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名校的卷,连诉苦都没有资格
考上清华北大是每个学生的梦想。
很多人说我们处在一个“本科多如狗,双一流遍地走”的时代,但实际上,能进入顶尖名校的学生仍然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4亿人口,本科生占比不到4%,清北每年录取人数还不到高考适龄人口的0.05%。根据软科2020年新生大数据,北京大学2020届共招收本科新生4326人,清华大学招收约3800人,加起来还不到万人。
2019年不同层次高校录取人数占比
(图源于网络,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软科观点)
这一批精英,从小被教育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一路披荆斩棘,经历了大浪淘沙的高考,终于脱颖而出,如愿进入了顶尖高校的圣殿。一时间,他们意气风发,自以为理想的生活就在眼前了。
然而,他们并没能如愿。
在这个更加高精尖的圈子里,顶尖院校的学生遭遇了来自绩点、竞赛、社工、科研的无穷压力。他们这才发现,其实自己只是拔得了预赛的头筹,高考之后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等待在前方的是更加激烈和残酷的复赛。
这群尖子生在巨大的同辈压力下负重前行,校园里的极度竞争让他们深受忧郁、焦虑等问题的困扰。你可能以为名校学子说出口的抱怨是凡尔赛文学,实际上都是对焦虑的纪实性描述。
起点太高的话,原地踏步都好像是后退
在内卷时代,学生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为了保研机会和工作发展,每个人都在不断加码,看更多的书,熬更久的夜,写更长的课程论文。这种不断升级的比拼,在顶尖名校更加明显。
面对媒体采访,就读于国内几所名校的学生这样描述校园里的“内卷”:
越是顶尖高校,就越是卷到极致。
这群考上顶尖大学的学生,过去都是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的人物,受到父母老师的夸赞。跨入重点大学的门槛后,本来怀揣着“我知道自己很优秀,我要做一番大事业”的心态来到学校,却发现大学同学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勤奋。在北大,有北大不收敛定律这种说法,意思是你一定能在北大找到一个在专业和爱好上都比你强的人。
顶尖大学里,人才太多了。有人学业优秀、交游广泛,校园活动办得风生水起;有人家境优越、人帅心美,学习恋爱两不误;有人奖学金、各种证书、荣誉拿到手软,发表了好几篇核心刊物的论文;还有人早就明确了未来规划,高薪实习、名企offer手到擒来。
因为周围的人都很优秀,相较之下,自己竟泯然众人。这种落差让很多在原来圈子里优秀的人无法接受,一路过关斩将,本想在高等学府一展风采,如今却愕然发现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似乎就要停留在进入名校的那一刻了。
站在一个太高的起点,只要没有进步,就等同于在后退。所以,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努力奔跑,自己也不能悠闲散步,更不能停下脚步。每个名校学子都身不由己地卷入了这样一个互相比较、互相竞争的漩涡里。
从小到大都是“优”,怎能接受“良”
在顶尖名校日渐汹涌的内卷洪流与名校学子的集体心态脱不开关系。可以说,卷藏在每个名校学子的骨子里。
从中国高考的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这几千人,从小到大习惯了优秀,习惯了与他人比较。关注自己在人群中的排位,和同龄人争夺奖学金和各种荣誉,是他们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模式。自律和好胜是他们的显著特点。在十多年的求学生涯中,这些尖子生抵御住了惰性、游戏等等诱惑,靠着极强的自控能力,专注学业,一心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不断驱使他们前行的是对优秀的渴望,超越同龄人是他们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里,很多学校学生不自觉地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定义为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而在之前的人生中,他们也做到了这点。多数名校学生的人生轨迹不外乎如此:早早立下考上顶尖名校的目标,可能中间会有些波折,但总归是经过一番勤学苦读,再加上自己的一点儿天资,最终跨入了顶尖大学的门槛。在大学,他们都希望能够延续这种成功。
然而,进入大学以后,大多数人却发现,他们面对是和同学愈发明显的差距。这让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无法接受,从小到大养成的好胜心让他们不甘落后,想要通过加倍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自发地投入到内卷的洪流中。
软科曾在《越尖越卷,被困住的双一流学生》一文中探讨了双一流学生所面对的竞争困局,在普通双一流或者双非高校,学生们被“卷”更多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压力,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但对名校学生来说,投身“内卷”更多是出于自我要求,他们不甘心被抛下,坚定认为别人能够做到的,我能做的更好。
这种埋在骨子里的心态让这一批中国最聪明的学生在竞争中疲于奔命,没人愿意退出。
