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道德经》残章新解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写的文章都比较简略,这种文体一般都统称为文言文;最初的文字是刻在竹简上的,可能是因为刻字的功夫比较费时,为了追求一定的效率,不得不简略字句,就成了文言文这种形式。后来尽管发明了毛笔和纸张,也许因为约定俗成,文言文体也就一直保持下来,直到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它才渐渐衰弱,退出了历史舞台。当然文言文体形成的原因可能很多,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可能最初是起到结绳记事的作用,所以文体简略,跳跃性强,高度灵活;不过要据有这些特性,主要是中国的文字决定的,它的象形性决定了它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起到了以一抵十的作用,所以它简略之后也能传情达意。据说文言文体还有一个特点,可称之为怪癖了,那就是没有用标点符号隔开句与句的含义,因为整个传统社会,汉语一直没有发明标点符号,现在实行的这套标点,也是在白话文兴起时借鉴西方得来的。这样留传下来的文言文体产生了一个让后人头痛的问题,称之为断句;就是给文言文标上现代的标点符号。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小符号,它们的标法不同对文言文的意义理解也会不同,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意思;有关这些标点符号的神奇的故事传说,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不少,这里就不再赘述。
我这里要解密的一个千古之谜,就是来自《道德经》的所谓残章,其实也就是标点符号的标法的正误,就是断句问题,我摘录如下:“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出自《道德经》第四章)。一般书上对这句话的注解是这样的:不露锋芒,消解纷扰,含敛光辉,混同尘世。因为是这样的理解,自古以来的文人学者便假设这句为其中缺失了字词,即鉴定为断章或残章,这一搁就搁了几千年,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而我的解释是这样的:挫折反而尖锐,分解反而纷乱,掩饰反而暴露(光明),统一反而分散(尘土般崩散)。再用文彩润色一下便是:挫折,它反而变得尖锐;分解,它反而更纷乱;掩饰,它反而会光明暴露;统一,它反而如尘土般崩散。这样解释,不仅符合文字上的含义,也是与整章甚至整本《道德经》的逻辑是一脉相承的,阐释了道的物极必反和道的辩证思维。这样,断章、残章之说自然瓦解,千古之谜就此解答,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