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

儿时的年

   作者:无痕

年,有我们的期盼中,真真切切地来了——

奶奶正在厨房里做着年饭,灶里的芝麻杆热烈地舔着锅底,锅里飘着让人眼馋嘴馋的菜肴,父亲拿出写好的春联,我端着事先调好的面糊,开始贴春联了,大门的对联,父亲先用红线比好距离,系个小石子,垂直,做个记号,用毛刷把面糊糊在对联的反面,端端正正的贴上,贴好,,父亲还用力地按了按对联的两侧,退后,端详,品味一番,然后在大门上贴好门神,回到屋里,依秩在房门,厨房门,猪圈门也贴上对联。堂屋的两侧贴上用红纸裁好的小纸条,上面有恭喜发财,五谷丰登,年年有余,不禁童言的四个字,猪栏上贴着六畜兴旺,鸡窝旁贴着鸡鸭成群,父亲边贴边教我们念字,我们也会大声读起,灶边的奶奶听到我们的声音,眼睛笑得像月牙,她的脸被灶边的旺火映得通红,父亲在奶奶的房门上贴一个倒福字,我们跑回告诉奶奶,奶奶笑得合不扰嘴。

屋外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孩儿王小毛哥在屋外喊我们去捡炮了,我竖着耳朵听,没错,是他,是小毛哥在急促地喊我了,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说话了,那是细奶家门口的桑树结满了桑椹,有天趁细奶不在家,我们终于找了个机会,小毛哥率先爬上桑树,边摘边吃,我们猴子搭梯一个个往上爬,无奈树上藏不下许多毛孩,我从家里扛来竹竿,冲着桑树一阵乱敲,结果用力过猛,把小毛哥的头打了个大包还流了血,伙伴们慌了,小毛哥没掉眼泪,倒是他八十多岁的奶奶闻讯,拄着她的拐杖,迈着她的三寸金莲脚颤颠颠地赶来,吓得我赶紧逃,那天下午我躲进了坝边的防空洞,没出来,晚上才回,急坏了大人们,没被收拾。自知理亏的我,不敢与他玩了。现在小毛哥在喊我,去捡炮了。哪管那么多,冲出屋去。一群孩子从墩这边跑到墩那边,哪家鞭炮响往哪家跑,哪管烟大,哪管弹手。大人们在放,孩子们在抢;大人们在笑,孩子们在闹。江龙哥新换的蓝裤口袋已经收获装满的两兜兜炮了;南熊弟的袖子上已经别了块小花猫的手绢,今天他没有用袖子抹他的绿鼻涕,那讨论几百遍的绿鼻涕到底是甜的还是咸的,已经不是争论的话题,吸引眼球的是他今天穿了双猫暖鞋;三叔家的腾弟,在炫着他手上的键子,那上面系的是铜钱而不是废电池盖了——那键子一定是非常好踢;小毛哥的裤衣袋除了抢的鞭炮外,他的上衣口袋是让我看都不敢看的,用牛皮纸扎的大大的,厚厚的”飘“,他只轻轻在地上一拍,一口气就赢了贵雄哥十几个”飘“;朋哥从屋里拿出他爹给他做的新”陀螺“,那家伙真是牛啊,用力一甩,一下可转一百多下;红娟的小风车,是她爸用去年的年画做的,转起来不但好看,还有风声——正当我们在看,在炫,在羡慕小伙伴的宝贝时,大人们在喊我们吃年饭了,我们才一哄而散,各自回屋。

堂屋的八仙桌上,已经摆满了年夜饭。擦亮的马油灯已经点燃挂上堂梁,土炉上的炭火一块块红红地煮着土锅里的菜,真香啊!这就是我们姐弟盼望了一整年的团年饭,父亲用热水洗了一下脸,放了长长的鞭炮,关上大门,闩好。请在厨房忙了一整天,不,应是一整年的奶奶,坐在进门右边的位置上,妈妈坐在奶奶的对面,爸爸坐在八仙桌的上方,我们孩子,坐在八仙桌的下方,桌上摆了比平时多的碗筷,酒杯里都盛满了酒,当父亲举杯向天地,向祖先,向奶奶进过酒后,等候多时的我们再也顾不了按捺不住那期待已久的狂热,手里的筷子已握得近乎发烫,满桌子的菜,从记事起第一道开吃的菜,永远是芋圆——遇事就圆,接下来的是肉圆,萝卜圆,随着以后日子的富裕或更改为鱼圆,或蓑圆,名曰三圆吉利<到底是三圆吉利?还是三圆及第?我至今都没有搞清楚>;后面菜开吃的是红枣烧肉——红红火火:木耳炖鸡——吉祥如意;每吃一道菜,奶奶都要说吉祥的话,弟弟因为小,拿不稳汤匙,掉在地上,妈妈马上说,岁岁平安。第二年,爸爸会给弟弟买个钢汤匙。桌上的两道菜,奶奶是不要我们小孩下筷子的:一是鲤鱼——说是年年有余,二是鲫鱼——说是四季发财。除此别的大菜想吃的话,也只能与大人说,妈妈就用大汤匙勺些我们,儿时的我们也不是想吃哪些菜就能吃哪些菜的,因为奶奶曾事先悄悄地告诉我,有的菜要留着,等来客人才能吃的,要省酒待客,做老大更要懂礼。至今,我记得有道菜:是麻花炖肉。我们小的几个,吃上几口,就被油腻了,再也吃不动了,早早放筷子,下席了。

