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杏园雅集图》看明代早期家具

杏园雅集的故事发生于明代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的农历三月初一,这天恰好是朝廷众臣休沐的日子,休沐,即休息洗沐,早在西汉时政府就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相当于今天的星期日。既然恰逢假日,杏园的主人杨荣便邀请大家前来畅游杏园。

正值春和景明之时,官员们三五成群,尽揽园中春色。园中不仅自然风光绝妙,有奇葩异石,小桥流水,苍松古树;还设有投壶、围棋等娱乐设施以供玩乐;杨荣家的僮仆亦们沏茶倒水,送食捧酒,为主人的好友们悉心服务。

杨荣还邀请了当时的宫廷画家谢环前来游玩,并为这次集会绘图记录,于是便有了《杏园雅集图》。现今世存两幅《杏园雅集图》绘画,一藏于镇江博物馆,一藏于大都会博物馆,二者虽极为相似,却有多处不同,据明中期重臣李东阳《书杏园雅集图卷后》所记,当时可能“人手一册”。

镇江本《杏园雅集图》

藏于镇江市博物馆的《杏园雅集图》据考证当为杨荣家族所藏,被认为是母本,其绢本设色而成,长401厘米,宽37厘米,不轻易示人。卷后保存有当时雅集者所作序与诗文,如图中所示杨溥所作即景诗:

太和畅群芳,斯文属清暇。

况复名园中,乐事夐幽雅。

达观不遐遗,同仁仰神化。

愿兹阳春辉,遍照覆盆下。

诗文共长667厘米,均用雨过天青笺、藕金笺相间裱接,接缝处钤"关西后裔"朱文方印。

据杨荣所作《杏园雅集图后序》中记载:“谢君精绘事,遂用着色写同会诸公及当时景物。”可知杏园雅集图与常见的虚构的文人画不同,它是一副写实的作品,故而我们能通过它一观明代早期家具的风貌。

结合《杏园雅集图后序》我们亦可知道图中各人身份,“傍杏花而坐者三人,其中大宗伯南郡杨公,左少詹事临川王公,右侍读学士文江钱公”,即图中最左的三人从左到右分别为王英、杨溥、钱习礼。

三人中心的杨溥坐于一三屏风罗汉床上,中间略高于两侧,其围子上均做委角,围子中间所用材质可见明显非木质,似为青绿山水图案,脚下踩与罗汉床配套设计的通长脚踏。可见罗汉床在使用上确实兼具坐、卧功能。

而王英与钱习礼分别坐于玫瑰椅之上,下亦带脚踏,虽然玫瑰椅的具体形制被人物遮挡,但可见其脚踏大致模样。玫瑰椅是明代扶手椅中常见形式,其通常具有方形矮靠背、直扶手、带侧脚。而脚踏通常与椅、榻、罗汉床等有座面的家具配套使用,用于承托双足。

明 黄花梨木雕六螭捧寿纹玫瑰椅 故宫博物院藏

三人面前放置一画桌,此画桌带束腰,牙板光素,方材直足,内翻马蹄足落地,全身无繁复装饰,其造型古朴简素,已经颇有明式家具简练淳朴的风采。

最中“倚石屏而坐者三人,其左少傅庐陵杨公,其右为荣,左之次少詹事泰和王公。”即可知此图中坐于石屏前方的三人从左到右分别是杨士奇、杨荣、王直。

杨荣与杨士奇同坐于一三屏风罗汉床上,三围子高度相同,上似为青绿山水图案,亦作委角,牙板光素作,下接鼓腿内翻马蹄足,底部带托泥。二人双脚还置于与罗汉床配套的通长脚踏之上,下亦带托泥。

