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代轻功史,中国史书上记载的9位轻功高手
《水浒传》第八十四回里说:梁山好汉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跳墙越城’,如登平地。”这虽是小说家笔下的描写,但文中提到的“飞檐走壁”和“跳墙越城”之事,古确有之。不过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一下就飞身登上屋檐垣墙,或跳过高墙城楼。而多是起跳后借助第二次(或多次)的蹬踏力量,或直接借助物体支撑力来完成的。这就是古代习武者常练的踏壁和纵跳术。
“飞檐”和“走壁”是并列词组,形容动作敏捷,能上屋檐和在墙壁上行走如飞,古代多称此为“踏壁”。
《梁书·羊侃传》记载:羊侃少而雄勇。膂力绝人。“尝于兖州尧庙(祭祀尧的庙宇)踏壁,至上至五寻,横行得七迹。”寻为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迹是脚印、痕迹的意思。即羊侃踏壁至上能达四丈,横行可走七步。可见踏壁有向上和横行两种,向上可借助平地助跑的冲力,因此较容易。而横行则靠身体贴壁和足趾蹬踏之力来完成,因此比较难。
唐人的《纪闻》和《朝野佥载》记载:北齐时的少林寺僧稠禅师,初落发为僧时,身体羸弱,常遭同辈侮殴。于是发奋习武,后来果然练得筋骨强劲,拳捷骁武。一次为同伴表演技艺时,在寺院大殿中,“横踏壁行,自西至东,凡数百步,又跃首至于梁数四”(见《太平广记》卷91)。这充分显示了稠禅师那强健的腿部力量、平衡能力和攀登技巧。他之所以能“跃首至于梁数四”,就是借助踏壁之力来完成的。
踏壁的要点是踩蹬和贴壁。《清稗类钞·技勇类》记载:有某女与盗比较飞檐术。首先,盗“向壁蹑足而上,如登梯然;及颠,翩然下。女嗤之曰:'技止此呼?’盗日:'此飞檐术也。’女亦蹑足而上,较盗尤捷。及颠,复返身贴壁,徐步而下”。盗大惊。由此看某女踩蹬和贴壁的技巧都较盗为精,尤其“返身贴壁徐步而下”,表现了其踏壁的精湛技艺。又如河北静安人舒四,长好拳勇,先拜江南甘凤池门下学艺,后又从一樵夫习武,其功之一即为“以腹贴墙壁及梁柱,能行而不坠”。光绪年间,河北临清民俗强悍,习武者甚多,有人能“以手足贴壁,横行丈许,往还者数次”。
踏壁又称缘墙。
康熙年间,山东即墨人马玉麟长躯大腹,精武术。大腹显然不利于贴壁,所以马玉麟每“以帛约身(以布缠腰腹),缘墙升木,捷如猱(猱,猿类,善攀援)”(见《清史稿·甘凤池传》。
现代跑酷动作
纵跳一项,始终是古代习武者颇为重视的训练项目。先秦时期就有很多这样的记载。
公元前487年,鲁国大夫微虎欲宵攻王舍,于是命“私属徒七百人,三踊于幕庭,卒三百人,有若与焉。”杜预注:“在帐前设格,令士试跃。即设一定高度的物体,能三次跳过者,即中选。最后选中了三百人,孔子的弟子有若也在其中。《吴子·图国》和《六韬·练士》都指出训练精锐的士卒,就要使其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
至于跳越高墙城门之事,不过是古代纵跳活动中的一种现象。它多是借助第二次踏跳和借助器物来完成的。如《十六国春秋辑补》卷3记载:彭城卫将军刘翌骁勇过人,“能一手举殿柱,跳过平阳门出。”这是刘翌用一手触及殿柱,借此力跳过平阳门的。《罪惟录》列传卷引记载:山东曲阜人孔布,十七岁时,跟少林僧存老习武,存老授以“乌鸦瓦飞法”。所谓乌鸦瓦飞法是“跨凳行中庭,扶二瓦飞出垣外。”即孔布先有跨、行的助跑,然后借助扶瓦之力,跳出垣墙。
跑酷中借力向上踏壁
实际民间有很多善纵跳者。《宁波府志》记载:边澄曾赴少林寺学艺,深悟搏法。一次在浙江余姚与众人斗,众人持长槊围攻边澄,澄举足一奋,便跳出群槊外,众投槊拜伏。清初魏秀升善纵跳,1682年,李孝愨父子设宴,招友人行礼鼓乐,较射演武,时魏秀升月下戏舞,“平地一跃,遂登东室荣巅”,众宾客喝哗如雷(《李恕谷年谱》卷1)。又如江南桐城人方其义,“力矫健,能腾身屋上,履如平地”(《今世说》卷7)。
在中国古代的正史野史、笔记、年谱等文献中,对民间武术的踏壁、纵跳之术多有记载,虽不免有夸张之词,但众多事实说明,有关踏壁和纵跳的练功方法,深受习武者的重视,有的一直延传至今。
本文授权转自《中华武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