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汗出

痘疮多汗。则津液外泄。或未浆。或既靥。并宜保元汤加养血药。然又有面赤发渴。汗出不及腰者。皆胃热肾虚。四君子汤去术易麦冬。下六味丸。若面赤作渴。手足心热。大便坚者。肠胃实热也。泻黄散。若初起发热时。自汗不妨。乃湿热熏蒸而然。切不可便用 、术之类以实腠理。亦不可妄用升、葛之类以泄肌肉。盖自汗则痘热已轻。恐发泄太甚。则津液内耗。阴随阳散。难以收靥。即靥后自汗。亦宜详审而治。若血虚自汗。则至夜烦热作渴。当归补血汤。气虚不能自固而汗。则动作喘息。力微身热。四肢不温。四君子加归、 。有痘出平塌。淡白少神。身凉而汗者。保元汤加肉桂、当归。有重帏暖炕。浓衣重衾而多汗者。宜渐减以清适之。

(0)

相关推荐

  • 《张氏医通》:酒客辈多湿热人,兼房劳汗出...

    <张氏医通>:酒客辈多湿热人,兼房劳汗出中风,下体多汗,不能劳,衣常濡,口干善渴,十全大补加熟附.防风.黄柏.泽泻. 虽然这一条被列入中风门,但是所描述的病状,男科当中尤其多见.经常饮酒, ...

  • 《张氏医通》汗

    (汗出不治 盗汗 头汗 手足汗 阴汗 半身汗出) 经云.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 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

  • 《张氏医通》汗下论

    钱氏论痘疮.发散利下皆不可妄.又曰.非微汗则表不解.非微下则里不解.言表热方炽.痘点未见之先.或外感寒邪.约束腠理.痘因出不快.此当微汗之.令阴阳和.营卫通.俾痘易出.而毒易解.若原无闭塞不快而妄汗之 ...

  • 《张氏医通》汗门

    素问泽术麋衔散 治酒风汗出如浴.恶风短气. 泽泻 术(各十分) 麋衔(五分) 上三味.合为散.以三指撮.水煎.为后饭(后饭者.先服药而后饭也) 当归六黄汤(伊芳尹三黄汤下) 黄 建中汤(桂枝汤下) 附 ...

  • 《张氏医通》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 ...

  • 眩晕汇解:《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论曰: 经曰:因于风,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内经论眩,皆属于木,属上虚:仲景论眩以痰饮为先:丹溪论眩,兼于补虚治痰降火:戴复庵云,有头风证,耳内常鸣头,上如有鸟雀啾啾 ...

  • 张氏医通。麻木。两脚麻木。十指麻木。痹(附麻木、痒、鹤膝风)

    麻木 麻木 证名.肌肤感觉障碍.麻,肌肤蚁走感,或如触电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由气血俱虚,经脉失于濡养,或气血凝滞,经络失畅,或寒湿痰瘀留阻脉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q ...

  • 张氏医通益仁堂第六届冬病夏治文化节

    张氏医通简介 张氏医通益仁堂三百多年来的祖训:"行大医者,行天下" 张氏医通益仁堂始于1715年,是清代大医学家张璐第三子张以柔创办的 文革时期遭到迫害 2016年张氏医通的第十六 ...

  •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