清晚期 红木雕三多纹床 故宫博物院藏

而王直坐在一各造型极简的玫瑰椅上,靠背与扶手下均无装饰,仅在侧面腿间装两根横枨加固结构,但即便是简约到极致,椅前也设有配套脚踏供王直搭脚。

石屏左右各有一个方桌,左侧方桌上放置砚屏、花瓶、笔架等物件,其模样多被掩盖,但可见其桌面攒框而作,腿间施罗锅枨,腿用方材,内翻马蹄足落地。桌前有一朱漆香几,上置一香薰,旁侧一童子正在焚香。此香几带束腰,直腿下接托泥,简单大方,颜色鲜莹。

清晚期 红木雕三多纹床 故宫博物院藏

右侧方桌上放香炉、屏风、花瓶等器物,方桌带束腰,下接雕花牙板,腿间接雕花罗锅枨,状似折枝花卉,两边为枝,中部为花,清婉秀丽,创意新颖,深得明式家具妍秀之妙。且方材直足下接托泥,与现存明清家具的实物鲜有同例,实乃精妙佳品。

“徐行后至者四人,前左庶子吉水周公,次侍读学士安成李公,又次侍讲学士泰和陈公,最后至者谢君,其官锦衣卫千户而十人者,皆衣冠伟然,华发交映。”即可知此图中从左到右分别是周述、李时勉、陈循和画家谢环本人。此部分并无家具,但前方布景中有家具摆设。

这一部分的画面中心为石桌,气质古拙浑厚,石桌上置一棋盘。正后方摆放一玫瑰椅,搭脑与两侧扶手平齐,靠背板上作方形开光,侧面腿间施一横枨。其材质颜色较深,座面较浅,应为软屉。

右侧亦设一玫瑰椅,其材质明显与前者不同,但造型类似,座面呈朱红色,许是坐垫。棋桌左后方树下两边还各有一坐墩,形制相同,气质厚拙,墩身色彩较淡,唯面心为朱红色,可能是和玫瑰椅相同的坐垫。

明 石雕仿竹连环纹鼓墩

大都会本《杏园雅集图》

藏于大都会博物馆的《杏园雅集图》与镇江本人物可一一对应,唯有右侧比镇江本少一人,此人即是画家谢环。细观镇江本的谢环,可发现其脸色尤白,甚至隐约可见树叶。难道是谢环爱美,作画时夹带私货,故意给自己p了图还加了贴纸?

非也。

镇江本与大都会本右侧构图对比

其实当时前来杏园参加集会的都是英宗时期的高官,其中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被合称为“三杨”,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以大学士辅政,共创了英宗前期的“仁宣之治”。谢环虽然是皇帝宠爱的宫廷画家,还被力排众议封了锦衣卫千户,但比起其他人的地位,还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故而谢环最早画成的版本里并没有自己,但主人杨荣极力要求他将自己也画上去,盛情难却,于是谢环在右侧树下找到了一处空位,用白粉处理了原来的图案,将自己补画了上去。

除此之外,家具陈设也和镇江本略有不同,让我们依然先从左侧看起。左侧依然是王英、杨溥和钱习礼三人,画中一童子举着山水画作,王英和杨溥似在品评画作。

其中王英和杨溥坐在靠背椅上,靠背椅搭脑均作弓形,两端出头,背后似乎接直靠背板,椅面与椅身用不同材质。

明晚期 黄花梨灯挂椅 观复博物院藏

王英背后藏有一矮几,几上放书卷,几面为青色,几身为红色,侧面作壸门牙板,腿足中部两侧饰云纹翅。最右钱习礼于画桌上作画,此画桌为四面平式,桌面攒框作,桌芯与桌身也用不同材质,牙板亦作壸门造型。

明 黄花梨带暗屉小长桌 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中心还是杨荣、杨士奇和王直三人。杨士奇与杨荣均坐于弓形搭脑靠背椅上,下带脚踏,以示地位不凡。王直仍坐于玫瑰椅上,靠背与扶手齐平,腿足用方材,与镇江本不同的是,此玫瑰椅侧面腿间仅施一根横枨加固结构。

