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谈国画美学及戴本孝山水画

如果你想了解“纯粹”的中国式艺术美学,建议你读一读宗白华的文章。

在这位中国近代最为知名的美学大师眼中,艺术的问题首先是人生的问题。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人生观,只有'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他在《美学散步》一书中,为我们塑造了一种淡泊、灵启式的生活方式,

以此来探寻人生的生活与艺术品的创造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对于当下浮躁的人们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就节选其中关于美的一段论述,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宗白华:无言之美

清代 戴本孝 《山水册》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清代 戴本孝 《山水册》

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清代 戴本孝 《山水册》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

清代 戴本孝 《山水册》

如果说得详细一点,孔子也许会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

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知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

清代 戴本孝 《山水册》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用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清代 戴本孝 《山水册》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

清代 戴本孝 《山水册》

《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

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到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

清代 戴本孝 《山水册》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

清代 戴本孝 《山水册》

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

清代 戴本孝 《山水册》

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男女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

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的巧。

清代 戴本孝 《山水册》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公例。

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

清代 戴本孝 《山水册》

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清代 戴本孝 《山水册》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

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

(0)

相关推荐

  • 何处寻美:如何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寻美

    一切艺术的境界,可以说不外是写实,传神,造境:从自然的抚摹,生命的传达,到意境的创造.艺术的根基在于对万物的酷爱,不但爱它们的形象,且从它们的形象中爱它们的灵魂.灵魂就寓在线条,寓在色调,寓在体积之中 ...

  • 宗白华先生的周易美学研究

    宗白华先生的周易美学研究

  • 江富建:玉润砣舞,品读中国玉雕艺术

    中国玉雕艺术的审美趣味,历久弥新,积淀永恒,一直感染着.激励着今天和后世.玉雕艺术作品的永恒性,浓缩.简约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打开放飞了社会时代的魂灵. 礼教的玉雕.自然的山水鸟画和佛教的雕像,构成了中 ...

  • 宗白华:无言之美丨私享艺术

    宗白华:无言之美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 ...

  • 戴本孝山水画赏析

    戴本孝 (1621-1691),和州(今安徽省和縣)人,一作休寧人.字務旃,號前休子,終生不仕,以布衣隱居鷹阿山,故號鷹阿山樵,別號黃水湖漁父.太華石屋叟等,清代畫家. [清]戴本孝  黃山圖(12開 ...

  • 范芳医生谈皮肤美学的七字标准

    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追求美的历史. 解构"文明"两字就是证据之一. 文字的本义是"文身","文"是"纹"的古字." ...

  • 浅谈国画荷花的寓意

    金艺丹青2019-07-08 11:20:49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花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 ...

  • 清  戴本孝《华岳十二景图册》欣赏

    清·戴本孝<华岳十二景图册>欣赏(上海博物馆藏) 戴本孝(1621~1691),字务旃,号前休子,和州(今安徽省和县)人.终生不仕,以布衣隐居鹰阿山,故号鹰阿山樵,别号黄水湖渔父.太华石屋 ...

  • 清·戴本孝《华岳十二景图册》欣赏(上海博...

    清·戴本孝<华岳十二景图册>欣赏(上海博物馆藏) 戴本孝(1621~1691),字务旃,号前休子,和州(今安徽省和县)人.终生不仕,以布衣隐居鹰阿山,故号鹰阿山樵,别号黄水湖渔父.太华石屋 ...

  • 戴本孝:《结竹庐图》

    丨结竹庐图丨 戴本孝 不识何年结竹庐,云霞日日覆家虚. 泉声咽石禅关静,鸟语穿林世味除. 访友不辞溪径险,谈诗更喜月明初. 终朝策杖频来往,欲与幽人共荷锄. 完 本文编辑:小鱼 素材来源:网络

  • 陆俨少谈国画用笔诀窍

    用笔中锋 用笔不是笔杆垂直竖起,就是中锋.中锋的好处,在于丰实壮健,而无偏枯纤弱之病.所以不论写字作画,都贵中锋.写字可以用同一个执笔姿势,只要中间能换笔,就可以达到中锋的效果.作画要求不同,它横拖竖 ...

  • 清代画家-戴本孝《千顷烟波图》、《载鹤图》

    (2021-05-20 17:46:49) 转载▼标签: 绘画艺术文化图片书法分类: 中国古今名家名画 清 戴本孝<千顷烟波图> 清 戴本孝<载鹤图>戴本孝(1621-1691 ...

  • 「觅画记」戴本孝:擅长枯笔,深得元人气味(上)韦力撰

    戴本孝是清初画家,其字务旃,号鹰阿山樵,安徽和县人,属于正统的遗民画家.束新水在<从实景到画景:戴本孝澄怀味象画故国>中就给出这样的界定:"严格地说,遗民必须生活在新旧两个王朝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