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王振生教授之:情真意切

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学科奠基人之一、原选矿教研室主任王振生教授于2017年9月6日逝世。

五六选煤将陆续刊发先生生前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此寄托我们的哀思和怀念。

王振生教授简历

1927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1950年10月在东北工学院采矿系选煤专业学习。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9月毕业分配到中国矿业大学任教。

1954年11月-1955年7月到中南大学跟苏联专家进修“重力选矿学”。1957年12月—1958年6月到中南大学跟苏联专家进修“选矿厂设计”。1960年6月到波兰参加经济互助成员国选煤会议,考察选煤技术。1964年10月经香港到日本考察选煤技术。

王振生教授历任北京矿业学院选矿教研室党支部书记、选矿教研室副主任、四川矿业学院选矿教研室副主任,中国矿业学院选矿教研室主任,徐州市煤炭学会常务理事、技术委员会主任,徐州市第8届、9届政协委员。1994年8月退休。

王振生教授长期担任选矿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为中国矿物加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学校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王教授先后主编、参编了《选煤厂设计》、《选煤厂技术管理》、《重力选矿》、《煤炭加工利用概论》等教材、讲义。王振生教授教书育人三十余年,1983年获得学校优秀教学质量奖,并受到国家教委的表扬。王教授致力于选煤厂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提升我国选煤厂管理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深切缅怀王振生教授……

2008年,王教授在《煤炭高等教育》发表了《相长、责任和补遗 》一文,讲述自己教学生涯中的二三事,概括出他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教学历程。本文情真意切,体现了王教授优秀的思想品格、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尚的职业道德,现将王教授的原文转录如下:

《相长、责任和补遗 》

——王振生

退休后又14年了,回忆往事,事情多多。特别是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经历过的事情更多得难以数清。现摘其激动过我而今仍记忆犹新的几件事记述出来,供同行们,特别在职的同行们评论和参考。

一、教学相长

在我执教的正当年,自认为讲课的效果还不错。为了调动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钻研精神,公开地、反复地向同学们宣布:对我所讲的课程内容可以随时提出意见、评论、议论、批评和建议。并告诉他们不拘于任何形式和方式一律欢迎!为了打消同学们的顾虑和动员他们的积极性,向他们不断申明:“我给大家讲的内容认为正确的才讲的,但智者千虑,难免一失,也难免有讲错了和没讲深透的地方,同学们发现了、指出来并纠正了错误,对教师来讲肯定会因此提高一步,对同学们也会因此有所提高。这就是教学相长啊,多么好的事情!”这样做,使我们的教学、学习气氛都很活跃,教学和学习效果都不断有所提高,我所教的这门课程在全校评比中获得了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的奖励。突出的一个例子如下:

曾有一个年级的学生对课程的一个专题—最大回收率原则钻研至深,对课程内容讲法提出了异议。同学们告诉我:“老师,你讲的最大回收率原则不是最大而是最小啊!因为你证明到一阶导数等于零,而未证明到二阶导数小于零,怎么就可以说它是极大而不是极小呢?我们推导了,它的二阶导数大于零是极小而不是极大呀!”我深刻地意识到,这个专题我讲得有毛病了。仔细地研究了同学们的意见。重新地、严密地进行推导论证,明确地重新告诉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二阶导数小于零,在什么情况下二阶导数大于零。我全面地、辩证地阐述清楚了数量—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在选煤运营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使学生们比较彻底地懂得了在选煤运营中要想获得质量最优同时产率最高的产品时必须在等λ(边界灰分)条件下分选。这个结论对他们毕业后搞好选煤工作是很重要的、很有用的。通过集体答疑,不但全面地讲清楚了这个专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而且向同学们检讨了教师治学态度不够严谨、追求真理缺乏彻底性、思想方法上存在片面性等问题,同时郑重地向同学们表示了谢意。此后,同学们思想更加活跃,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更加满意。应该说,对教、学双方的影响都是积极而良好的。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发生的,而今仍记忆清楚而激动不已。因此教师坚持教学相长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二、责任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临近退休的时候,教研室主任给我安排了一次向高年级学生讲授的专题讲座课,专题是“跳汰选煤的自动排料问题”,时间为4小时内长短不限。我意识到这将是我执教生涯中的最后一课了,感慨颇多。由于责任感的驱使,讲课一开始就跟同学们说:“你们即将毕业走向工作舞台了,而我即将退休,离开讲台了。我搞了一辈子选煤,教了一辈子书。但至今跳汰洗煤理论还没有一个能够指导分层、分选、公认是正确的、真正能够指导分选效果接近理想的(即高达95%以上)理论,都是停留在假说阶段上;操作方法方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人人能懂且能掌握的、分选效果能够达到最好的、规范化了的操作方法,都是各自凭经验、感觉操作跳汰洗煤机,分选效果的不平衡性很大。我在跳汰理论上的研究也是在一些假说上打转转,可以说是没有彻底搞明白,操作方法上虽然有点建树,但仍达不到规范化的程度献给你们,仍属没有彻底明白之列。我没明白还要求你们明白,真可谓是‘以其浑浑使其昭昭’了,真是对不起你们了!向你们说声道歉!(鞠躬!)向你们致歉意!请你们多多原谅!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了,希望你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在理论研究和和实际操作的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祝你们鹏程万里!今后有问题我们仍可共同研究、讨论。我会尽我的责任的。”致歉后,我为他们详细、清楚而明白地讲了这个专题,受到他们的欢迎和好评。

三、补遗

1994年暑假后我退休了,但我又踏上了新征程。在最后一课中向同学们道了歉,就是自我认知我对同学们欠下一笔账—没有把跳汰理论与实践搞明白的账。我必须还上这笔账。那次讲课的内容就是1984年我在南桐矿务局干坝子选煤厂实践的经验总结。退休后,经过14年的反复琢磨、思考、研究、推理论证,我终于可以讲清楚跳汰选煤是怎样分层、怎样分选的了,怎样操作可以使分选效果达到接近理想的状况了。我认为,跳汰选煤的分选效果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重介选煤。因为跳汰选煤按我所规范化了的操作方法操作运转并将排料装置稍加改造,就有可能使Ep值很小甚至为零。而重介选煤Ep值虽然也很小但很难为零。同学们需要咨询时,我可随时应询甚至进行教练式培训。基本说来就是:(1)跳汰机自动排料装置改造成智能化排料装置(已工业化了);(2)按规范化了的跳汰机操作法操作;(3)加强技术指导,准确确定δp并维持稳定。按照这三条,保证选煤效率达到最高,理论上完全论证清楚。

以此,向同学们补个遗,争取我们再一次共同提高、共同前进吧。

回忆现场实践(1974年)—教学相长(1984年)—退休(1994年)—补遗(2007年)还了自我认知的欠账。能如此圆满,对我个人来说深感是勇气、求实、责任感和毅力的胜利,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贡献和成就,仍感自己尽了责任、献出了力量,一直很泰然和愉快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