下席的我们,是再也不能到外面捡炮的,吃圆了团年饭,关了门,奶奶说是闭宝——关门闭宝,这是规矩。我们小孩子也知道,不开门,宝藏在我家呗!我们在巴望着母亲大人快吃,把我们的俏衣服拿出来给我们穿,洗完澡,穿好俏衣服,尼龙袜,做的新棉鞋,用回行针别好花手帕,头上扎好从门口”鸡毛换灯草“的货担上淘的蝴蝶结,弟弟口袋里藏有亮晶晶的弹丸,有的弹丸里有着各种彩色的花,甚是好看。小弟还有个好看的喇叭,那都是我们平时用的牙膏皮,鸡硬皮换的。我们从房里冲到堂屋,从堂屋跑到厨房,打啊,闹啊,只有这天,我们才能开心地闹,开心地笑,你看看我们的俏衣服,这可是盼了好几年的俏衣服啊,一般的小朋友是没有的!再看看我的新棉鞋,虽然穿着大了点,前面还塞了棉花,妈妈说,明年我的脚就会长大,明年穿,就刚刚好;看看我口袋里爸爸用红纸包的压岁钱,两毛钱啊!整整两毛钱!要知道,供销社里,一分钱是五粒糖果,算算,我可以买多少颗糖糖?而且是那种硬硬的,不是那粉粉的糖。一颗糖要咬开,分三份,我们姐弟仨分,舔两口,舍不得吃,吐出来,放在糖纸上,看看,化不化?这可是城里的孩子才有的,我们现都成了城里的孩子!这大过年的,我们都成了巨富,成了花仙子,成了世上最最幸福的人,无论我们怎么在床上翻滚,怎么折腾,大人们只有冲我们笑,今晚是不打孩子的,我们不折腾够行吗?

也许是我们累了,我们不知在什么时候沉沉地睡去,我们连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我们在清晨的鞭炮声中被唤醒,我们神速地穿好新衣,只为早早地吃饭去拜年,拜年的吉祥话已早早记好,向老人拜年的姿势也早早练好,只为多讨得大人们的欢喜,多赏些花生,多赏些糖粑,多赏赐些糖果果,或是富裕家的糕点点,这就是我们小孩子们期盼的年,我们比拜年的战利品谁最多,花样最多。看别人家堂屋挂的中堂是什么内容,是寿还是鹿?是松还是鹤?是孔雀还是牡丹?是毛主席还是周总理?当然是静静地看,猫着眼看,不能指点;看别人家两边有好看的年画,是白毛女还是娘子军?是白蛇传还是宝莲灯?

过了初一盼初二,初二到姥姥家,想姥姥温暖的灶边给我们做什么好吃的菜,想着那早已炖好的大鸡腿在向我招手,满嘴流油,真是那个美啊!想舅舅给我们买了什么新鲜玩意儿,当然是缺不了各种颜色的气球;过了初二,来初三,想着姑姑早早地做好饭菜,早早地站在路口望着我们的身影,想着姑姑给我们这些小皇帝们定的电影票,坐在电影院里,吃着各种软糖,电影里放着什么不知道,只知红的进绿的出,手里不放的是永远吃不厌的糖,坐在靠椅上,那一个字,叫做爽啊!住在姑姑家赖着不回,姑姑家不但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姑姑还私下给我们零花钱!这样皇帝过的日子,我们舍得走吗?不住上三天五晚的,估计是难得请我们小皇帝了打道回府的。

一直往前,天天是年,天天是好日子,有成群的龙灯队:二龙戏珠,狮子打滚,八仙过海,采莲船,踩高翘,我们小孩跟在后面,跑啊,唱啊,笑啊,放炮,接龙送龙。村里早早地搭了戏台,花旦,武生,咿咿呀呀地唱着,只知道拿着花枪在上面翻着,滚着,在那里认识了穆桂英,认识了杨宗保,也认识了四郎,认识了七仙女......太多了,坐在高高的梧桐树杈上,我们儿时的年啊——那渐行渐远的年!

