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大兆街道郭庄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长安区东部少陵原上,大兆街道北部,村域面积0.6平方公里,耕地775亩。新雁引公路从村南约1公里处自西向东通过。有张、郭两大姓氏。1982年118户,473人;至2011年底,有2个村民小组,138户,548人。
由郭家庄和张侯坟两个自然村组成,村名均因张勇死后赐葬于此而得名。张勇,字非熊,明末清初咸宁人(今西安市长安区王曲镇贾里村人),明末为副将,后归于清,先后平定甘州、肃州等地之乱,兵下云南等,功封为太子太师一等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病故甘州,增少师兼太子太师,赐祭葬,谥襄壮,后人称襄壮侯。据《长安县地名志》载:“郭家庄为当年修建张侯坟时,从渭河以北而来的郭姓石匠,在坟修成后,遂居于此处,逐渐形成现在的村落;张侯坟村,为张勇的后代,为便于每年祭祀,后遂居于此。”墓葬及所存石刻从村北穿过村庄至村南,现遗存自北向南依次为封土堆一座形如圆锥,高约八米。
(图:华商网)
其旁原有陪葬墓两座,现存陪葬墓一座,高约三米。墓前原有石雕件,从南至北依次为,石羊一对、石狮一对(2010年冬已被盗)、石麒麟一对、石马一对、石武官一对、石牌楼一座(高约六米)、石蹲狮一对、祭祠、墓碑等物。“文化大革命”中,石牌楼被推倒,击碎散落于田间地头、村中道旁。
旧社会,绝大多数村民住房为土木结构厦子房;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建起砖木结构的鞍间房;90年代开始,多为砖混平房和楼房;21世纪,建造楼房的有108户。2011年对全部村内道路进行硬化,并将连接新韦鸣公路的1公里
出村路硬化,安装路灯,栽植行道树,为村民装自来水,接有线电视,实施厕所无害化改造,大多数村民用上卫生厕所、太阳能热水器。
改革开放前,村民主要从事小麦、玉米、杂粮、豆类、薯类、少量棉花等农作物的种植,养猪、养鸡是主要家庭副业,但规模都很小。家庭承包责任制后,村民除从事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外,有的出外打工,有的搞起规模比较大的养鸡、养猪等家庭副业。村里传统特色行业主要是服装生意,1981年起步,从业人员最多达二三百人。此外还有废旧塑料的回收和加工。现在除养鸡、养猪还在继续发展外,服装和塑料的回收加工均处于衰落状态。
雕刻石碑是该村的传统手艺,现在村内尚存不到10家。现有两个砖厂,最多从业人员200多人。
1960年建村办小学一所,早已撤销
大兆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距市东南15千米处,与大雁塔直线距离11千米,处在历史著名的少陵塬(原)地区。
建国初设大兆乡,1958年改大兆公社,1984年改大兆乡。1961年设酒铺公社,1984年改酒铺乡。1996年,大兆乡面积32.9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辖大兆中学家委会和庞留、高家寨、南章曲、康王井、小兆寨子、司马、大兆、东曹、中兆、二府井、兆寨、小府井、新庄、郭家、三益、东五、甘寨、西曹南、西曹北、甘寨堡20个行政村;酒铺乡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友联、三联、五联、杜家岩、常兴、秦沟、赵家湾7个行政村。
2002年区划调整后,大兆乡代码610116208,辖大兆、寨子、司马、庞留、庞井、高寨、章曲、康王井、新庄、东曹、中兆、兆寨、西南、西北、小井、二府井、郭庄、三益、甘寨堡、甘寨、东伍、孟家岩、友联、三联、倪家滩、酒铺、杜家岩、常兴、秦沟、赵湾30个行政村。2007年撤乡改设街道。
大兆街道地处长安东部少陵塬区,是长安商贸物流板块的核心地域之一。东与浐河生态园相依,西与韦曲街道毗邻,北与雁塔曲江接壤,南与西安卫星城引镇接连,总面积44平方公里,距市中心8公里,辖30个行政村,总人口31287人(2010年),雁引公路、韦鸣路、西榨高速、西康铁路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公路总里程达181.5公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大兆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古墓文物遗迹众多,是墓园景区、旅游开发的热土。最著名的有民间盛传的“九井十八寨”和汉宣帝杜陵、汉许后少陵、杜氏墓群、郭子仪、郭暧陵等。其中,杜陵和明秦惠王陵先后被列入国家文明保护单位,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开发价值。明秦十三藩王陵中的秦康王、秦惠王陵石碑、石像恭立两侧,至今保存完好,已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街道将紧紧抓住引镇—大兆仓储物流中心的重要机遇,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带领干部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建设经济强街而奋进。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