因为天策上将说得再拉风,也不能与东宫太子相比啊;至于天策上将说得再拉风,也不可能和皇帝相比啊。

而且不管怎么说,李元吉的权力地位,一直也是仅次于李世民的。因为亲王、司空司徒、侍中这几个头衔摆在一起,除了皇帝、太子、天策上将,谁也得靠边站。

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里,杜伏威作为一方强藩,投靠了李渊;为了表示重视杜伏威,李渊让他排在李元吉之前,但他的实际地位显然不能与李元吉相比。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李元吉为什么会拥有这样高的权力地位?

真有人相信,李元吉拥有这种权力地位,是因为他能力非凡、功勋卓著吗?显然没有人会这样认为的。

因为李元吉失败了,所以写在史书上,他就是一个花花太岁;形象比高衙内还要不堪。这个前面详述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更主要的是,因为李元吉失败了,我们难免会认为,李元吉无能到了顶点。因为李渊让他留守晋阳,都督十五郡诸军事,他看到突厥人来犯,直接率众仓惶而逃。

《唐书》是这样记载的:....元吉大惧,绐其司马刘德威曰:“卿以老弱守城,吾以强兵出战。”因夜出兵,携其妻孥,弃军奔还京师,并州遂陷。高祖怒甚,....强兵数万,食支十年,起义兴运之资,一朝而弃。

但是,不管史书把李元吉写得有多坏、多无能,只看最基本的历史事实,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李元吉始终拥有着和李世民对等的地位;至少,李元吉在大唐帝国的地位,是仅次于李世民的。

我们只要知道李元吉的这种履历、地位,自然就会知道,李元吉能一直能拥有和李世民对等的地位,就是因为他是仅次李世民的嫡子。

只要我们知道这一点,自然也会清楚,李世民能一直拥有和李建成对等的地位,也就是因为他是仅次于李建成的嫡子。

如果真如传统史书说的那样,大唐开国时代,李渊是打酱油的,真正的主角是李世民,就凭李元吉年龄、能力,还一心和李世民作对,他怎么可能一直拥有和李世民对等的地位呢?

从这层意义上,如果用公司创业类比大唐开国的历史,大唐帝国就是一个家族企业,所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就是李渊和他的三个嫡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其它人无论多优秀,也只能给他们当助手。这绝不是因为建成、世民、元吉的能力比别人更优秀,而是因为这家公司,就是他们家的。

关注公众号 关注泪痕春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