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谋略之道及策术具体生活应用?

为什么谈《老子》不容易?

谈《老子》,很容易遭到各类“非议”?为何?

如读《哈姆雷特》一般,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视角,一千个以上的诠释方式。

《老子》这本经典亦然,我就见过某微信群内,从“友好”组群谈《老子》,进而“群情激愤谈《老子》”,继而“唯老子所谈《老子》”最为正确,最后因谈《老子》而自称“老子”。

或退群,或牵五挂六的,对某人“群而攻之”而后快。不得已“友好”组建《老子》群不欢而散。

人类的偏见,有时是伤害

对中国经典文化的喜好,让我也对《老子》情有独钟,自然有一点心得体会,虽言不尽意,也想“管中窥豹”。

大体浅谈一下对老子的些许思考,或不免因文而触怒某些热爱《老子》之人。

如若如此,也算一种交流吧,如我所述通读《资治通鉴》二十余遍一般,总有一些人认为我在夸张。

实则是人类往往处于“自病不觉”的状态下,以自己偏见之视角衡量世界。

如清朝人无法相信“铁物”(指飞机)如何上天一般?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勿以自己做不到,而妄加揣摩。

孔子和老子,能不能过过招?

一. 同为讲“道”,孔子老子有什么不同?

自古以来,诸子百家尚未分之,在战国期间偶有区分,如:兵家,法家,儒家,墨家,纵横家等。

一直到西汉末年,王莽新政之时,由大才子刘歆先生将诸子,做了初步分类,算起来不论哪一家,其总源头都可以归于《易经》。

按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略大于孔子,二人同遭遇周朝末年之时,恰逢无道之天下。

均以自己之思考解释天下所乱之因,并提出解决之道。从此点看起来,二人并无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老子强调“法自然”“简刑罚”,提倡“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国家,颇有点行之自然,不加以人为干涉的自由主义。

道家人物为什么了不起?

老子之“自然无为”为后世带来积极的响应,尤其在天下大乱之时,拨乱反正的往往都是道家人物。

例如:

“汉初三杰”,张良和陈平都是道家哲学的践行者。

再如:

协助后赵石勒建立政权的张宾,辅助苻坚平定北方的王猛,帮助朱元璋定下基本战略的刘伯温。

协助永乐大帝的“黑衣宰相”姚广孝等等,甚至直言敢谏的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都是道家哲学的践行高手。

论此,即可知老子哲学不仅为形而上的“玄学”,乃是可在乱中取胜,和平取稳的大智慧。

难道“儒家”会输给“道家”吗?

再看看孔子思想,如何影响后世?乃至今天?

孔子一看到世道之乱,纲常混沌,于是“尽人事,听天命”“周游列国”“克己复礼”入世救世。

虽处处碰壁,一直是保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献身姿态。

如若上升到大历史周期观之,孔子于维系中华一统性,功不可没。

如若读者对历史有一般性认知,即可知秦始皇的伟大,在于其创建了一套“皇帝”机制。

后代中华儿女,甚至包括“南蛮”“北狄”“东夷”“西戎”之类,均受“帝王机制”和儒家文化的双重影响。

秦始皇和孔子能否“坐而论道”?

最典型的代表为北魏,这个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政权存在了148年时间。

从拓跋氏不断迁徙的路线图,从早期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到山西大同,而后到达中原腹地河南省洛阳市。

从拓跋氏的姓氏改为元姓,其民族之变化,其争霸中原之决心受“帝王制度”影响极深,又为中华儒家文化缓慢渗透之结果。

要完成此图霸中原之目标,就要想办法吞灭每个想要独立小集团,小团队,拼命扩张土地。

如此几千年过去,乃到满人建立清政权,进入“康乾盛世”之时,中华土地面积几乎达到了世界之最。

表面看是少数民族不断侵犯汉人建立政权体。

实则用大视角看一下,不难发现是儒家文化完成了一重重的大整合,不知不觉之间,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形成天下一统的局面。

背后之功劳一个是秦始皇的“帝王制度”,另一个是孔子开创的儒学体系。

以上简略的回顾老子和孔子在中华历史进程中,在政治,社会,人文等领域的影响。

从中可见孔子老子,不仅为原创思想的哲学家,更是“知行合一”的高人,孔子和老子是“道体”之一体两面罢了。

今人如若学孔,或学老,个人浅见上,不应顾此失彼,有所偏颇为好。

本质上,二家从根儿上未有分家,后人逐渐“分科别类”后,让孔老似乎不大相容,其实不必如此。

老子为什么先是个“历史学家”?

