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从未见过梵高,却为他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Hello,我是mickey。

最爱梵高的女人是?

1888年,9月。

阿尔勒的一家咖啡馆,夜色深沉,黄色煤油灯照射下,人们仿佛都化成了模模糊糊的影子,昏黄,温暖,让人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安稳与宁静。

画上最后一笔,孤独的画家看着头顶上深蓝色的星空,轻轻地笑了。

夜间的露天咖啡座/梵高/1888年

然而他不会知道,在20多年以后,会有一个女人,将这张画作小心拿起,仔细收藏,历尽千辛万苦,只为给它一个“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梵高“背后”的女人——海琳.米勒的故事。

 好学的少女 

 

海琳1869年出生于德国,父亲是个成功的实业家,殷实的家境让海琳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少女时期的海琳/1886年

1888年,海琳和荷兰人Anton Kröller成婚,夫妇两人定居荷兰鹿特丹。1905年,海琳结识了艺术教育家布雷默,布雷默将现代艺术介绍给海琳,带着她打开了一扇充满感情色彩的艺术世界的大门。

布雷默对海琳指出,艺术要表达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体验,这种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她

从布雷默这里,海琳开始了解梵高,并很快被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画家内心深处迸发的热情所感染。1909年她买下《瓶子、柠檬和橘子的静物》,“当我看到梵高画的柠檬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她说。

瓶子、柠檬和橘子的静物/梵高/1888年

1910年,海琳游历了米兰、罗马和佛罗伦萨,教堂抽象而平坦的外观和线条,气势磅礴的维琪奥宫,都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不禁想象,如果自己的藏品,也有一座这样的宫殿,那该有多好?

恢弘壮阔的维琪奥宫

而191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打断了所有的规划。海琳即将面临一场生死难料的手术,在病床她暗自下了决心:如果这次能挺过来,自己一定要建一座博物馆,百年以后那就会成为一个文化的标志…幸运之神眷顾了她,手术成功了。

 

 寻找梵高  

 

大病初愈以后,海琳决定将自己的收藏再扩大一些,收藏一些能够“禁得起时代考验”的画作。1912年,她前往巴黎,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她拿下了15张梵高的画作,以及点彩派画家西涅克的海港图。

橄榄树丛/1889年/梵高

马赛的海港/西涅克/1898年/克勒勒·米勒博物馆馆藏

在寻找梵高之旅后不久,海琳又在阿姆斯特丹的拍卖场上拍下了包括柯罗、象征主义派的奥蒂诺·雷东以及另外4张梵高的画作。其中梵高的《阿尔勒的朗洛瓦桥》最得海琳喜爱:“那是一张最美丽最有力量、如水晶般清澈的画。”海琳这样形容它。

阿尔勒的朗洛瓦桥,看见这张画,仿佛还能想起梵高信里面描述过的场景“河水是蓝色的,橙色的河岸上长满绿草......”/梵高/1888年

从亨利先生的工厂看苏瓦松/柯罗/1833年

也是在这一年里,海琳在丈夫新买下的大楼里,将自己的艺术收藏,首次向公众展出,于海琳而言,这已然是自己梦中博物馆的起点。

当时的展览图

展厅中最大的一个房间是属于海琳最爱的梵高,图为《初升月亮下的麦垛》/梵高/1889年

极度现代化的蒙德里安和范德莱克则被安置在一楼,图为灯下静物/胡安.格里斯/1912年

 

 贷款方和借款方 

 

每一个大手笔收藏艺术的太太,背后总是有一个默默买单的丈夫。海伦自然也少不了安东的支持,1913年,在结婚25周年纪念日,安东送给海琳两张画作为礼物,一下子就将两人的关系展现出来。

海琳与丈夫安东

这两张画作拼在一起看的话,令人忍俊不禁:美好的太太,以及因为太太的“买买买”而陷入绝望的男人。安东对自己“金主”的定位很是了然,每当陪着海琳的朋友们去她办公室的时候,他总会说“哦,我们现在将要从贷款方,向借款方走过去了。”

安东送出的两张画:右面一张是来自梵高的《永恒之门》又名《悲伤的老人》/1890年,左边的则是亨利·方丹·拉图尔的《 Eva Callimachi-Catargi的肖像》/1881年,两人都是海琳非常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也是安东偷偷买下的,只为给妻子一个惊喜。

调侃归调侃,在艺术收藏上,安东深谙“男人要想幸福,就必须听太太的话”这个真理,面对海琳对现代艺术的热爱,他总是毫无怨言地支持她。

这张梵高的《峡谷》是海琳在1912年前往巴黎时候斩获的,那时候安东告诉她,只收藏最好的梵高,钱不是问题

 梦中的博物馆

 

1918年,修建一座博物馆的想法在内心越来越强烈。海琳终于决定将自己的想法落到实处:从1918年到1920年,她先后找了两个设计师,画了数千张设计图,最终才画出来自己心中博物馆的样子。

