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一个出奇开放包容多姿多彩的蒙元帝国矗立在历史的天空
导读:蒙古帝国与元朝的出现,于蒙古人势力大伞下,自然撤废国界的地域范围, 较大唐帝国尤为广大, 东西交通无论陆上或海上,于中国史上,因之也到达空前的极盛期。大规模东西文化交流、人物相互往来, 以及西方诸宗教、诸文化广泛向东亚传入,十三、四世纪间蔚为时潮,亦堪誉为蒙古民族对世界历史的不朽功绩。
十三世纪蒙古勃兴,威名慑西欧, 一方面随其西征而敞开东西交通坦途, 另一方面, 也以西欧正值累次十字军出征回教徒劳而无功, 蒙古人震荡下愈兴 恐惧心理, 而对之强烈萌生凭藉基督徒信仰疏解黄祸的希望。所以,现代以 前, 连结东西方的记录以此时期最为丰富与翔实, 而第一,这些亲身旅行见闻录以中国出发西行的中国人为前导,第二,逆方向西洋人热衷东来的浪潮, 又由传教士官方使节带动。
蒙古帝国时代建都和林,利用草原之道乃是连结北欧、东欧方面距离最短的一道。由于经营草原之道与丝道干线,以及蒙古帝国或元朝广大领土内健全完备的驿传制度展布,蒙古远至地中海世界与北欧、东欧的当时全世界各地直接携手。此虽以政治军事的目的为基点, 但经济贸易以及一般旅行者同获往返便利 的鼓励, 而陆上交通呈现前所未见的活跃。《元史》 记载:“于是四方往来之使, 止则有馆舍, 顿则 有供帐, 饥渴则有饮食, 而梯航毕达, 海宇会同。元之天下, 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
全真教主长春真人丘处机奉成吉思汗恳召,率弟子十八人, 自山东省登州 从事万里山河之旅, 与西征期的伟大世界性征服者会见记, 乃脍炙人口故事。真人于成吉思汗十五年 (1220 年) 首途, 经燕京 (以后的大都) 北行入 外蒙古, 沿陆局河南岸抵和林, 沿途受外蒙古留守者 成吉思汗末弟斡赤斤欢待, 护送循天山之北, 经别失八里、阿力麻里渡伊犁河, 西南至达塔什干, 续渡锡尔河达目的地撒马尔罕时, 已系翌年。
丘处机与成吉思汗雪山论道
时成吉思汗正追击花剌子模残势至印度河方面, 又翌年, 遣使迎真人至大雪山(兴都库什山) 南行在所, 展开已七十四岁高龄而精神矍铄的神仙中人, 与五十五岁的大征服者同欢晤, 说成吉思汗以敬天爱民为本, 清心寡欲乃是长生久视之道的一幕。
战争续兴,又翌年, 再度畅谈于阿姆河南方的巴里黑后,先成吉思汗一步东归。归程由吹河之南渡伊犁河,东过阿尔泰山而自科布多转向东南行, 经内蒙古归化城,过燕京返山东,前后往返四年,历数十国。
1227年真人羽化之年或翌年, 随行弟子之一李志常 (浩然) 以万里经历撰成 《长春真人西游记》 二卷, 详记西域道里风俗, 今日已系闻名世界学界, 明了十三世纪初东西交涉的贵重文献。尤堪重视系书中所记汉人之事, 谓西辽国 “汉民工匠, 络绎来迎, 悉皆欢呼归礼”;撒马尔罕城 “汉人工匠, 杂处城中” ;高昌之西葡萄园边 “侏儒伎乐, 皆中州人士”, 又是汉族的域外殖民史上好资料。
白云观丘处机西行彩塑
元朝治下,同一时期与西方间海上交通,至于唐宋的发达基础上,异常繁荣的景象尤超过陆上交通, 西洋人著作提供资料的丰富而精确, 也与陆上相 埒。
十三四世纪左右 “海之道” 自中国南部广州、泉州等海港出航后, 浮南海沿中南半岛南下,过马六甲海峡,以达锡兰岛,然后循印度东南岸当时的马八儿地方, 折沿印度西岸北上,从其时塔纳横渡阿拉伯海, 直航伊朗或当时伊儿汗国忽鲁模子港,入波斯湾。自此通过波斯湾登陆,可抵巴格达、大不里士,或利用丝道以达地中海世界意大利诸都市。由忽鲁模子港也可续由海道, 绕阿拉伯半岛入红海, 由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浮地中海, 以至意大利诸都市。
