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 美 与 生 活

人生境界的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冯友兰说,从表面上看,世界上的人是共有一个世界,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并不相同,因为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冯友兰举例说,二人同游一名山。其一是地质学家,他在此山中,看见的是某种地质构造。其一是历史学家,他在此山中,看见的是某些历史遗迹。因此,同样一座山,对这二人的意义是不同的。有许多事物,有些人视同瑰宝,有些人视同粪土。事物虽同样是一个事物,但它对于每人的意义,则可有不同。所以说,每个人有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境界。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张世英先生用王阳明的“人心的一点灵明”来说明“境界”,“境界”就是“一个人的'灵明’所照亮了的、他生活于其中的、有意义的世界。动物没有自己的境界。”简单来说,境界(人生境界、精神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它包括一个人的感情、欲望、志趣、爱好、向往、追求等等,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

境界是一种导向。一个人的境界对于他的生活和实践有一种指引的作用。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境界,就意味着他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境界指引着一个人的各种社会行为的选择,包括他爱好的风格。一个只有低级境界的人必然过着低级趣味的生活,一个有着高远境界的人则过着诗意的生活。

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表现为他的内在的心理状态,中国古人称之为“胸襟”、“胸次”、“怀抱”、“胸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表现为他的外在的言谈笑貌、举止态度,以至于表现为他的生活方式,中国古人称之为“气象”、“格局”。

“胸襟”、“气象”、“格局”,作为人的精神世界,好像是“虚”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际上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别人能够感觉到的。冯友兰说,他在北大当学生时,第一次到校长办公室去见蔡元培,一进去,就感觉到蔡先生有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而且满屋子都是这种气象。这说明,一个人的“气象”,别的人是可以感觉到的。

一个人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的层面,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送往迎来、婚丧嫁娶等等“俗务”。人生的这个俗务的层面常常显得有些乏味。但是这是人生一个不可缺少的层面。

第二个层面,是工作的层面,事业的层面。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为了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必须有一份工作,有一个职业。用一种积极的说法就是人的一辈子应该做一番事业,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所以工作的层面从积极的意义上说也就是事业的层面,这是人生的一个核心的层面。

第三个层面是审美的层面,诗意的层面。前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层面,这个层面是超功利的层面。人的一生当然要做一番事业,但是人生还应该有点诗意。人生不等于事业。除了事业之外,人生还应该有审美这个层面。审美活动尽管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但它是人生所必需的。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生是有缺憾的。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在人生的三个层面中都必然会得到体现。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必然会从他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来。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

一个人的审美的层面当然也体现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这里有健康和病态的区分,有高雅和恶俗的区分。如果他是一个艺术家,那么他的艺术作品,一定会体现他的人格,体现他的人生境界。

中国美学从来认为,艺术作品的品格和艺术家的品格是统一的,诗品、书品、画品出于人品。所以中国古人极其重视艺术家的人品。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嵇康。嵇康有四句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这四句诗历来被认为是至美的艺术境界,也是至美的人生境界。《世说新语》记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当时人说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又说“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又说“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山涛说:“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这是嵇康的风姿之美。嵇康更有审美的才情。他善书,韦续《墨薮》说:“嵇康书,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翔,群乌乍散。”这是多么美的境界!嵇康书法的这种境界,正是嵇康本人的孤松独立、玉山将崩的风姿、风神的体现。嵇康更善琴。嵇康弹琴,和他的生命追求融为一体。景元四年(263年)他被司马炎杀害,时年40岁。据记载,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长叹说:“《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把音乐融入生命,把生命融入音乐,生命和音乐合二为一,升华为崇高的人格境界和审美境界。

中世纪的基督教美学讲美感的神圣性,他们讲的美感的神圣性指向上帝,中国文化史上也有美感的神圣性,中国文化史上的美感的神圣性指向崇高的人格,指向人生的神圣价值和终极意义。嵇康临刑弹琴奏出了他生命的华彩乐章,完成了他的诗意的人生。嵇康的事迹告诉我们,研究中国美学,不仅要关注艺术作品,而且要关注历史上如嵇康这样的艺术家的生存风格和生命华彩,他们用自己的崇高人格和生命创造了诗意的人生境界。

中国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但最终归结起来,是引导人们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我们中国的古代思想家强调,一个人,包括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不仅要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或者说更重要的,还要注重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要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要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追求人生的神圣价值。

喜欢这篇文章,可点击右下角 在看 分享给大家!

