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有“5忌”,犯一个肠癌近一分!尤其第1个,很多人还以为是好习惯
大家都知道,任何事情过犹不及,吃饭亦是如此。
吃得过饱,肠胃不舒服;吃得过晚,睡觉不踏实;吃得过甜过咸,齁得人难受......
其实,这些还不算太吓人。大家想点办法就解决了,再不济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下次注意完全可以避免。
但是,如果大家吃饭时犯以下“5过”(即5个禁忌),那后果可就严重了,因为它们往往和癌症有关。
吃饭犯这5个禁忌,肠癌迟早黏上你
1. 吃得过精
现代人吃得往往过于精细,比如精米、白面不离口。但是,这类食物往往含糖量高,长期大量食用可影响血糖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而这些因素,可直接或通过胰岛素等多种激素间接作用于大肠上皮细胞,促进癌变。
2. 吃得过油
国人常用的油炸、爆炒等烹饪方式,不但用油量巨大,而且烹调温度都很高。
虽然高温可以促成食物特殊的风味,但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的致畸、致突变物质。
正常来说,偶尔接触此类物质,并不会产生明显危害。可如果长此以往,情况就不妙了。
事实上,大家常吃的烹调油里都含有饱和脂肪酸。
吃得过油(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刺激胆汁分泌,增加大肠中胆汁酸的浓度,使肠中厌氧菌数量增加。而厌氧菌中含有一种能促使致癌物质激活的酶,易导致癌症的发生。
3. 吃得过荤
生活中,很多人无肉不欢,一顿不吃就想得慌。然而,一旦摄入的肉类超过人体的需求,多余的营养物质就成为细菌的温床。
在细菌的作用下,肉类中富含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迅速腐败,会产生对健康极有危害的物质,比如致癌物质或辅助致癌物质。
这些物质不是可溶性纤维素,容易积压在肠道中,刺激肠粘膜。
肠黏膜长期遭受有害物质的“熏染”,“炎症——坏死——再生”的过程不断轮回,黏膜细胞在修复过程中一旦走上“歧途”,就会发生恶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牛肉中含有较多的丙醛物质,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特别是变质或在冰箱中贮存过久的牛肉,若取出后在室温中化冻或立即加热烹调,可加速丙醛的形成。
4. 吃“腌”过多
腌制食品本身所富含的亚硝胺,就是强致癌物质,哪怕是每次摄入小剂量,长时间接触也可致癌。
此外,在食品腌制过程中,还会出现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缺失,亚硝酸盐、胺类物质等致癌物质聚集增加的现象。
研究发现,广东潮汕地区是大肠癌的高发区,这和当地人喜欢吃腌制品息息相关。
5. 饮酒过量
常言道,“饭后一杯酒,活到九十九。”于是,很多人便身体力行着,甚至还有不少人喜欢边吃饭,边小酌一杯又一杯......
可实际上,无论是酒精本身,还是其在人体的代谢产物乙醛,都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质。
如果摄入过多,乙醇和乙醛会在人体内产生大量囤积。而高浓度的乙醇乙醛可以使消化道黏膜表面的蛋白质变性,从而对许多组织和器官产生毒性作用、增加肠癌的发生概率。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也清楚了饮食过度和肠癌的关系。为了防患于未然,建议大家可以人为干预,多在饮食上下功夫。
那该怎么吃呢?
吃饭注意这5点,癌细胞离你越来越远
1. 注意主食搭配
①粗细搭配
粗粮富含粗纤维,且保留了更多维生素,不但可以促进肠蠕动、清理肠胃、排除体内有害代谢物,还能调节胆固醇和血糖。
大家做饭时,可以把粗粮掺入米饭、米粥中一起煮。糙米、小米、小麦、荞麦、燕麦、高粱等就是不错的选择。
习惯吃面食的朋友,可以用全麦面粉代替普通面粉,也可以在普通面粉中掺入玉米粉、高粱粉、荞麦粉等粗粮粉再烹制面食。
②用薯类替换部分精米白面
薯类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不但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还能减少能量摄入、控制体重。尤其是红薯,还是防癌食物中的一把好手。
2. 控制食用油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为25~30克。
25~30克是什么概念呢?
一般来说,一份番茄炒蛋的用油量,随随便便就超过40克,一份水煮牛肉,轻轻松松就会用掉50克以上。
图源/网络
所以,像番茄炒蛋、水煮牛肉、红烧茄子等“灌油菜”,大家点外卖时要尽量少点,自己做时也要考虑“减油做法”。
另外,大家平时也要尽量少用煎、炸、红烧等烹饪法,多用蒸、煮、炖、汆等烹饪法。
3. 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平时吃饭要荤素搭配,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蘑菇、番薯、魔芋、韭菜、花椰菜等。
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使粪便成形,利于排便,以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致癌物质与肠壁的接触,降低肠道中致癌物质的浓度,从而减少大肠癌的发生危险。
4.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A、C、E能使腺瘤患者的结肠上皮过度增生转化为正常,结直肠癌的发病相对危险度降低。
研究也发现,大肠癌的死亡率与当地膳食硒摄取量及土壤硒含量呈负相关。
还有,摄入充足叶酸也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病。
5. 戒酒
有句话说得好——喝最烈的酒,坐最贵的救护车。长期饮酒,弊远远大于利,唯有戒掉才能及时止损。
我一分钟就算出来了!有人比我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