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5年走过了内陆高校50年路程”,这所地方院校,究竟有多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广东这个经济腾飞之地,冒出了一所“特区大学”,它就是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创立之初就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首任校长为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维院士,一大批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一流名校的顶级名师汇聚于此。与此同时,该校还在高校管理体制上进行各种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第一个实行奖学金制度,率先实行学分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修改科研奖励办法和职称评定标准,淡化科研评价中的“重数量、重发表级别”取向……
从1983年到1996年,深圳大学用了13年时间拿到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从1996年到2006年,深圳大学又用了10年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前前后后23年,深圳大学在当时政策体制规定的最短时间内形成了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相关部门专家曾评价深圳大学“用25年走过了内陆高校50年的路程”。这样的评价,在当时,唯有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深圳大学有资格享受。
从身份上看,深圳大学很普通,不是211高校,也不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但该校是大学排行榜上的常客,排名很高。
2021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深圳大学排世界高校第427位、中国内陆高校第32位,名次超过了吉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85高校;2021QS亚洲大学排名,深圳大学排亚洲高校第125位、中国内陆高校第31位,名次超过了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985高校;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深圳大学排名更是高得惊人,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985高校并列排世界高校第401-500位、中国内陆高校第16-22位,名次超过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一大批985高校。
“不是211,排名却超过985”,“用25年走过了内陆高校50年路程”,广东这所地方院校,究竟有多强悍?
据深圳大学官网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1月),学校总面积2.72平方公里,拥有粤海、沧海、丽湖、罗湖四个校区,在校生近四万人,24位两院院士(含短聘),2位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1位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2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3位日本工程院院士,以及十余位来自欧洲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新加坡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短聘院士。
学科建设方面,深圳大学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有省级重点学科,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学进入前0.3%。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深圳大学获373项,立项数稳居广东高校第2位,连续两年地方高校排名第1位。
目前,深圳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80%以上的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每年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都出自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资金实力非常雄厚,该校2020年预算经费为60.86亿元。可能大家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湖南大学2020年预算总经费为54.67亿元,中国农业大学2020年预算总经费为53.96亿元,兰州大学2020年预算总经费为52.57亿元。湖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兰州大学都是教育部直属的985高校,而深圳大学只是一所双非地方院校,其年度预算经费远超部分985高校,可见地方支持力度之大。
很多人以为深圳大学的成功是因为“有钱”,是因为地方投入了大量资金。不否认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深圳大学的成功,起码还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学校的地理位置,处在开放的深圳;二是抓住了好的发展时机;三是得到了校友的大力支持。
国内除了深圳大学,恐怕再难找到第二所地方院校同时具备以上几个优势,所以深圳大学的成功有必然性,也几乎无法复制。
有人说,下一轮“双一流”建设,深圳大学一定会入围,成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也有人说,深圳大学不在乎“双一流”称号,就算不是“双一流”,照样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清晰地表达出人们的一个“共同认知”:深圳大学早已具备媲美双一流高校的实力和声望。
如今,深圳大学已经与深圳融为一体,两者相互依存,共同进步。一批批深大学子投身深圳特区建设,深圳则为深大学子提供着无限多的成功机会。
脚踏实地、敢为人先、开放多元、兼容并蓄,既是深圳的“标签”,也是深圳大学的“标签”,它们的未来值得所有人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