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 | 贺麟讲座精选周边阅读(二)
群星讲座第十三讲海报
自“贺麟讲座”开办以来,我们得到了学界与诸位听众的广泛支持,我们每一期讲座都力图构成一个系统,以便能够呈现出主题本身的丰富维度能并给诸位听众尽可能地展现各位哲学家的思想。在上次回顾推文之后,“贺麟讲座”又成功举办了三讲,并将于11月8日迎来最后一讲。特此,我们接续之前的回顾推文模式,于第十到第十二讲中各精选一篇周边阅读,为读者提供一个集中回顾该三讲内容的机会,并欢迎诸位继续关注后续“贺麟讲座”系列的相关内容!
舍勒与康德,殊途同归:道德的善|群星讲座第十讲准备阅读(二)
推荐语:本文作者是世界舍勒思想研究的一流专家曼弗雷德·弗林斯,他通过文章中的详细分析表明,尽管舍勒对于康德的伦理学有诸多评判,但仍与康德伦理学的目标相一致,即探究作为善与恶之载体的人格,以及阐明道德层面的善。本文译者是国内舍勒研究名家张任之(张伟)教授,通过此精确流畅的译文,读者能够了解到舍勒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与继承之处。
推荐语:国内诠释学研究专家潘德荣教授剖析施莱尔马赫和伽达默尔两种不同诠释学路径的分野,并结合当代学者的观点进行论述,说明两种诠释学向度是不可偏废、互相补充的。
“存在的要求”还是“天父的要求” |群星讲座第十二讲准备阅读(二)
推荐语:德法现象学研究专家方向红教授在本文中,详细分析当代法国现象学家马里翁对海德格尔现象学的批判,并表明马里翁的批判并未完全击中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的文本中仍有反对此批判的论据。这向读者展现了德法现象学之间充满张力的思想格局。
另:尚杰老师的讲稿已于尚杰老师本人的公众号“美的旋律”上刊出,分为上下两期,在此附上链接:
德国现象学是如何被超越的:当代欧洲大陆哲学的法国性(上)(此处“(上)”应为“(下)”)
贺麟讲座第十至第十二讲内容已专辑化,各位读者进入外国哲学研究公众号,点击下方“论坛讲座”菜单即可查看。
■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