左侧设画桌和玫瑰椅,画桌上有山水纹砚屏,似是嵌云石,可用于遮挡风尘,文房四宝俱全,只待挥毫泼墨。画桌带束腰,下接壸门形牙板,内翻马蹄足落地,亦然秉持了明式家具简练大方的传统。

前方玫瑰椅刻画清晰,颜色浅黄带斑纹,似乎为竹材。其扶手与靠背高度齐平,靠背板上方作直棂,下方攒框镶其他材质装饰,扶手下无任何装饰。前后腿均为一木连做,腿间接双横枨加固,腿足用圆材,直足落地,颇有圆润精巧之妙。

右方唯有周述进入了园中有家具布景处,与另外二人相隔甚远,另外二人姗姗来迟,而周述独自盯着前方仙鹤,若有所思,似在等待。

周述背后设一棋桌,中心装棋盘,上放两盒棋子,桌为四面平式,无甚雕饰,全身似乎均光素,唯有腿足底作雕琢。棋盘四周置一靠背椅,一玫瑰椅,一坐墩和一石质长凳。

明 黄花梨带暗屉小长桌 故宫博物院藏

坐墩似为藤制,面芯用材与其他处不同,墩身似乎由藤编成圈后又捆绑而成,结构稳固,下方接托泥,上下均由同样捆绑而成的藤条所作,颇具匠心。靠背椅搭脑弓形,实靠背板攒框镶三板,上下均开光,中部隐约可见纹理。座面颜色与座身不同,腿间似接横枨,腿部方材外挓。玫瑰椅靠背板与扶手亦齐平,靠背板上部开光,座下似带束腰,饰刀形角牙,方材直足落地。 

明 紫檀大理石面仿藤坐墩

背后隐约可见两桌,一朱漆,一玄黑。朱漆者带束腰,下接雕花牙板,腿间施雕花罗锅枨,状如镇江本中方桌,罗锅枨似折枝花卉。玄黑者为四面平式,壸门造型牙板,腿上饰云纹翅,亦似前例。

结合两个版本的《杏园雅集图》,我们可以发现:

1.明代早期常用的家具有罗汉床、玫瑰椅、画桌、棋桌、香几、坐墩、方桌、屏风、文房用具等等,其中玫瑰椅最得文人高官青睐,常在雅集时使用,玫瑰椅中扶手与靠背齐平的最多。

2.明代早期家具所用材质多为木材,亦不乏石材,还有不少漆饰应用。

3.罗汉床和玫瑰椅使用时多配脚踏,脚踏象征着地位尊贵,且椅榻类家具的座面通常会装软屉或配丝织坐垫。

4.明代早期家具设计以简单大方为主,但也不乏在细微部件上精心雕琢,总体来说,此时人们更偏爱简素大方之美。

器以载道,结合身份地位与使用家具,我们可以隐约看出家具的使用实则是地位的一种展现。不论是镇江本还是大都会本,杨荣身为主人都居主位,镇江本中能与之同坐罗汉床的是在场客人中最为尊贵的杨士奇,大都会本中也只有杨士奇能与杨荣都用脚踏。其后诗文亦是杨士奇作序,杨荣作后序。杨溥的官阶低于前二者但高于其他人,故虽在左侧,但亦居人群中的中心位。

如杨荣在《杏园雅集图后序》中所言:

“昔唐之香山九老、宋之洛社十二耆英,俱以年德高迈,致政闲居,得优游诗酒之乐,后世图之以为美谈。彼固成于退休之余,此则出于任职之暇,其适同而其迹殊也。然考其实,爵位履历非同出一时,联事一司。今予辈年望虽未敢拟昔人,而膺密勿之寄,同官禁署,意气相孚,追视昔人,殆不让矣。后之人安知不又有羡于今日者哉!”

