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刘利新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业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土地增值税在房地产企业税负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本文在分析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的重要性基础上,探讨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了提升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水平的策略。
一、引言
土地增值税在房地产企业税负中占有重要比重,各省市的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执行不统一,进而给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增值税清算带来很大的税收风险。如何正确处理土地增值税清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水平,降低企业税负,成为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中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各省市土地增值税清算没有统一的政策文件,具体实施细则存在差异。在土地增值税清算过程中容易在以下事项中出现问题,如果企业对清算政策掌握不准确,财务核算不规范容易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
(一)清算单位划分
确定清算单位是土地增值税清算的第一步。各省市对“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定存在差异。存在以发改委立项为清算单位,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清算单位,以在税务局填报的《土地增值税项目登记表》中的“开发项目”为清算单位,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为清算单位等多种不同依据划分清算单位的情况。另外如果房地产项目是分期开发的,还应以期为单位确定清算单位。在清算过程中,清算单位的划分不同会造成计算结果差距很大,不同清算单位之间正增值与负增值不能相互抵消,负增值不能退税,避免由于清算单位划分过细造成巨额负增值浪费。如清算单位划分不合理势必将加大清算的难度和工作量。
(二)确定清算时点
国家税务总局对项目清算时点作了明确规定,分成纳税人应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主管税务机关可要求纳税人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两种情形。房地产企业普遍采取“能拖就拖”的延后清算方法对待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房地产项目受开发时间、产品类型、销售市场、盈利水平等因素影响,土地增值率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应对项目的实际增值率跟进更新测算,对实际增值率低于当地土地增值税预缴率的项目,主动申请土地增值税清算,以免发生预缴额大于清算额的情况,造成资金占压及退税风险。对于实际增值率高于预缴率的项目可以推迟清算至税务局发出《清算通知书》之后。
(三)住宅标准认定
现行政策规定:开发项目中同时包含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应分别计算增值额,普通住宅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因此划分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标准、标准认定时点以及是否进行划分三个方面在纳税筹划时就显得很重要。
第一,认定标准各地不尽相同,有的以容积率加单套建筑面积为认定标准,有的以单套建筑面积加销售单价为认定标准;第二,标准认定时点不尽相同,有的采取项目竣工备案日为认定时点,有的采取销售合同备案日为认定时点;第三,划分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不是必须的,企业未做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划分视同放弃享受这项税收优惠的权利,很多企业对这点的认识存在误区。企业享受还是放弃这项税收优惠政策需要经过测算来判定。通过测算如果普通住宅部分负增值,企业可将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合并计算增值税从而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通过测算如果需要享受这项优惠政策,企业应充分了解当地普通住宅认定标准和认定时间的相关规定,与公司其他相关部分做好沟通,满足相关规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负。
(四)成本合理分摊
1.土地成本分摊。土地成本是土地增值税两大扣除项目之一,正确合理的土地成本分摊是土地增值税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不同的土地成本分摊方法对土地增值税额影响较大。土地成本分摊应遵循“不同用途不同价、不同年限不同价、不同规划条件不同价”的分摊原则。税务部门往往为简化要求房地产企业采用占地面积法或建筑面积法对土地成本进行分摊。房地产企业应结合项目特点,针对土地成本在不同清算单位之间,以及同一清算单位内部不同类型产品之间合理分摊。达到平衡税负的目的。比如,在同一清算单位内,如果容积率相差悬殊,不同类型产品间可采用“按占地面积法分摊”;同类型产品间可采用“按计容建筑面积法分摊”。
2.地下车位成本分摊。地下车位的成本分摊是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中的重难点之一。土地增值税清算相关法规中未对地下车位的成本分摊做出明确规定。地下车位利用地下基础设施建造,主要成本是服务于地上建筑,而服务于车辆停放功能的成本较低。不应按测量报告中的地上建筑面积与地下建筑面积平均分摊成本。地下车位不分摊土地成本,只分摊建筑安装成本,其他成本与地下车位的关联性小,不应分摊给地下车位。
3.公共配套成本分摊。公共配套设施是指建造在项目红线内的公益设施,建成后需要办理移交手续,不能有偿转让,初始产权为开发商所有。同一地块分期开发清算,按规划要求配建的公共配套设施同时服务于各清算单位,需要在各清算单位合理分摊成本。开发企业如果选择在某一期集中建造,将公共配套设施成本集中在当期清算中扣除,会造成各期清算成本扣除不均,增值率在各期同类产品间上下波动,造成税负升高,进而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在受益项目各期内合理分配公共设施成本至关重要。房地产企业在各分期内,依据当期开发的产品类型、可售面积等因素,合理规划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规模和节奏,提升公共设施成本分摊合理性,避免公共配套设施不合理分摊引发的高税负问题。
