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生之所以有那么多苦恼,是因你对这两种人过于“多情”了
皆言:人生苦多!但问题是,不苦哪来的甜呢?所以有苦才有甜,有失才有得,这才是真正的人生状态。
倘若都如庄子笔下的姑射山人般: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我敢打赌,绝大多数人会崩溃,因为总是一种生活状态,这“还叫活着啊”?
所以,你我皆俗人,就只能在红尘中闭上眼,去畅想着“姑射仙人”那无忧无虑,无烦无恼的洒脱,然后睁开眼,该干啥还是要去干啥。毕竟这种仙人的那种生活状态,庄子都达不到,须知庄子也有苦恼。
之所以他显得洒脱,是因为他懂得:人生之所以那么多苦恼,是因对这两种人过于“多情”了。
一:对看不起自己的人,不可“多情”
庄子求过人吗?当然求过。别看庄子给人的印象,似乎永远都无欲无求,但前提是他要活下来,而不能饿肚皮。一旦饿了肚皮,他自然就要求人。
很不幸,庄子有一次就饿了肚皮,他举目四望想去借粮,却没有选择亲朋,大概是知道他们也不富裕,故而便直接去找监河侯。
监河侯听闻庄子拜访后很高兴,连忙接待。但当他听闻庄子是来借粮后,监河侯就变了脸,说:“这事不好说,我地主家也没有那么多余粮。你再等等,用不了多久,我封地的税金就该来了,那时候我借给你三百金!够意思吧!”
庄子脸当时就沉下来了,说:“我来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原来是一条即将干枯的车辙积水中,躺着一条小鱼。那小鱼求我给他弄一瓢水灌入车辙以活命。我说,你也太没追求了,我马上去找吴王,让他把西江水给你引来!”
监河侯莫名其妙,问:“那小鱼答应了?”
庄子站起身说:“岂能答应?小鱼给怒了,说,我最多一瓢水便能活,你却非找什么吴王去引西江水,你是在玩我吗?干脆你去鱼店里找我得了!”
分析:
人生就是一个充满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无论求职,求学还是恋爱,都是如此。所以一个人的诚意是很珍贵的,容不得别人无端践踏。倘若被践踏了,那只能说明一点,对方根本看不起你,不在乎你,那么既然如此,何必多情呢?
这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鄙视,后者是考验。所以,一旦遇到这种人,就应如庄子这般怒怼回去!告诉对方,践踏你的诚意,就是在践踏你的尊严——人,无论何时,都应该要有做人的尊严!
二:对那些至亲之人,不可过于“多情”
庄子的夫人去世后,他的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哪料却发现庄子正鼓盆而歌!毫无悲伤之态。于是人们都纷纷怒斥庄子。
尤其是他的好友惠子,指着庄子的鼻子怒喝:“做人做到你这份上,也算没谁了。你夫人跟你生活了那么久,替你生儿育女,你俩同甘共苦,可你却还有心思敲着破盆唱歌!”
庄子很平静说:“你错了。我夫人刚走时我也悲伤万分。但后来我想明白了,所谓生死,无非如四季轮转,她已安静地长眠在天地之间,我却在这哭号不休,这哪里是通达于天命大道?所以我这才停止哭泣。”
分析:
首先要说的是,对这则故事要领会精神,千万不能学庄子的模样,要悟其精髓。之所以说不可对至亲之人过于“多情”,是因两点——所谓生死事大!
其一
:至亲之人活着的时候,你最大的多情,不是无原则地满足其一切要求,而是要懂得,各自最基本的职责和担当。
比如对孩子,最关键的是要他独立起来,拥有正确的世界观,拥有正能量!而不是“多情”捧在手心,呵护到极点。要清楚这不是多情,而是多害!
对父母,是要孝顺,但绝不能为了孝顺而孝顺。要懂得哪怕父母也有错的时候。更要平衡好父母和自己家庭的关系。
夫妻间,则需要明白,家庭是两人一起顶起来的,而不能“多情”地把对方恨不得“供奉”起来。要知道夫妻之间是平等的,谁也不能凌驾其上。否则家庭会有倾危的危险。
其二
:至于一旦到了“缘尽阴阳两分时”,则要明白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这个道理,而不能“多情”的再去做出一些出格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