雅集文化自古有之,昔有王羲之兰亭雅集作《兰亭集序》,李公麟西园雅集作《西园雅集图》,杏园雅集,确实因谢环的作画记录而流传至今。比起文人雅集,政客雅集中多了很多的政治意味,位置、装束、器具,甚至几人在雅集中作的诗文,无不有歌颂帝王和太平世道者,故而比之其他,在艺术史中稍微逊色几分。

但无论如何,嘉会难逢,良辰可惜,若逢春阳初明、群芳吐艳,能携知交好友出游赏心,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

(0)

相关推荐

  • 常见椅子:灯挂椅、圈椅、玫瑰椅、官帽椅,家具椅背上的雕刻都有哪些讲究?

    宋明时期,雕刻工艺还不是那么普及娴熟,素板还是占大多数的. 明末到清代,工艺得到长足的进步,也有皇室的喜好和大力扶持,素板靠背这种文酸气质的东西被干翻在地. 另一方面,攒板三段的结构也确实经典,本身靠 ...

  • 唐宋“折背样”椅

    唐.宋"折背样"椅 文 / 陈增弼 我国家具发展到唐.五代时,处于由低型家具转变到高型家具的转型期.一些家具新种在此时期应运而生,其中在李济翁<资暇录>(亦称<资 ...

  • 霸王枨,称“霸王”

    霸王枨是用于方桌.方凳的一种榫卯,也可以说是一种不用横枨加固腿足的榫卯结构. 明 黄花梨霸王枨条桌 (局部) 在制作桌子时,为增加四条腿的牢固性,一般要在桌腿的上端加一条横枨即可.但有时要制作造型清秀 ...

  • 明式家具 | 官帽椅(上)

    原文2012年陆续发布于一鉴斋新浪博客,今合并修改. 中国文化发展的几千年来,无论是书法还是中国绘画,都讲求线条变化,在此文化背景下的明式家具同样会受之影响.直线.曲线以及由线组成的面在明式家具上的立 ...

  •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609)明 文徵明《西园雅集图》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

  • 每日中华名画:[宋]马远《西园雅集图》

    每日中华名画:[宋]马远《西园雅集图》

  • 每日一赏||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609)明 文徵明《西园雅集图》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 第1609期:明 文徵明<西园雅集图>  明 文徵明 西园雅集图 北京传是2012春拍 成交价270.25万元 作品鉴赏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 ...

  • 文房典藏,老山檀香,西园雅集图,大笔筒

    [名家典藏] 老山檀香「西园雅集图」大笔筒 口径27X26 高45cm 重25.3斤 西园雅集相传为北宋期间举行的一场盛大文人集会,他们风云际会,挥毫吮墨,吟诗赋词,一时成为千古佳话.西园是北宋驸马都 ...

  • 文房藏珍,印度小叶紫檀,西园雅集图,大口径笔筒

    西园雅集图紫檀珍藏级笔筒 规格:24.7*24.7*24.2 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常陈设于文人书案之上,为最常见的置笔用具.在古代,笔筒以其艺术个性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 此笔筒以珍贵 ...

  • 文房珍藏,老山檀香,西园雅集图笔筒

    [名家典藏] 老山檀香  西园雅集图笔筒 直径14高14.5cm重886克 敞开来,就是一幅画- 极尽雅集宴游之乐,忘却名利红尘之苦.画面主友侍从,伴游小儿,松翠如云,风竹相吞,山石森森,草木繁盛,尽 ...

  • 【中国古代休闲文化回顾:《西园雅集图》堪...

    [中国古代休闲文化回顾:<西园雅集图>堪称古代文人的心灵归宿]宋神宗元丰初(公元1078年),王诜邀请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秦观.李公麟.以及来自日本京都的圆通大师等十六位当时的文化名 ...

  • 仇英《西园雅集图》

    明 仇英<西园雅集图> 就是这幅画,在2012年纽约的一场拍卖会上,以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的惊世天价成交. 它的作者是明代的仇英,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 ...

  •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537)宋李公麟《西园雅集图》卷

    李龙眠既李公麟,字伯时,生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一○四九年),卒于崇宁五年(公元一一○六年).享年五十七岁.祖籍安徽桐城,因桐城郊外有一龙眠山,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所以又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