热门文章

寒露丨秋意浓,情思长,愿君珍重!

山川异时,回首行经处已是百年:三百幅清末罕见景观照片

中国人的「闲适哲学」

不似人間一身秋

好雅者,须存古

(0)

相关推荐

  • 唐诗之美在情辞,宋诗之美在气骨

    用叶朗的话:总的趋势和风貌是:在审美旨趣上,由外向狂放转向了内敛深沉:在审美创造的视角上,由更多地关注和表现情景交融的山水境界,转向更多地关注和抒写性情寄托的人生气象:在美学境界上,由兴象.意境的追求 ...

  • 艺 术 推 荐 | 审 美 与 生 活

    人生境界的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冯友兰说,从表面上看,世界上的人是共有一个世界,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并不相同,因为世界对 ...

  • 生 活 嘛 !大 可 不 必 那 么 完 美 。#独立站 #跨境电商 #电商 #亚马逊 #tikto...

    生 活 嘛 !大 可 不 必 那 么 完 美 。#独立站 #跨境电商 #电商 #亚马逊 #tikto...

  • 晚 明 双 杰 的 生 活 美 学 清 单

    晚明文人倾慕魏晋风流,李贽以日常生活为本位,肯定感官享乐的合理性,是封建伦常的"异端":陈继儒在而立之年焚儒衣冠,隐居于小昆山之南,绝意科举进仕,也表现了和封建价值观念的疏离. & ...

  • 先 學 審 美 , 再 談 生 活

    现在就有一种"隐形穷人", 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 没有恰当审美的人, 生活剥露出最务实的一面, 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 生活也越来越单调.越来越无趣. 有一次, ...

  • 生 活 美 學 | 浮 生 宜 拙 , 身 色 宜 淡

    何須更問浮生事, 只此浮生在夢中. 很久以前出了归隐的心思. 空闲时都会走山看水. 曾偶遇一故宅, 雪寂扉前,欄外归云. 这一瞥,可抵得十年尘梦. 念念不忘, 但真推开门,身子又缩了回去. 俗事忙碌, ...

  • 中 式 生 活 : 殘 缺 是 一 種 高 級 審 美

    苏轼<水调歌头>有词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时逢中秋,人间是满月:时在初末,人间是缺月.阴晴圆缺,本为世相,但却让人心生离合之想,这是中国人最朴 ...

  • 中 國 生 活 美 學 的 鐘 秀 與 煙 火

    说起中国生活美学,我们自然而然的想起了烟雨缥缈的江南小镇,又想起了移步换景的苏州园林,乃至于故宫的髹漆家具器物,旧人的一枚香囊-- 纵观近年来中国人复兴的生活美学,总是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我们见多了形. ...

  • 向美而生,向暖而活

    向美而生,向暖而活 作者:夫丹 阳光明媚的一天,收到了李菁的书,心里满是欢喜. 她过着的,是我向往的生活.而她,亦是我羡慕的女子. 到了一定的年纪,羡慕的人会变得很少. 因你了解,什么样的生活后面都有 ...

  • 美兰生幽园,众草共芫没 | 本草江湖第1334期

    合欢花---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活络止痛 天仙藤---行气化湿.活血止痛 三叶木通果---疏肝健脾.和胃顺气 卷丹百合---滋补.强壮.镇咳.去痰 孔雀竹芋---清肺热.利尿 美冠兰---止血定痛 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