一. 老子算不算是个史学家,而后进入“哲学”上的思考?

很多人以为,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其实大误,不过为后人借着老子之名,行自己之实罢了。

查阅历史资料,不难发现老子在周朝做一个小官,守藏室史的职务,老子翻阅的书籍,自然比孔子要多一些,甚至更古老一些。

而后,孔子拜老子为师的史实,有人信之,有人疑之。

阅读司马迁《史记》后,大部分人觉得司马迁作为“实事求是”的记录者,不会“信口雌黄”。

疑惑的人,大概读了《庄子》之书,觉得庄子讲话“不靠谱”,谈到孔子拜访老子问学之事,不一定为真。

且庄子在整篇整篇文章里,不乏“挖苦”孔子的言论,更是降低了可信度。

孔子到底是不是老子的学生?

实则,按照《史记》的说法,孔子的确求教过老子,老子也“狠狠的”教育了一番孔子。

孔子被教育后,自述不如老子,为人云老子为“龙”。如此云云。

其实,大部分学者已经考证,孔老二人有交际,并且老子对孔子有一定思想影响。

甚至有人觉得《庄子》作者庄周先生,也是反面发挥了儒家思想,不论如何?孔子和老子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不过一个从“阴狠”角度谈“谋略”,一个从“阳光”视角讲“治世”。

不管是“谋略”还是“治世”,其本质都是要解决人的问题,社会问题,形成不同的政治观和政治思想。

老子的“论道”为什么很深刻?

老子有一个孔子不具备的优势,即可以在周朝图书室,大量翻阅古籍,对历史有深刻洞察,今天阅读《道德经》之时,其语言精炼,简洁,抽象,耐“咀嚼”,为什么?

老子本人以历史思维观察,及对周朝衰败深刻哲思,形成结论式性语言,看上去没有什么逻辑体系,实则句句切中要害。

有人认为,《老子》一书,有后人删减痕迹,尤其根据“老子出关”说法,以及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增加不同版本老子,让很多读者无所适从。

其实不必烦恼,所谓“文以载道”,如若体会文字带来的深邃思想,既可如《金刚经》所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谈到此,可以探析到老子知识结构,或是智慧酝酿形成之关键。即:周朝大量古文集,尤其是历史文集对老子思想形成,起到巨大作用。

亦或者说老子在观察当下社会时事,结合更古历史文集,提炼出较抽象的思考,即《道德经》一书。

或者,有人不一定认可这个说法,我也是翻阅不少解读《老子》各类书籍中,有这个结论。

此点上,我倾向萧公权先生推论,即老子首先是个历史学家,而后是历史性哲学思考者。

《老子》之中有没有具体“招法”?

二. 老子的致用原则为何?反者道之动?

本文论述,不包含文本思辨,为什么?一本经典阅读,应该追问经典的“诞生”“发展”“影响”“后续”几个层次关系。

以这样方式读《老子》,跳出文本限制,以“他山之石”,回归“可以攻玉”的本质,或许是一个不错读书方法。

有人将《老子》一书归结为形而上哲学思考,探索宇宙之本体。

其中,不少人受西方哲学思想之冲击,尤其黑格尔,康德等人哲学思辨影响,将研习《老子》的方向推进到“唯思想”的“玄辩”上。

如我在文章开头的“建群说老子”一样,思辨不同,视角相异,反而增加了思辨的“火药味儿”。

如此学习《老子》,无可无不可,本人更喜欢将中华经典,尤其像《老子》这样的经典。

审视其诞生之背景,形成之里路,影响之范围,举一反三,回归当下的生活,在实际工作上践行《老子》,而非“玄谈”。

老子,庄子,孙子一脉相承吗?