杭州系南宋旧都,马可波罗笔下,此都市居住人口达一百六十万户,城壁周围百里,殷实富足,男女都是教养中人,文雅有礼,是全世界最大、最富丽名贵之城,前朝皇帝遗留的也是全世界最大之宫。
Ibn Batuta 相同的誉杭州为世界最大都市, 富裕华美, 各种游乐设施俱备 的消费大都市面影浮绘也相同, 且记述市内分六区。第一区是十二万驻防兵居所, 第二区是犹太人、基督教徒、土耳其人居所, 第三区是回教徒居所,第四区是官员与官设工场职工居所,第五区最大之区是商人居所, 第六区则海上生 活者居所。南宋时代南方天国的杭州,于元朝如何全盛转变以国际都市性格 持续其殷富,以及居留杭州外国人之数,于全城人口中占如何之大的比例,都可以想像。
蒙古骑兵西征欧洲
待亚洲大半与欧洲一部分立于世界史上空前的大蒙古帝国支配之下,拔都大军且已攻入波兰、匈牙利后, 以逃亡的匈牙利王于蒙古军撤回时归国, 呼吁罗马教皇援助防卫蒙古军再度侵入为契机,欧洲立场的东西接触、交涉乃行展开。欧洲的蒙古恐怖症弥漫声中,1245年, 教皇派遣正式使节东行,求谒蒙古大汗,试探劝导改宗基督教的可能性,并窥测究竟有无再侵欧洲迹象的实情。
传教士Rubrouck受命携国书从事东方之旅。其报告书于蒙古人的风俗、习惯、其领内通行诸文字 (畏兀儿、西夏、西藏、汉字等),诸宗教 (景教、佛教、回教等),以及蒙哥汗幕庭 (斡耳朶) 等,均有详述,特别关于首都和林的介绍,几乎已系今日蒙古史著述所定必参考与取材。
和林在住甚多西欧人,亦系其报告书中堪注目的说明,谓有巴黎的金钿工师、德国人的坑夫、能熟练使用数国语言的英国人通译、在蒙古嫁与俄罗斯人建筑师的法国梅兹妇人等,东欧人更多。
Rubrouck 报告书遗留至今日, 乃是报导十三世纪中蒙古帝国实态极为贵重的资料, 对当时欧洲而言, 也以其旅行的结果, 判明当时欧洲喧传蒙古军将再度来侵之说, 实际系其对西亚回教国讨伐计划的误传, 等于服食了定心丸。
马可波罗开启航海时代的'东游记'
十三四世纪自欧洲东来诸旅行家中最有名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于1275年到达世祖夏都上都开平。马可波罗年轻而达观,语言学习能力甚强,蒙古语、 汉语、 畏兀儿语等无不流畅, 甚得世祖忽必烈宠爱,而成近臣之一。世祖风范与大都宫廷生活, 因之也是马可波罗其后美好的回忆。
马可波罗著盛誉于世界史地学界的旅行记《东方见闻录》,描绘东方(中国) 富庶至令人目炫,直似人间天堂的刺激与追求, 又为今日所周知。原籍热那亚的哥伦布,航海所持马可波罗书拉丁语译本现尚存在,书中四五空白处且有其所手书的批注,20世纪最大探险家斯坦因与斯文·赫定, 其旅行亚洲腹地时,也都携有此圣书《东方见闻录》 。
元朝末年,意大利人 Balducci Pegolotti 的 《商业指导书》 (1340年左右成书),原系为当时欧洲, 特别是意大利商人东方贸易参考需要而编著的指南书, 详记欧亚各地方主要都市与海港彼此间通路、物产与其用途、货币、关税、度量衡等种种事项, 因之也对中国、印度以及中亚, 提供了相关知识。
陆海兼备的蒙元帝国
以如上为主,东西双方人士旅行记、见闻录的丰富资料相互参照,十三、 四世纪间, 连结当时世界全域的陆上、海上交通动脉固据以明了, 蒙古世界大帝国威容,东半球各地区人类接触与文化交流经纬,也都因而充实,由历史界加以整理, 昔时面貌重现于今日人眼前。
蒙古—元朝征服领土的主要内涵,西面是回教世界,东面是中国世界,此 两不同形态的文明地域,便以元朝统一支配与东西交通距离的缩短,而密接关 联。回教文化本质, 其独自的教义、思想基调上,思辨形式、理论构成等, 原 已系蒙受外来文化的结果,广域文化圈成立与展开, 尤其是综合摄取伊朗、希腊、印度诸学问后继发展与改良的意味, 简言之,总括的代表了西方文化全体。
