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降低是怎么回事?大多与这5个因素有关,了解清楚很重要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快凝血,也能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同时也可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减少毛细血管脆性。正常情况下,血小板生成和代谢在体内保持动态平衡,并不会增多或减少。若血小板突然降低,说明身体出现异常,减弱止血能力,增加出血风险,同时也会延长凝血时间,使得伤口迟迟不愈合。
哪些疾病会引起血小板减少?
1、血小板破坏过多
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免疫系统异常,自身生产出对抗血小板的抗体,使得网状内皮系统破坏血小板过多,从而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另外患有肝硬化后,患者的肝细胞受到损伤,再加上肝纤维化加重,从而降低合成蛋白能力。肝脏是血小板生成素合成的场所,肝功能受到损伤势必影响血小板生成素合成,增加不成熟血小板数量,最终导致成熟的血小板计数减少。
2、生产血小板的器官受到损害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下来的,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骨髓发生异常后会使得血小板减少,尤其是患有脊髓疾病如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有多发性骨髓瘤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都会使得血小板减少。
3、接受治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阿司匹林药物常常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生成,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还有某种抗凝药物、放化疗药物等可抑制骨髓,进而使得血小板减少。
4、血小板分布异常
脾脏属于免疫器官,脾脏肿大的患者往往伴有脾脏功能亢进。脾脏功能亢进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因素,因为血小板和抗体结合后,可经过脾脏中网状和巨噬细胞,然后跟FC受体结合,最后巨噬细胞清除,使得大部分血小板在脾脏中滞留。血小板集中在脾脏中,势必会减少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使得血小板分布异常。
5、受到细菌病毒感染
受到细菌真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感染会使得血小板凋亡,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常见的有麻疹、出血热以及伤寒,还有败血症等发病时易使得血小板减少。
温馨提示
一旦出现血小板减少需积极接受治疗,急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1~2个星期内出血较严重,所以发病早期需减少活动,避免受到创伤,严重时需卧床休息,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补充足够液体和易消化食物,防止黏膜受到损伤。严重出血时需立即输新鲜血或血小板,不过谨慎选择此方法,因为血小板减少病人血液中含有抗血小板抗体,输入的血小板易被破坏,从而使得寿命缩短。期间提供高蛋白质饮食如鱼肉瘦肉蛋类、奶类和豆类等,因为患者常常伴有贫血症状,需多吃含铁食物,如动物血液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等。另外要做好心理上调适,正确面对疾病,要树立能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资料:
1、《血小板减少如此危险,稍不小心危及生命!4个方法将它补回来》,唐旭东大夫,2019-12-25
2、《5类疾病是血小板减少的罪魁祸首,我们把它找出来》,血液内科医生王洪志,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