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植物虽然好吃,但含有一定的毒素,还是少吃为好
在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海拔为200-830米的许多山地阳坡及森林边缘,均生长有一种蕨科、蕨属、欧洲蕨的一个变种植物,这种植物的株高能够生长到1米左右,其根状茎长而且横走,根状茎上密被锈黄色的柔毛,随着根状茎的生长,并逐渐脱落。其叶片多在远端生长;叶柄长约20-80厘米,叶基部粗3-6毫米,呈褐棕色或略有光泽,叶干后呈暗绿色,近革质或革质,上面无毛。
在很早的时候,都认为这种植物不能够食用,因此,几乎没有人去吃这种植物,直到清朝初年的时候,由于部分地区天气干旱,粮食歉收,在缺吃少喝的情况下,有人才开始“试吃”这种植物,经过“试吃”发现:这种植物经处理后口感清香滑润,味道鲜美,而且饱腹感很强。于是,便开始走向百姓的餐桌。这种味美可口的植物就叫“蕨菜”。
据科学测定,蕨菜叶芽和嫩茎营养丰富,内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等。其根状茎中能够提取出淀粉,被称为蕨粉,可供食用。
蕨菜的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茎叶,常常利用鲜品和干制品炒菜做汤,蕨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其根状茎的纤维可制绳缆,在船上使用,能耐水湿。另外,其全株均可作驱虫剂使用。
不过,据央视“共同关注”报道,蕨类植物中能够提取出原蕨苷,而原蕨苷属于一种有毒物质,并且,已经出现过牲畜因过量食用蕨类植物而中毒的现象,因此,尽管蕨菜味美,还是不吃或少吃为好。
近些年来,国外市场对蕨菜有比较大的需求,而我国的野生蕨菜资源在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地区开始人工种植蕨菜,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据资深人士介绍,人工种植蕨菜应选择林间空地,种植一亩蕨菜,需要种根40-75公斤,在种植后的第一年,主要以串根为主;在种植后的第二年,种植户就可采收获利;而到了第三年的时候,即可进入蕨菜的盛产期。
在种植后的第1年,应注意抓苗,切实做到苗齐、苗壮,并及时中耕除草和浇水追肥。在雨季,应及时排除田内积水,以免形成渍害。因为蕨菜需要湿润的土壤环境,所以,在天气干旱时应注意浇水。如果条件允许,可在地面上覆盖一些树叶或稻草,用以避光保温。
在种植后的第2年,应注意根系的培养,以便使根系粗壮并形成多芽的形态,同时,应根据蕨菜的生长需求及时浇水和追施农家肥。到秋季的时候,一定要施入适量的腐熟农家肥,俗称“盖头粪”。这样不仅增加了土壤肥力,疏松了土壤,而且还可起到保温防寒及保湿的作用。
在种植后的第3年,应及时中耕松土,松土的深度一般为3厘米,松土后应及时追肥浇水。
一般情况下,当蕨菜长出地面20厘米左右时,应适时采收。如果采收的过早,其产量会显著降低;如果采收的过晚,茎杆会出现纤维素老化的现象,从而影响蕨菜的品质。
总之,蕨菜属于一种味美的野菜,但由于蕨菜中含有被称为原蕨苷的物质成分,易引起中毒反应,因此,还是少吃一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