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堤西里的光影年华
点击“成安文学”,关注作家动态,欣赏更多佳作(2021年第四十九期)
小堤西里的光影年华
平安扣儿
2021.7.2
小堤西里的光影年华
文/平安扣儿
小堤西是一座红色的村庄,这次,我骑车来拜访她。只见村中有一幅墙画,画上,周恩来总理着一身中山服,端坐在红色座椅上,他目光深远,那凝视远方的目光,有一种吐纳山河的清醒与豁达,他的右侧,一首诗倾泻而出: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总理和这个小小的村落,情深缘重。
我骑着车子,在这座玲珑别致的村庄里穿行,这里绿树滴翠,鲜花锦绣,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宣传画在道旁的文化墙上静静流动,好一处白墙灰瓦,村庄如画。
周总理视察小堤西旧址在一所农舍里,农舍古朴雅致,门上一幅对联,“人民总理家常话,土屋真情公仆心”,红底黑字,字字怡心。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帮我打开门锁,我推开这座纪念馆的大门,一棵傲然挺立的“迎客松”扑面而来,迎接着这个冒昧且深情的访客。
院落干净,整洁,我一个人,独自站立在院落中央,瞻仰这座有故事的纪念馆。头顶是苍劲粗壮的槐树,那树冠绿意盎然,树仪挺拔美观,四围是斑驳的墙壁。我打开左侧的一所屋舍,这里是周总理与群众座谈会旧址,屋内摆设简单,朴素,窗台上的煤油灯,白色的窗户纸,暗红的床头柜,富有年代感的年画,无言地讲述那段沧桑岁月里的光影故事,两张学生桌并排而放,桌上是一叠稿纸,一幅黑框眼镜,几只搪瓷碗,我静静地与这些老物件凝视着,时光倒带,仿佛我也回到了那年那月的那场光影里:他从遥远的京城,风尘仆仆赶来,只为他心中的民生疾苦,只见他缓缓下车,脱帽,向周围的群众问好,言辞温和,目光恳切,一番自我介绍让大家惊奇又欢喜,下午他和村干部,村民代表围桌而坐,他问了很多问题,关于一日三餐,关于生活生产,关于改造自然,他关切地问,村民们一一作答,于轻松的谈笑间,他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而且直接推动了全国农村公共食堂供给制的改革,中央在1961年5月21日至6月12日的工作会议上,形成了著名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小堤西村首先取消了集体食堂。随着中央文件精神的贯彻,在全国农村勉强维持三年之久的公共食堂,按照农民的意愿,相继解散。
这些故事,应该是一场黑白电影吧,却是那样可歌可泣,让人动容。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他用脚步丈量人间岁月,他把百姓冷暖记挂在心间,他虚怀若谷的精神风范和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让人铭记于心。前几日,我来这座村庄时,村口打扫卫生的大叔指着那幅墙画跟我说:“江山是他们打下来的,我们能过上好日子,可不能忘了本,不能忘了他们!”
怎能忘记呢?你看,纪念馆里,一幅幅书画作品流光溢彩,生动的记述成安人民的感动和念想,这是剪纸大师郭咏梅的剪纸作品《鞠躬尽瘁为人民》,总理的音容笑貌在红色的纹理里鲜活生动;更有宋领先生的对联熠熠生辉:“访棉农问疾苦千家忧乐心头系,谋国事听民声万里河山足下量”,还有与纪念馆相呼应的翔宇亭上镌刻着一幅对联:“壮志翔宇天下小,雄心恩来万民重”,文字默默,故事无声,这座以周总理的字命名的纪事碑更是一座忠实的里程碑啊!
出了纪念馆,我骑车继续前行,村庄的面容在眼前生动活泼起来,村民晚归,村庄安详,绿竹环绕,蜀葵开得正好,一树蔷薇在枝头笑,街心公园里,一群老太太围圈而坐,蒲扇轻轻地摇啊摇,村头的路标俨然一面鲜艳的旗帜在飘啊飘,村标正面刻着一个红色的故事:1961年4月18日,周总理来到俺家乡。
谨以此篇向党的100岁华诞献礼。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平安扣儿,姓名张玉叶,笔名叶梓。河北成安人,小学语文教师。曾主编小学生作品集《小雪人的王国》,著有自传体散文集《二十四节气的爱恋》。她是个理想主义者,热爱生活,热爱孩子,热爱课堂,愿意以文字之名,书写对生命的种种爱恋和痴迷。
————————————————————————————————
成安文学编辑团队
总编:周志鹏
主编:冀凌云
责编:张玉叶
编委:武学福 张俊德 吴 霞 姚瑞红
胡贺宇 齐明明 王志彬 纪 蕾
靳志刚 张耀福 张玉叶
统筹制作:冀凌云
成安文学投稿邮箱:
823634982@qq.com
稿件要求:
1、小说、散文、诗歌均可。
2、字数最好控制在500---2000字之内
3、稿件未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过
4、最好请附上作者简介、照片、电话、 微信、通信地址。
你有好作品,我有好读者,你还犹豫什么?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