博物馆请了两个设计师,第一个是H.P.Berlage,图为他为博物馆设计的草稿,但是后来他和海琳的合作中止了

1921年,就在荷兰Franse Berg,博物馆终于开始动工。一砖一瓦都构建着海琳心中的乐园,梦想的大楼似乎就要拔地而起。然而就在此时,丈夫安东的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财务危机。

“我有时候还是不敢相信,这一切就这样发生了。我还在等待,等待奇迹的到来”,海琳写道。图为海琳在博物馆旧址前/1922年

1922年,博物馆的建设被迫中止了。

 远方的你

 

博物馆建设的搁浅,让海琳心中生出一种力量来,既然暂时不能建造博物馆,那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收藏!于是,就在原来那间小小的展厅中,海琳热情地举办演讲活动,为大家讲述现代艺术的前世今生。

海琳的演讲很是成功,她索性最终出了书,图为海琳的书《现代绘画发展中的问题思考研究》/1925年

而另一方面,海琳也将自己的收藏出借给各大艺术机构。于是,她心爱的梵高便从小小的展厅,去到了瑞士、比利时,海琳的祖国德国柏林与汉堡,后来又远渡重洋到了美国。

在大洋彼岸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梵高的展出/1935年至1936年

越来越多的人惊叹于梵高热烈灿烂的色彩,连带着梵高背后那个“默默无闻”的女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于是,在博物馆计划搁浅了10多年以后,海琳终于走到市政厅。

她要将自己失去的东西,重新拿回来。

 狂喜与忧虑

 

最终,荷兰政府决定为海琳的博物馆提供经济支持,而条件是海伦捐献大量收藏作为交换。海琳拖着羸弱的身躯规划和监督一切,最终在1938年7月13日,一间名为“Rijksmuseum Kröller-Müller”的博物馆正式地向公众开放。

1938年7月博物馆开幕的第一天

梦想的实现让海琳内心充满了狂喜,可快乐很快被随之而来的忧虑所打断:那时整个欧洲已然被一触即发的战争阴霾所笼罩,一旦战争打响,那么这些收藏的命运会如何?

Rijksmuseum Kröller-Müller博物馆的内部/1938年

可是这一次,海琳再也不能勇敢地站起来,保护她心爱的收藏了。在博物馆开放的第二年,海琳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在心爱的梵高的陪伴中离去,墓碑上也只是简单的一行字:我相信所有事物皆是完美的。

梵高的《没有籽的四个向日葵》陪着海琳到最后/1887年

也就是在海琳离去的这一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正式地爆发了。

 阿尔勒的太阳

 

或许是海琳的坚持和勇敢冥冥中保护了她的收藏,它们幸运地逃过了二战的硝烟炮火,在几代人不断的努力之下,博物馆成功地购藏了梵高的《吃土豆的人》,增加了雕塑花园,几经波折,直到现在。

经过战争的洗礼之后,博物馆重新对外展出

经过多次谈判,博物馆最终收藏了梵高的一版《吃土豆的人》/1885年

当你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走进海琳的博物馆的时候,你就会被一个女人的坚定信念所感染: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雷诺阿、修拉、塞尚、蒙德里安和毕加索...从过去到将来,仿佛将那个时候欧洲的绘画历史呈现在眼前。

穿过公园,克勒勒·米勒博物馆(Kröller-Müller Museum)就在林荫深处

喧嚣舞/修拉/1889-1890年

绝望的皮埃罗/詹姆斯·恩索尔/约1910年

而博物馆也成为了继梵高美术馆以后,最大的梵高作品收藏之处。“阿尔勒的太阳”在这里,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你能看到熟悉的梵高自画像、露天咖啡馆,站在《普罗旺斯夜晚的乡间小路》前,仿佛还能看到在那深蓝的夜色中,画家孤独的背影。

《普罗旺斯夜晚的乡间小路》/1890年,这是梵高在法国的普罗旺斯圣雷米所绘的最后一幅画

自画像/梵高/1887年

除了这些以外,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些梵高画作,或许又能在某一个瞬间,让你窥到这位天才画家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一面。他曾经走过怎样的风景,遇见怎样的人,又如何饱含深情地画上最后一笔麦田和星光?

播种者/梵高/1888年

普罗旺斯甘草垛/梵高/1888年

在那个时候的荷兰,没有任何一家博物馆是收藏现代艺术的,海琳走在了整个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前面,凭借着一腔孤勇,她将现代艺术的光芒,投向了整个世界。她那种不为时代所禁锢的勇气,为自己的收藏奋力一搏的精神,更是激励了无数后来人对于现代艺术的热情。

在20世纪初期,买毕加索和塞尚的人少得可怜,更别说蒙德里安了,图为博物馆收藏的塞尚的《通往湖边的路》/约1880年

如今你可以在这间“林子”里的博物馆静静地欣赏梵高和现代艺术

1939年,欧洲大陆即将硝烟四起。病床上的海琳看见了深蓝色的星空,如翻涌的巨浪,却又出奇的安稳宁静。她伸出手,似乎触摸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前那孤独的身影。

这一刻我就要睡去,因为天色已晚。

祝你晚安,好运。

小编 | mickey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0)

相关推荐

  • [艺术探秘]凡高:“空气”在燃烧 ——纪念这位疯子画家诞辰160周年

    凡高:"空气"在燃烧 --纪念这位疯子画家诞辰160周年 面对精神上的触动,我们应该说些什么呢?这是一个问题.许多巨人般的身影从身边过去,他们去哪里?当我忽地明白过来之后,羞愧万分 ...