我读《资治通鉴》,写一些《资治通鉴》的文章,亦是此类思考,不以书籍堆砌“象牙塔”,而后“寻门走出”不可得。

老子五千言,有没有一个核心思想呢?答案是有的。

即“反者,道之动”。

我简略展开论述一下。

例如:

我们熟悉的《庄子》继承老子之“遗志”。发挥老子之思想,在《庄子-天下》篇中,庄子简要论述老子的思想,大概说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垢”。

此段话内,足见庄子在《老子》之文做了较好的发挥,“雌雄”“白黑”“先后”等相对性,是庄子在《老子》之思想上,明确提出“物生相反”的辩证观点。

再例如《孙子兵法》中谈:“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云云,也是反向辩证思维。

均为站在事物相反的视角,观察之,应对各类发生的问题。

所以有人说,不知《老子》而谈《孙子兵法》,累死也枉然,这是对的。

也就是《庄子》《老子》《孙子》可以互相印证,都在主导一个核心原则:反者,道之动。

具体怎么用好《老子》之术?

还有哪些例证,可以证明老子这个核心原则呢?

我自己习读《道德经》若干年了,自己比较受益的有几个关键,大体如下:

1. 柔弱:

如读者认真读过《资治通鉴》后,自然可以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在官场上拼命争抢的人,最后都没啥好结果,推而广之。

在商场,职场上亦复如是,如若一个人“汲汲营营”,“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试想:

我们会和这类人打交道吗?恐怕是“敬而远之”了。

汉朝大谋士张良懂得“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刘邦分封之时,让张良随便选封地,其实这是一个大考题,如果你是张良,会怎么选择?

有的人恐怕马上站起来,选择最肥的地方,如果那样,刘邦会不会放过你呢?

看看“假齐王”韩信,再看看跟刘邦打天下的那些功臣们,甚至包括萧何这类人物,都差点为刘邦所害。

我们参考一下张良的做法,张良首先亮出态度,告诉刘邦江山社稷是天意,自己也没什么功劳,如若要封,就选择一个小地方就好,选择陈留。

历史称张良为留侯,果然把命留下来了。

我们知道,张良刺杀秦始皇以后,受业于黄石公,而黄石公恰好是道家人物,张良的策略是什么?说出来大家会很失望,那就是没有策略。

如若勉强为之,不过是“柔弱胜刚强”罢了,其实一部二十四史,那些争夺功劳名位的人,都在正面或者反面的验证老子提到的法则。

2. 谦退

老子说“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又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又云“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等等,老子大多数语句在表达一个原则。

关键风口处学会“谦退”,谦退不是为了退下去,而是为完成更大的目标。

例如: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争”。又云“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说白了,老子就是告诉我们:最大的无私,就是最大的自私。

现在丢掉的,最后都会回到你身上,《老子》这一思想在《物理学》层面亦可得到验证。

3. 容量:

一个人没有容量,势必“专断”“独断”“武断”甚至“偏执”“固执”“狂傲”甚至“咆哮”。

如:

大海的水静静流动,浅薄的水流动静最大,且“咆哮”前行,因其河床容量不足,如若发现自己或身边人,有类似特质,基本可断定其人容量不足。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又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不尚贤,使民不争”等语,在传递一个君主如何将容量修炼的足够大。

甚至说:“报怨以德”,而孔子则是“以直报怨”,两者有很大区别,老子包容性更大,践行老子智慧者,不可不知。

4. 知止:

历史上,唐朝的李林甫不知足,自然不知止,杨国忠亦然。

杨广,韩擒虎,杨素,年羹尧等人亦然,仔细盘点一下他们的命运,没有他好的下场。

还可以在职场上观察,某些人暂时得到了,某日就失掉了。

某些人暂时没有得到,往往以后得到更多。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老子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等语。

在讲述懂得“知止”的重要性,这点可参考曾国藩如何做到的?

我想曾国藩后半生趋势掌握,都是受益老庄思想。

5. 察微:

有一个规律,暂且称之为“物极必反”规律,最简单验证办法就是站在空旷地面,向空中抛一枚硬币,硬币到达抛物线最高点,一定会迎头向下。

《老子》曰“图难于其易,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又云“为之于未有”,又云“治之于未乱”等语。

都是提示我们做到“察微知著”,从最小萌芽阶段,能预料事物未来走向,这是需要修炼的。

例如:

易经谈“履霜,坚冰至”,实则都是不同语言,而解释同一至理罢了。

今天,算是简要叙述了《老子》点滴心得,日后如若有时间,或多或少再谈谈《老子》的文本。

洪槿/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