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统梦》的好莱坞之旅

作者 | 潘漫熳

版式 | 小鹿

视觉 | 鹅大头

在很多人眼中,卡梅隆就是科幻片品质与口碑的保障。

自从卡梅隆带着《阿凡达》走进科幻片市场后,便被人称之为世界上最伟大的20位导演之一。

因此在上映前,《阿丽塔:战斗天使》(下文简称《阿丽塔》)自然而然地接受着众人的瞩目。遗憾的是这部卡梅隆筹备了将近15年的电影,并没有被北美观众买账。《阿丽塔》在北美的预测票房也仅为4500-5000万美元。相对于1.5-2亿的高投资,是很难收回成本。

但是在北美上线后的第八天,《阿丽塔》登陆中国院线,2月22日当天便拿下1.29亿人民币,超越上映18天的 《流浪地球》,顺利拿下单日票房冠军。

如今《阿丽塔》已经连续6天成为单日票房观众,累积票房为5.42亿。但与票房成绩共同发酵的,还有《阿丽塔》在国内冰火两重天的口碑表现。

看过原著《统梦》粉丝大部分表示,“美化钢铁城”、“删掉雨果向往天空城的原始动机”是电影最大的败笔。同时也有粉丝表示,“卡神对人性的探究”、“对成长与 自我认知的理解”这两点主题的表达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卡梅隆在众多漫画作品中选择《统梦》改编呢?

《统梦》与卡梅隆的情缘史

在《Business Jump》杂志接受连载《统梦》之前,这部漫画曾被多家出版社所拒绝。

木城雪户是漫画《铳梦》的原作者,1967年出生于日本,17岁就以短片漫画《气怪》入选第15回小学馆新人奖。此后,《怪洋星》《飞人》等作品都受到好评。

但从1998年开始,木城雪户一度陷入创作低谷,直到1992年《统梦》被杂志社接受连载。“我要让30岁以上的人也看SF”,木城雪户在《统梦》创立之初便立下誓言。

在如山如海的漫画书中,这部名为《铳梦》的漫画,就像“阿丽塔”在钢铁城被博士发现那样,因为被卡梅隆购买版权,而迎来了光明的未来。

但好事总多磨,这一磨就是14年。也正是因为这一磨,《阿丽塔》最后由制作低成本独立电影制作闻名的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执导,而卡梅隆则成为了制片人和编剧。

可即便如此,大家还是在拿这部电影与卡梅隆的关系作为津津乐道的谈资。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外媒都把《阿凡达》看作是为《阿丽塔》检测特效技术能否成功完成的一次试炼。但今年年初《阿凡达2》上映日期的公布,迅速将这一留言所击破。

但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卡梅隆曾表示,有了女儿后对拍摄《铳梦》的兴趣愈发强烈。在他看来这部描写了父女、家庭间特殊关系的漫画,“确实是有几个画面呈现了自己和女儿间的关系”。

卡梅隆与罗德里格兹

实际上,《阿丽塔》在卡梅隆心中的地位并非不及《阿凡达》,虽然他将执导权交由罗德里格兹,但却亲自操刀做起编剧、制片人。

但《阿丽塔》并非卡梅隆一个人自嗨,这部电影早已成为继《攻壳机动队》之后,好莱坞在日漫IP上的又一次“豪赌”。

就票房表现和观众反馈来看,《阿丽塔》确实完成了一些突破,在借取原著世界观的同时,讲述了一个较为传统的“反乌托邦”故事,相比其他的好莱坞日漫改编作品,更亲近普通观众。

但距离成为美漫改编那样全球通行的文化产品,这一前景似乎还不太明朗。如何使日漫改编电影从小众走向大众,实现票房的全球盈利,好莱坞的探索只是刚刚开始。

奢侈品《阿丽塔》

“我是跪着看完《阿丽塔》的,这部电影在制作上的执行程度是我们团队的至高追求”,某动画公司CEO告诉骨朵国漫(ID:guduoguoman)。

《阿丽塔》作为影史上首次将“CG与真人结合的类人角色”影片主角,仅在特效工作上就动用了三万台电脑,由800位特效工作人员耗时两年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仅仅是“废铁城”的渲染就花费了5.5亿个小时,达到了平均每帧花费500小时左右的人工成本