  • 遇见梵高

    <梵高传>是我读过的第一本艺术家传记,在那之前,我对艺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我知道一些画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比如达芬奇和蒙娜丽莎,但这就像我知道水分子有两个氢和一个氧,不过是一种很单纯 ...

  • 梵高展

    kikizhou 梵高展 - 共鸣的灵魂 海伦与文森特的照片 Sep 23, 2021 梵高展 - 共鸣的灵魂 海伦与文森特本展以荷兰克勒勒-米勒美术馆(Kröller-Müller Museum)收 ...

  • 身价骤翻八万倍,谁是捧红梵高的“金主”?

    1890年,作为梵高生前唯一卖出去的作品,<红色的葡萄园>在当时只给这位落魄的画家带来了400法郎(约合目前1000美金)的收入. 梵高<红色的葡萄园> 而到了1990年,他的 ...

  • 致敬梵高!赶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完工了艺术毯〜

    每天的早上第一缕光线,洒进来照着植物和室内陆毯的时候,对着图解,听着音乐,就开始了梵高的画作盖毯模仿钩编了,直到夕阳西下,华灯初上......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牵引着,不知疲倦的,就这样在几天的时间内 ...

  • 梵高先生的故事

    这一篇文,我想聊聊梵高, 因为上个月,我被抓去酒店集中隔离时, 整整14天,我唯一能看见的窗外风景, 就是下面这张照片, ▼ 那段时间的我,总会想到梵高, 会想到他被关在精神病院治疗时, 画出了传世之 ...

  • 洛阳龙门二十品,你从未见过的高清原石与古阳洞内外景

    <龙门二十品>是从河南洛阳市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窟).这些造像记中往往涉及当年 ...

  • 其他培训班上从未见过的高端英语内容,短短一个月我竟然可以和孩子说这么多!

    郑老师寄语 今天的文章是Theo妈妈的一封来信.Theo妈妈说虽然刚开始高端英语启蒙一个月,但却是自己"幼儿英语启蒙路上最最闪亮的小确幸",高端课程的内容是其他培训班或线上课程从来 ...

  • 造就梵高的女人

    她来自一个十九世纪的中庸家庭,婚后不久丧夫.除了照顾幼子,还立志继承亡夫遗愿,锲而不舍地推广文森特-梵高. 她是一位女性,没有任何专业背景,她总是不自信,她是文森特笔下的普通人. 她毕生致力于工人权利 ...

  • 《梵高的耳朵》七年调查推理割耳迷案,探寻梵高从未被尘世击垮的星空与爱

    在<余光中讲梵高:追寻生命>提到一个点,就是梵高割掉自己的耳朵可能受到斗牛活动的影响,但其中还有很多的疑问,割下了他左耳的一部分?和很多人一样,我一直以为梵高割下了整只耳朵.这种印象从何而 ...

  • 你只知道梵高割耳、疯癫、自杀,但他自杀前这么多作品你未必见过!

    后印象派.传教士.向日葵.割耳朵.精神病.开枪自杀等等-这些关键词诉说着梵高的绘画人生,他的故事让我们动容,他的作品更是让我们感动! "我的冒险,不是靠主动选择,而是被命运推动." ...

  • 梵高的11幅《向日葵》,你见过哪些?

    作为后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人物,文森特·威廉·梵高是最为熟知的画家之一. 因为长期被忧郁症困扰.自残.自杀--在普通人眼中,梵高的生活是那么神秘难以捉摸. 梵高标志性的<向日葵>,看起来跟正常 ...

  • 用一生守护梵高的人,除了提奥,还有这个“无名女人”

    点击"LicorneUnique"关注我们 ▼ Hello,我是霁泠 如果不是她,我们可能看不到梵高 ▼ 文森特·梵高走入了奥赛博物馆. 他亲眼看见他笔下那些璀璨的橘色田野,流动的 ...

  • 梵高这100多张作品,世界上多数人没见过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 0 ...

  • 吴冠中:我从学画时期起,一见梵高的作品便倾心

    每当我向不知梵高其人其画的人们介绍梵高时,往往自己先就激动,却找不到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受. 与李白比其狂放不适合.与玄奘比其信念不恰当.与李贺或王勃比其短命才华不一样. 先看其画,唐吉老父像画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