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与健康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是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
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气由道生,无形而运行于天地之间,聚合而生万物。”
庄子认为,气存在于宇宙之中,“通天下一气耳”,而人类也由此气聚合而成,如《知北游》上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孟子认为气属于身的方面,而志属于心的方面,身与心、志与气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汉代董仲舒撰《春秋繁露》,认为“元者,始也”,“元者,为万物之本”,并产生于“天地之前”。
王充的《论衡》认为,元气自然存在,产生天地万物和人的道德精神。宋代张载提出“虚空即气”,“太虚即气”的命题,建立了比较明确的气—元论。
元气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人身元气又称“原气”、“真气”,《灵枢·刺节真邪篇》载:“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此气源于先天而养于后天。
元气论认为,元气是人的生命与天地自然统一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过程,就是元气的消长变化及升降出入运动的过程。“人之生此由乎气”,故《景岳全书》载“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中医学认为,元气藏之于肾而化生元精,其变化为用,一分为二而为元阴、元阳,实为生命之本,是生命的原动力。
元气虽藏之于下,而其用则布护周身,脏腑之机能全赖此气之运转。元气的盛衰聚散及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的生老病死。元气充足则健康长寿,元气受损则疾病缠身,元气耗尽则折寿死亡。
元气是性命之本、造化之机。故有“元气虚为致病之本”之说。因此防病治病应以调护元气为本,如同木之根、水之源,澄其源则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
《奇经八脉考》认为,元气虽化生于先天父母之精,但必须有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所以与脾胃又密切相关,故李东垣《脾胃论》说:“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元气有赖后天之气不断补充和营养,提出了以后天补先天的问题,主张“药食同源,医养同理”;“药补不如食补”。并指出用食平疴,可谓良医。告诉人们“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以保证元阴元阳的充沛。
我国第一部中医典籍《内经》中就已载有食疗方。《史记》记载扁鹊曰:“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有“食治”一卷,记载了一些用食品治病的方法。他认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而“药性刚烈,犹若御兵”,“药势有所偏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
所以“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疾者,可谓良医,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以后各代医家、养生家对这一学科不断研究、补充、完善和发展,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在我国,无论医家,养生家或寻常百姓家都掌握了许多食疗知识和经验,如春天吃防风粥以散风寒,夏天喝绿豆汤、酸梅汤降暑去热,秋季吃芝麻以润燥,冬季吃狗肉、羊肉等进补,经济实惠,方便易行,又有很好的疗效,使我们受益无穷。毛泽东曾经风趣地说,得病之后要先进厨房后进药房。
补益元气要掌握好补元阴还是补元阳的的问题,否则会适得其反,有害健康。元阳不足应多食鹿肉、狗肉、羊肉、胡桃等,元阴虚弱则应多食鸭肉、龟肉、枸杞、银耳、百合等。善补元气者,就能够做到“春秋百岁而动作不衰”,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