作者:无痕,黄梅人,文学爱好者

(0)

相关推荐

  • 在回忆童年时,我们悄悄老去

    挖出十多年前写的三篇旧作,算是对"六一"儿童节的又一次温故.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对童年的一次次回忆中,悄悄老去-- 我七岁和女儿的七岁 三十年前,我七岁.三十年后的今天 ...

  • 散文||年到农家

    年到农家 大人盼栽田,小孩盼过年.在眼巴巴的盼望中,年,砸着后脚跟了. 说不清这是第一场雪,还是最后一场雪,在腊月的最后一天,从早上就飞羽飘绒,到晌午大地就肿了一圈,村庄像披着羊皮的老汉,蜷缩在斗牛山 ...

  • 单斐作品《梦回老屋》(纸刊备选)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作家驿站>欢迎您!        本平台为: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文学 ...

  • 【散文】儿时夏夜 ‖ 王斌

    儿时夏夜 王 斌 小时候,我家住在小镇上,到了夏天,白天太阳很大,我们是不大爱出门的.只有到了夜里,凉风习习,大家才不约而同地拎上草蒲团去同一个地方----施奶奶家高门槛木屋的石台阶. 施奶奶80多岁 ...

  • 当你老了,你童年的歌谣还在一个地方唱响,这个地方就是故乡

    贾志红,女,笔名楚歌.生于湖北武汉,久居河南洛阳,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河南散文年选,曾获全国孙犁散文奖. 童谣(下) 文 | 贾志红 (四) 红毛衣.黄蝴蝶,载着一个乡村姑娘的梦吗?同一 ...

  • 盘点民间那些灵异禁忌

    (1) 2013年,我17岁的堂弟,和他爸吵架后,想不开,喝百草枯,当天送到华西.医生说希望非常小,华西开了那么多年,他诊室有几面锦旗,就抢救过来几个...... 后来堂弟下葬前,请的两个堂哥帮忙挖坑 ...

  • 老广儿时的记忆 门前的黄皮树

    老广儿时的记忆 门前的黄皮树

  • 儿时的听房趣闻

    本文作者:高喜林 说起听房,出生在八十年代的农村人都很熟悉,再往后的年轻人就不一定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其实,听房是古时候就已经有的习俗,也叫听门,起源于汉朝.听房,就是指新婚夫妻洞房花烛之夜,派人蹲在 ...

  • 浦江廿九间里,在浪漫文艺的古宅里重拾儿时记忆

    四方的天井.古老的门墩.高高的马头墙--这是廿(niàn)九间里给我最初的印象,仿佛徽州的西递与宏村般让人痴绝生梦.在烟雨弥漫中,清新的空气交织着古宅经年的味道.沿着斑驳的老墙,踏上百年的青石板,穿过 ...

  • 难忘儿时我所玩过的民间游戏

    难忘儿时我所玩过的民间游戏 在过去的东北农村,在田间.地头.场院,在老百姓家的屋前屋后.炕头上,在村边的小河旁.大树下,勤劳的东北人民发明了一系列的民间游戏,劳累了的人们在休息的空余玩着民间游戏,这些 ...

  • 儿时的长条板凳

    儿时的长条板凳 小时候,在东北乡村里经常会看到磨剪子.戗菜刀的民间手艺人,肩上扛着一个长条板凳,走乡串户在吆喝着.那"磨剪子唻,戗菜刀"的声音能传遍全村,老百姓听见了熟悉的吆喝声, ...

  • 儿时曾是问题少年,而如今他逆袭成商业巨头,他说人生就是要冒险

    "有些人做生意纯粹是为了赚钱,但是他做的生意是有信仰的." "电影里007不是有个冷酷的no博士吗?他刚好相反,因为当有人提出一个想法,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可以.&quo ...

  • 叫声凄惨的鸟,俗称“鬼鸟”,儿时害怕的鸟叫声,5月又开始叫了

    叫声凄惨的鸟,俗称"鬼鸟",儿时害怕的鸟叫声,5月又开始叫了

  • 《渔舟唱晚》亿万人耳熟能详的音乐,30年不变的情怀,儿时的回忆

    《渔舟唱晚》亿万人耳熟能详的音乐,30年不变的情怀,儿时的回忆

  • 美食故事(音频)丨汪会芝:儿时的记忆-摊煎饼(山东平邑话)

    后来, 吃过很多美食, 可记忆中的味道, 总是无可替代的 提起山东的特色吃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煎饼卷大葱.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山东人都爱吃煎饼,也不是山东所有的地方都爱吃煎饼.但是,巧了,俺们就是那部 ...

  • 儿时的端午节

           儿时的端午节  今年"五一"节回老家看望年迈的老母亲.晚上看到母亲在收拾她的衣柜,母亲找到一个用花布包着的包裹,打开里面一看,有一大团五彩线.我问母亲,这是干啥用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