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少年秧歌情
作者简介:
吴汉国,网名自得趣翁,孝义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
相关阅读:
司马村有好几座观音小庙,每逢正月十五,必于庙前搭彩棚、张彩灯、摆火炉、闹红火,同时供奉送子娘娘麻垜和五果等物,以祈福求子,民间俗称这一活动为“搭十五棚”。如今少有人家迷信这个了,但作为一项正月里的民俗喜庆却延续至今。
注:麻垜是一种先拿白面、红面捏成图案型薄饼,而后油炸,再用铁钎子将油炸薄饼串起,五串成一排,取两排垒垛于木架之上,呈塔状型的供品。
市里安排司马少年秧歌正月十五在人民广场演出,故而村里让秧歌队提前一天到各个“十五棚”表演。恰逢瑞雪纷纷,平添一份别样情趣。
师傅们早给我打招呼了,因一点羁绊去迟了,孩子们已走过两个“十五棚”。我随他们走了剩余五个,忙不迭地将他们的风雪英姿摄入镜中。
雪大地滑,孩子们施展不开拳脚。↕
不时有人滑倒。
队形也难以整齐。
看得出孩子们很努力。
每到一处必有几个老唱手唱几句现编的四六句。
演唱结束,两个鼓子手跳出来干脆利落地来两下急雨似的鼓点煞尾。
而后列成两行,敲打着转向另一“十五棚”。
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串街秧歌。↕
转向第五个“十五棚”时,雪下得似乎小些了。
孩子们却冻得够呛,师傅们急忙招呼家长给
孩子们穿上新购置的羽绒队服。↕
第五处“十五棚”没有观音庙,观音像请在彩棚里。
到了第六个“十五棚”时,雪又下的大了。↕
最后一站是八槐街“十五棚”。
这里的观音庙是翻修过的,朴素大方,做工也细。↕
这庙属原第三生产队地面,“拍铙钹”是他们的传统,这项活动停顿二十多年了,去年开始恢复。据说完整的乐队是十一人制,今天只有五位老把式拍铙打鼓,与秧歌队同乐。
拍铙的肢体动作狂放,与击打动作协调一致,尽显豪爽之气。↕
今天的活动到此呈现高潮,孩子们把棉套都脱了。
每到一处的表演套路仅限于二龙出水,路窄道滑,
掏不了场子,拉不开架势。↕
新组建的司马少年秧歌队苦练八个月了,明天就要在市中心正式亮相,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稚气的脸,小老儿心有惴惴,他们能给孝义人带来惊喜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