(五)票据合规
在土地增值税清算实践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合法有效的扣除凭证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由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同,对取得合规票据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清算时有相当数额的成本费用未取得合法有效凭证。造成可扣除成本减少,增加企业税负。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这项工作。第一,订立合同时就取得发票做明确规定,特别应注意约定在工程办理结算后,施工方应提供包含质保金金额在内的全部发票。第二,日常支付工程款前,需要在税务网站对施工方提供的发票进行真伪查询,保证发票真实有效。第三,检查发票填写是否规范,尤其对工程发票备注栏里是否填写服务发生地点和项目名称进行检查。避免由于发票不合规造成成本不能扣除。
三、提升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水平的策略
土地增值税清算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会影响清算结果,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长远发展。因此针对这项系统工作,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对清算问题的策略也应是系统的,不能简单地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权宜之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提高企业应对土地增值税清算的能力。
(一)提前筹划土地增值税清算
土地增值税清算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税务筹划需贯穿房地产开发全过程。财务人员应从开发的前端积极参与,在充分掌握土地增值税清算相应政策的前提下,从地价分配、发改委固定资产立项、选择清算时机、划分清算单位、利息规划、处理公共配套设施产权、项目发票管理等方面提出管理建议和要求,积极准备清算资料和数据,落实各个基础环节。有序开展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合理降低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税负。同时也应注意税收筹划必须在合法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开发流程,提高开发管理水平合理又合法的少交税款并延长纳税期限,不能以引起税务风险为代价,盲目筹划。
(二)加强政策法规学习
国家为规范土地增值税清算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各省市也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若干规定和通知。这就要求财务人员随时了解和学习清算的各项条文和规定。组织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系统学习,对政策法规吃透并充分吸收。随时修订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税务筹划的关键点,有效降低税务风险。
(三)加强成本管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重视工程、成本、销售、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各部门沟通和协作能力。推行合同签订内容和流程的标准化,规范成本归集标准,优化成本核算办法,完善成本费用原始凭据的收集整理。加强成本管理,夯实基础工作,为土地增值税清算奠定基础。
(四)规范财务核算
财务部门是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执行部门,财务部门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制定详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制度,提高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建立完善财务审核制度。加大信息化手段,通过财务管理系统化、流程化、标准化做到销售收入核算清晰,成本费用归集、分摊真实合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是一项系统工作,过程中需要准备大量的证明材料和基础数据,并且材料证明繁琐、数据计算复杂。如果财务基础核算不扎实,提供的材料证明不全面,基础数据不准确,必将导致收入成本错配,进而增加企业税负。
(五)借助中介机构优势
由于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内容繁杂,涉及专业知识多,工作量大,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保质保量的完成。中介机构在政策掌握和核算规范上有专业的优势,房地产企业应与中介机构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通过聘请中介机构进行税务咨询或进行清算鉴证工作,弥补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方面的短板。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力量和智力资源,提高土地增值税清算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增值税在房地产企业税负中占有重要比重。房地产企业应正确认识土地增值税清算中存在的重难点,内部加强政策法规学习,加强成本管理,规范财务核算,做好土地增值税清算提前筹划,从而合理降低税负,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武强.当前土地增值税清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20,(5):94-96.
[2]汤银爱.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重点问题及优化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0,(21):100-101.
[3]郭靖.浅议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成本分摊问题[J].当代会计,2019,(3):148-149.
(作者单位:天津海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