所以,元朝几乎统一欧亚大陆,意义也代表了东方文明世界与西方文明世界全面展开交涉,以及展开交涉的最盛大期,而相互刺激彼此文明的再发展也达最高潮。站于中国立场的了解, 此时期西方军人、学者、技术家, 甚或职工 的前来中国, 性质所触及的面既广,人数又多,时间尤为持续, 从 《元史》记载所谓西域出身,自中亚、波斯、阿拉伯方面来仕元朝的知名人士份量之广,为可显见。西方科学技术以及建筑术、工艺等传来中国的线索,因 之也以此时期为明晰,相对,中国文明结晶的科学技术与发明传往西方,同样以此时代为高潮期。
回回炮攻城
中国科学技术传入西方而发生的反影响,灭宋之役, 至元十年 ( 1273年) 襄阳攻略战,波斯籍工程师阿剌卜丹与伊斯玛音改良中国原型所制造回回炮,系著名实例。但此尚系以灼热金属或 巨大岩石投射的投石机之一,非今日发射炮弹的火炮。以今日意味的火炮或铳炮姿态出现, 尚待其后时间的欧洲。
火药开始实用化为战争武器,便在火药发明故乡的中国,为世所周知,但向来所使用只是今日手榴弹性质, 仍非铳炮,铳炮发明地也非中国而系其后欧 洲。然而,原先全无所知的欧洲人最早接触火药、火器契机仍由十三世纪前半 蒙古军侵入西方时携往。
元朝为中心的前后时代,上达宋朝,下及明朝, 乃是欧亚大陆东西 科学技术,抑且日常用品丰富交流的伟大时代, 播下了蒙受东方文明刺激后, 未来西洋文明的发达种子。中国人于其间的贡献,以及蒙古西征的历史评估, 法国学者阿贝尔·雷米萨如下之言, 虽非完全正确,也已可供为 结论:
蒙古骑兵铸造的欧亚大陆交往空间
“其结果如何重大,观于科伦布为欲至马可波罗所言之大汗国, 不期而得美洲新世界者,即可知矣。中国人发明之航海罗盘针,亦由蒙古人而输入欧 洲。中国人及印度人用火药由来已久, 而欧洲人则于蒙古西征后, 始得知之。其为蒙古人输入, 毫无疑义。钞币亦为中国人之发明, 由蒙古人而输入波斯。……
戏赌纸牌,中国人于1120年(宋徽宗宣和二年)时已发明之。最初皆以木版印成。欧洲人最初所玩之纸牌, 其形状、 图式、 大小及数目, 皆 与中国人所用者相同, 或亦为蒙古人输入欧洲者也。活字版印刷术,同时亦 由远东而输入欧洲。中国人之算盘, 亦由蒙古输入欧洲东部, 至今俄国及波 兰两地不识字之妇女, 尚用以计算钱财帐目也。东西两文明策源地之思想制造, 由鞑靼人互相交换, 至为有益。
中世纪满天黑云,使人不得望见天日。至是乃因蒙古远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间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 (指欧洲黑暗时代)自梦中惊 醒。二十帝国之灭亡, 乃上帝自欧洲所取之代价, 为今世人享受灿烂文明之福也。”
姚大中 著 华夏出版社
中国历史是伟大的,但没落的世家子而尽缅怀昔日荣华,表示的惟是懦弱。知耻庶近乎勇。忘怀历史的民族注定灭亡,顾影自怜或自怨自艾,又或只会自打嘴巴,同样为没出息”。——姚大中
1.士人风骨凸显,工匠精神雕琢,民国大家遗风,台湾历史学者姚大中生平全力创作的恢弘巨著,首次在大陆推出简体字本。
2.全景透视游牧中国和农业中国的竞争、共生与融合,在域外与中国的动态联系的环境中考察中国历史,当前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渊源都可以从中观照。
3.《芈月传》历史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马勇联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