除此之外,《阿丽塔》建立在实拍3D之上的动作捕捉及超精细的CG人物打磨也是非常考验技术的。

“《阿丽塔》团队真的非常不惜工本地在打造这部电影,我看片尾有2D转3D的公司的参与,估计有些3D镜头还得靠转制吧。”某动画公司特效师在看完电影后对骨朵国漫(ID:guduoguoman)说。

不久前《阿丽塔》的主要特效制作方,维塔工作室的视觉主管EricSaindon和动画主管Mike Cozens曾到过北京,接受了国内媒体的采访。

维塔工作室曾公开告诉媒体,“阿丽塔”实际是由8000多件数字制作的模拟人偶合成,她的身体拥有大大小小800多个内部零件、而狂战士版的身体更是运用了2700部件组装,这才使观众在荧幕上能够看到“阿丽塔”现在这样金属质感却非常灵动的机器身躯。

而在视觉特效镜方面,《阿丽塔》远超《阿凡达1》,甚至达到了2600多个视觉特效镜头。而维塔工作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阿丽塔》不仅用到了动作捕捉、表演捕捉和CGI技术,更是用上了新技术融合摄影机系统(Fusion Camera System)、面部动作捕捉仪器(Facial motion capture)及协同工作摄影机(SimulCam)来协同拍摄。

而在角色塑造上,“阿丽塔”的毛发造型共有47种。值得关注的是,在她头上有超过13.2万根头发、脸上有2000根眉毛和480根睫毛,甚至在脸和耳朵边还有近50万根“桃色绒毛”。从维塔工作室接受采访时的回答来看,美国CG技术实现了一种新的毛孔生长技术,这种技术就是在CGI角色的每个毛孔中放置单独的毛发。

除此之外,“阿丽塔”还拥有71件数字特效服装,共计使用了125种不同的穿法。

当然“阿丽塔”的面部表情也是极其生动、形象的,这源于她超过2500张面部表情的定帧图。这2500张定帧图组成了“阿丽塔”的丰富表情库,才塑造出拥有照片质感的“阿丽塔”形象。

北美失利的“战斗天使”,

为何会在中国逆袭?

这部超1.5亿投资的卡梅隆“新作”是先于国内登陆北美院线的,影片在北美上映初期的表现并不理想,烂番茄鲜度一度只有31%。直到在全球各地陆续上映后,影片的口碑和票房才开始有所回升。

在北美上映之初,《阿丽塔》呈现出口碑“两边倒”的趋势。烂番茄的新鲜指数只有59%,而爆米花指数高达94%;IMDB用户给出了7.6分的高评价。

而从国内豆瓣用户给出了7.6的分数来看,《阿丽塔》确实是一部带有一定的“爆米花大片”倾向的电影。但不可否认的是,《阿丽塔》的出现也将美国大片特效时代上升了一个量级。

作为一部科幻类商业片,对特效的要求极高加上美国与日本的文化不同,使得电影本身在逻辑上存在不少硬伤。

很多观众称赞其特效时,也出现了对该影片在口碑上的分歧。更有评论称:“卡梅隆只是想向全世界安利自己喜欢的漫画或者想秀一把自己的特效。”

实际上这种说法并非没有依据,“将另一种媒介形式的艺术作品改编成电影”“好莱坞式全球霸权”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大多数的好莱坞“漫改电影”的乏善可陈,才是一直被人诟病真正原因。

漫画中夸张的人物形象与高调风格化的场景很难通过真人演员忠实重现,原本用来展示作者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大银幕就容易沦为混乱的“技术秀场”

好莱坞电影制作者一直把征服全球市场的野心放在首位,即便卡梅隆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这个电影不是给漫画爱好者看的,我们不是为了漫画所做的电影。”

但在票房资本利益面前,没有是不能变通与妥协的。《阿丽塔》在日本发行时,漫画原著作者木城雪户不仅其站台更是专门为该片手绘了一版海报。

只是如今在本土失的《阿丽塔》和《统梦》,早已放弃了在北美和日本挣扎,已经将希望寄托于中国这个票房“救世主”

已开通留言评论,互动起来吧!

喜欢记得分享转发哦!

骨朵国漫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后台

新浪微博:骨朵国漫    知乎号:骨朵国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