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画派——渐江(弘仁)、查士标、孙逸、汪之瑞
新安画派,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他们善用笔墨,貌写家山,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画论上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在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因为这群画家的地缘关系、人生信念与画风都具有同一性质,所以时人称他们为“新安画派”。
最早提出“新安画派”名称的是清朝康熙所间的艺术理论家张庚,张庚之后,人多沿用,“新安画派”遂成定称。新安画派成员众多,力量雄厚。画艺可观者近80人,其中卓然自成一家者约有20人,分为四个层面:先驱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画派领袖僧渐江;鼎盛期主要成员方式玉、王瘭素、吴山涛、程邃、汪家珍、戴本孝、吴龙、顺田生、程正揆、郑旼、汪之瑞、孙逸、查士标、汪洪度、雪庄;近代后继者黄宾虹、张氏三雄张翰飞、张君逸、张仲平等人;现代有汪向阳等。
新安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于安徽南部(今黄山市一带)的绘画流派。现黄山市原称徽州,秦、晋时设新安郡,新安江又是这一带的重要河流,故又常以“新安”称之。明代的丁瓒、程嘉燧、李永昌等新安画家,崇尚“米倪”之风,枯笔皴擦、简淡深厚,当为新安画派的先驱。
渐江是新安画派的领军人物。清初张庚《浦山论画》云:“新安自渐师以云林法见长,人多趋之,不失之法,即失之疏,是一亦一派也。”而在此之前,诗人、金石家王渔洋(士祯)即谓:“新安画家,多宗倪、黄,以渐江开其先路。……与查士标、汪之瑞、孙逸称为新安四家。”
徐卫新《黄山画人录》云:明清以降,因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诸种因素,尤其以徽商的兴旺发达,在黄山脚下这片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徽州土地上,众多的先贤为丰富中国文化艺术宝库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其中尤以书画篆刻艺术最为突出。以渐江、查士标、程邃、汪无瑞、汪家珍、雪庄、郑旼、吴山涛、姚宋、祝山嘲、方士庶、汪梅鼎等代表的新安画家,冲破了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步履古人,摹仿逼肖”的摹古风气,高扬“师从造化”的大旗,以变幻无穷的黄山为蓝本,将中国山水无尽的情趣、韵味与品格生动地表现在尺幅之间,并且在结构与技法上亦打破了四王“三叠”、“二叠”等陈陈相因的公式,一反柔媚甜俗、奢靡华贵之气,开创了一代简淡高古、秀逸清雅之风,形成了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新安画派”。
以明末清初渐江(弘仁)为先路,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合称“新安派四大家”。渐江为歙县人,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为休宁人,二县皆属徽州府治,晋唐时属新安郡治,故名。亦称“海阳四家”,“海阳”本名“休阳”,三国吴置,避讳改“海阳”,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十三里。四家的特点宗法倪瓒、黄公望,多写生黄山云海松石之景,着墨无多,用笔坚洁简淡。属于此派者尚有程邃、戴本孝、郑旼,风格沈郁苍古,现代黄宾虹师之。师渐江者有江注、吴定、姚宋、祝昌,被称为渐江的“四大弟子”。
渐江(弘仁)
弘仁(1610-1664)本姓江,名韬,字六奇,安徽歙县人。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僧。出家后,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他兼工诗书,爱写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于时,属“黄山派”,又是“新安画派”的领袖。弘仁的个人思想与政局变迁关系密切,因而在诗画中常有流露。出家为僧后,云游四方,十余年中足迹遍大江南北。其艺术的可贵处在于:既尊传统,又主创新,所谓师法自然,独辟蹊径,是他艺术思想的核心。曾有诗云:“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崖独杖藜;梦想富春居士好,并无一段入藩篱。”说明他不甘囿于先入藩篱,勇于常变。此种艺术境界,除石涛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故后世有独创性的艺术家对都倍为尊重。
弘仁 梅花图
查士标
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散人,懒老。新安(今安徽歙县、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明末生员,家富收藏,故精鉴别,擅画山水,为海阳四家之一。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与孙逸、汪之瑞、僧弘仁等书画家一起被称为“新安四家”。
查士标 樝梅壑山水十帧
孙逸
孙逸(?—约1658) ,字无逸,号疎林,亦号石禅,明朝末清朝初海阳(今安徽休宁)人,与萧云从齐名,合称孙萧,与弘仁、汪之瑞、查士标为新安派四大家;字仲举。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知濠州。
孙逸 山水
汪之瑞
汪之瑞(?-1660?),字无瑞,号乘槎,安徽休宁人,为明末新安画家李永昌高足。山水宗黄公望,而又自成机杼。汪之瑞为人作画十分有趣,文献记他“酒酣兴发,落笔如风雨骤至,终日可得数十幅。兴尽僵卧,或屡日不起”[1] ( 张庚《国朝画征录》)。汪之瑞的作品流传较少,最能代表他风格的作品是一种用笔辛辣,造型极为简练,意境又尤为萧疏的小品。其代表作品有《山水图》册,笔线方、圆并用,矮亭、杂木、坡石、方洲,用笔极简,然荒疏静幽,意趣十足,品味颇高。
汪之瑞 山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