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柔情、有浪漫、有我追忆的过去——我的家乡,我的上海
对上海的深情,无法以言语表达,外滩、虹口、南京路、百乐门、大世界......在思念中,时间瞬间的停滞,仿佛将我所有的情感定格,在我的记忆中,还是在魔都之前,那个被称为“老上海”的时代,那是一个让人遐想的地方,也是我所有情感最初始的地方。
王安忆是写上海写的最好的,她在《长恨歌》开篇,是这样写上海的:
“站一个制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街道和楼房凸现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而它则是中国画中称为皴法的那类笔触,是将空白填满的。当天黑下来,灯亮起来的时分,这些点和线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
很多人初读时,以为是写弄堂的,所以读了好久也没从弄堂里走出来。可此开篇,写的并不只是将情感汇集在那弄堂中,而是以弄堂作为情感的基点,以宏观的视角来描绘出上海浑厚的底蕴与特有的地域色彩,让人好似回到了那不夜之城。
城中有柔情、有浪漫、有着我追忆的过去。潋滟的黄浦江,折射着城中的百媚千红,上海终是离不开那三丈红尘。入世的城,纵是历经千般波折,也终难抵着人海飘零。就连那脱俗的庙宇,也都坐落于闹市之中,也许是为了慰藉上海的落寞与繁华。
在我的记忆中外滩的风很缓,那时的人们走的很慢,那时的日子却在如今,变为了一种悠远。我喜欢外滩,她是充满了柔情的,在黄浦公园赏着两岸风光,与东方明珠隔江相望,在情人墙下缓步行走着,望着身前的成双的人儿,当看到他们幸福的样子,我想那时的我也是欣喜的,也喜欢去逛一逛十六铺,早些年的时候虽然有些错落嘈杂,可当你身在其中,却能感受到久违了的气息,那是一种喜怒哀乐都源自心底,一种真实的感受。
那时的我喜欢在外滩的黄埔图书馆中,感受着徐志摩的浪漫,读出张爱玲沾染了世俗的精致....那个时期的一众作家,多数都写出了北平与上海的种种羁绊,读着他们的人情冷暖、悲欢离合,感受着只属于那个年代的时光。
时至今日,物是人非,如今的上海愈加的繁荣,拥有着更为突显的城市标签,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物流枢纽……
如今的上海愈近国际,却也愈近包容。谁都说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然而,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也恰恰正映了当时属于老上海那种特有时期的处世之道。
其实最为受人津津乐道的,却还是《花样年华》中张曼玉演绎的那种,不夜的上海,不眠的人们,还有不断变化的旗袍,极具烘托出她的高贵与阴郁,确实如张爱玲描述的那样“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
当然既然想到了粉蒸肉,不由自主的也联想到了久负盛名的城隍庙、豆腐花、小笼包、三鲜豆皮、三黄鸡、海棠糕...数不胜数的美食,充斥在回忆中。城隍庙的街上,始终香气弥漫,街上的人们也都是欢愉的,这里没有匆忙感,这里没有悲伤,有的只是来自儿时所喜所知所念的味道,其实我也好久没有吃到所喜的豆腐花了,如果还能去城隍庙走一走,一定要再次尝一尝我曾所喜的美食,不知还能否品出其中的悠悠岁月。
也因上海的特殊性,产生了小资情调和海派文化,给人们带来了封闭感,也使得上海人被批评最多的是“排外”,其实这只是一层文化壁垒,上海人也有上海人的方式,将现实主义进行到底,也许是另一种理想主义吧。
就像上海的路大多数以中国城市命名,福州路、绍兴路、南京路等等,伴着上海经历半世浮沉,上海滩华灯依旧。过去就像一场暴力浮华的梦幻,与其说它发生在旧日的上海,不如说它赋予未来无限的遐想。
高楼大厦里穿梭求生,钢筋水泥里繁华似锦,错落在一片片的繁华中,沪语呢喃,可有人知。
昏黄的久远时光,文人墨客情有独钟的夜上海究竟有何独特魅力,其实他们比起我们是要幸运一些,生不逢时,时常探讨心灵,诉说灵魂。我们能做的微观努力又有哪些?
大可不谈文学与回忆,有比它们重要的多的事情,心存感悟,浪漫永不消亡。
文/沈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