高处不胜寒,想诉苦却被误认“凡尔赛”
当然,没有人是心甘情愿被“卷”的。名校学子深陷内卷的漩涡,离不开周围环境的影响。进入顶尖名校这个平台后,每个人都在用更高的尺度衡量你的成果。
如果你从社会底层做起,所有人都对你没什么太大的期待。普通本科毕业的学生能够保研985、211,就能赢得所有人的夸赞。但清北本科毕业的学生,接下来的标配就是老牌名校的硕博,不是牛津剑桥、哈佛耶鲁,也必须要是个常春藤名校,毕业之后必须要进世界500强,拿到高薪,这样才能被人称赞一句:不愧是清北毕业的。
作为顶尖高校的学生,周围的人都对你有无限的期待,要求你不断地向上发展。这种来自身边的压力,让名校学子无从选择,被迫裹挟在内卷的洪流里沉沉浮浮。
无论是心甘情愿还是环境所迫,顶尖高校的学生就这样在极端竞争中成长着。然而,他们慢慢发现,即使自己很努力,总有人比你更努力。同辈压力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快,挫败、忧郁、自我怀疑的情绪汹涌而来。正如一位复旦在读的学生自述:其实越往上爬越艰难,越见得多了越痛苦,越往下走,才越发现自己原来不是那么好,越在高处,每走的一步就更加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名校学子的焦虑从知乎提问中可以窥得一二,很多学生直言,背负着周围的期待,自己也想要上进,可是周围都是大神,即使努力了也不断被人碾压,一年年下来只感觉自己一事无成。无论是大一还是大四,无论是本科还是博士,这种挫败感和焦虑感如影随形。
和其他人一样,名校学子也想排解这种焦虑,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自己连诉苦的资格都没有。
当这些学生发朋友圈抱怨:“复习了那么久雅思也只有7.5,小分没上7,哎”,本希望能得到朋友的安慰,可多数时候得到的回应却是“上了7.5来炫耀的吧”,“这也太凡尔赛了吧”。旁人以为他是“凡言凡语”,殊不知他的几个舍友早就考出了雅思8分,正在申请国外名校,而他还在为自己的成绩达不到申请要求而焦虑不已。
大众并不理解名校学子为何焦虑,反而认为他们是在隐晦地炫耀自己的成绩,又或是觉得他们矫情,整日无病呻吟。所以,名校学子只能默默地把焦虑藏在心底,直到情绪爆发的那一天。
顶尖高校也不一定有光明的未来
在大众眼中,顶尖高校的光环闪闪发光,他们认为,考上一流大学就意味着拥有光明的未来。
然而,随着内卷的蔓延,“顶尖高校毕业=高薪工作”这一等式越来越岌岌可危。随着高校扩招,学历加速贬值,内卷的洪流将工作就业也裹挟其中。
高校扩招政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年前。1998年,经济学家汤敏提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这一建议,很快被中央采纳。中央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自1999年起开始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经历了20年的高校扩招,高学历已经成了找工作的标配,即使有些工作原本只需要本科生就能胜任,现在甚至需要一流名校的硕博学历才能抢到面试的“入场券”。一位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学研三的学生在采访中讲述了自己的求职经历,一所北京高中招聘生物老师,要求是985硕士,于是他兴冲冲地去报名,却连面试机会都没拿到,最终入选的是三位北大博士,最后他无奈决定继续读博。
学历贬值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考研考博,他们满心以为自己考上更好的学校,获得更高的学历,就能有更好的未来。然而进入到更高的平台,他们面对的却是更高强度的竞争,竞争过后也难以获得与学历相称的体面工作。
名校学生发现,即使在千军万马之中闯过了独木桥,考入了最高等学府,毕业后的道路却一天比一天难走。如今,清北硕博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工作或是去中小学从教,似乎都已经屡见不鲜了。
截图自《2019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北京大学发布的2019就业报告显示,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49.79%,接近一半。此前,杭州街道办录用7人都为清北毕业的硕博士,还曾引起舆论热议。这些情况展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即使名校毕业,也不一定能满足个人对未来的期望。
即使是名校学子,也难以逃脱内卷的漩涡。
裹挟在内卷的洪流里,与其随波逐流,我们更应该思考:我想要什么样的未来?我的努力是否值得?我是否在向自己期望的未来前进?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曾说过:我们有自由、有责任去做出选择和行为。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作者,我们需要自己去设计未来发展的道路。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自我审视和选择中不断龃龉前行的。
如果选择了上进,那就调适焦虑,去适应名校的竞争环境,并且早日接受职场只会比校园更卷的现实;如果选择了佛系,就要接受自己的平凡,坦然接受自己早在18岁就已经过了巅峰期的人生。
[1]大学生的“内卷”,无效消耗还是竞争动力?
https://mp.weixin.qq.com/s/snBJRWXHIPpwW8WHUCcd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