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与王阳明:既保持真我,又认可主流价值观
文/归途如虹
史湘云在吃鹿肉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儿腥膻大吃大喝,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史湘云提到的“是真名士自风流”来自《菜根谭》里的“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巧的是,史湘云给葵官改名,就改为“韦大英”。史湘云就是一个真诚,率直,本色,豪爽的大家闺秀。
明代,有一个人,被后人尊称为“名世真才”,他就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王阳明创立的心学影响深远。心学的主要宗旨有以下几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事上炼”。那么,这和史湘云有什么关系呢?
王阳明和史湘云都经历坎坷,却都乐观坚强。史湘云从小失去父母,被寄养在叔叔婶婶家。叔叔婶婶对她并不是很好,她经常做针线活要做到半夜,在家里也丝毫做不得主。为此,她每次要从贾府回到史家的时候都依依不舍,眼泪汪汪的。可是,史湘云却是一个很开朗,心理状态非常健康的人。从不怨天尤人,从不顾影自怜。她为什么会如此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她“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换句话说,她的这种性格是自然而然,与生俱来的。她从小就是一个心胸开阔,不拘小节的人。这样的人,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不会斤斤计较,不会把烦恼深藏心中,不会纠结于眼前,而能够看到人生的美好,会愿意享受当下的温暖。
王阳明为什么能够创立心学呢?其实,也和他的坎坷命运有关。王阳明得罪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刘瑾,被发配到贵州龙场。王阳明路上还遇到了刺客,他假装自杀,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龙场。龙场在当时是瘴疠之地,是穷山恶水,是有去无回的地方。而且,那里的人是少数民族。王阳明要克服水土不服,语言不通,习俗各异等问题。他作为一个毫无实权的驿丞,生活也很困难。可是,他还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了重重困难,创立了心学。
所谓心学,就是主观唯心主义。其实是一种道德自信。王阳明的心学和程朱理学是格格不入的。程朱理学讲究格物致知,王阳明却觉得,良知就在人们心中,道理也在人们心中,甚至觉得“我心即是宇宙”。这样的观念有助于让人们摆脱程朱理学的束缚,树立自我意识。虽然王阳明主张的本心,是追求天理,无私无欲的本心,不过,王阳明毕竟让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心,关注自我。后来,王学左派的代表人物李贽就走上了一条更加离经叛道,追求自我的道路。
王阳明的心学对于人的个性有很明确的主张。他欣赏的人性一方面是无私无我的,同时也是全面发展的。王阳明主张的良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良知,是人对是非的判定。王阳明追求的“真吾”是既有个性,却又不偏执的一种个性。王阳明追求的是自我价值与社会标准的统一。不过,在晚明的黑暗现实面前,这样的主张似乎有些天真。
史湘云就是一个做到了既保持真我又认可主流价值观的人。她会劝贾宝玉见为官的人,谈论仕途经济学问,也遵守封建礼法,“未曾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不过,史湘云的生活做派却是不拘小节的。她可以把身子往雪地上扑,可以醉卧花丛,可以和贾宝玉一起偷吃鹿肉,甚至会偷偷摸摸穿贾宝玉的衣服。
可以说,史湘云在追求个性自由和保持大家闺秀风范之间保持住了一种平衡。而且,史湘云嫉恶如仇,会因为邢岫烟被欺负就义愤填膺,想要去打抱不平。还好心提醒薛宝琴注意贾府里的小人。不过,史湘云又不是一个得理不饶人的人,她的锋芒是温润的,却也是明显的。
可以说,史湘云是一个具有理想化色彩的人。这一点,和阳明心学不谋而合。王阳明说过这样一段话:“夫惟有道之士,真有以其良知之昭明灵觉,圆融洞澈,廓然与太虚而同体。”这样的话和史湘云的人格特质是有相通之处的。而且,王阳明还批评某些人:“及其所之既倦,意衡于心,情随事移,则忧愁悲苦随之而作。”这和史湘云劝林黛玉放宽心的话差不多。
我们对史湘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始终很快乐。史湘云的快乐是建立在人际关系的和谐基础之上的,我们可以看出,史湘云虽然心直口快,甚至有点口无遮拦,不过她始终和周围的人关系很好,偶尔和林黛玉有点口角也很快就没事了。因为她性格落落大方。
这一点,和王阳明追求群己关系的和谐是一脉相承的。王阳明还追求一种乐的境界。王阳明是这样阐述乐的境界的:“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和合畅,原无间隔。”不过,王阳明也清楚,人生烦恼很多,人是不可能始终愉快的。那么,不愉快的时候怎么办呢?那就痛痛快快哭一场。他是这样说的:“须是大哭一番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史湘云就是这样,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十分自然洒脱。
王阳明还强调艺术与审美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感。他是这样说的:“古人为治,先养的人心和平,然后作乐。此如在此歌诗,你的心气和平,听着自然悦怿兴起。”史湘云就是一个很爱写诗的人。她得知大观园里成立了诗社,就很兴奋。她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十分明快,诗如其人。尤其是“也宜墙角也宜盆”体现出她随遇而安的性格。更不用说她在芦雪广里表现出的才思敏捷了。
王阳明强调的第三种快乐就是“孔颜之乐”。他说:“予有归隐之图,方将与三子就云霞,依泉石,追濂洛之遗风,求孔颜之真趣;洒然而乐,超然而游,忽焉而忘吾之老也。”史湘云当然没有孔子和颜回那么伟大,不过,她为人淡泊,不贪不求,毫无心机,知足常乐,倒真的是一个乐天知命的人。
当然,史湘云并不是曹雪芹严格按照阳明心学塑造的一个角色。可是,史湘云身上的确体现出了心学的某些观念。史湘云身上体现出一种自然,纯真,善美的个性魅力。难怪周汝昌会如此欣赏她了,因为史湘云值得读者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