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年,朱元璋下令将李善长一家三族7...

1390年,朱元璋下令将李善长一家三族70余人满门抄斩,李善长翻出当年朱元璋御赐的免死金牌请朱元璋免他一死,但朱元璋冷笑一声道:“你看清楚,金牌上是怎么写的?”李善长仔细一看,顿时面如死灰!

正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故老相传,刘伯温能掐会算,宛如妖孽,他辅佐朱元璋推翻元朝、定鼎天下,是大明朝的头号智囊。

但在正史中,刘伯温远没有那么厉害,大明开国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功劳最大的六个人都被封为国公,国公之下还有一群侯爵,而刘伯温只被封了一个“诚意伯”,不仅跟开国六国公相去甚远,甚至还比不上一众侯爵。

真正被朱元璋认为居功至伟的另有其人,他就是李善长。朱元璋最早封的六国公分别是李善长、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和邓愈。常茂是常遇春的儿子,常遇春战功赫赫,但死得太早,朱元璋就让他儿子受封。徐达更不用说,是当之无愧的大明第一武将。

但李善长更在常茂和徐达之上,朱元璋不仅封他为韩国公,还让他当了左相国,是文武百官之首,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后来李善长改任左丞相,朱元璋御赐他丹书铁券,也就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免死金牌。朱元璋亲口承诺,凭借这道免死金牌,李善长可以免死两次,他儿子可以免死一次。

不过,李善长的左丞相没当多久,就因病辞官回老家濠州了,经过李善长的极力举荐,胡惟庸当上了左丞相,统领百官。

早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胡惟庸就是靠李善长推荐才受到重用的,如今李善长再次帮胡惟庸当上了左丞相,两家人的关系又更进一步,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之子李佑,也就是李善长的侄儿,还娶了胡惟庸的侄女。

公元1380年,朱元璋觉得丞相的权力太大,会对皇权造成威胁,关键这还不是罢黜一个丞相就能解决的问题,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永久性废除丞相这个职位!

于是,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左丞相胡惟庸处死,同时大开杀戒,株连了三万多人,在满朝文武都噤若寒蝉的时候,顺势一劳永逸地废除了丞相制度,从此,中国历史再无丞相。

但这一次,朱元璋把跟胡惟庸有牵连的人杀了个精光,却对跟胡惟庸有姻亲关系的李善长网开一面,甚至连李存义都放过了。朱元璋满以为,自己对李善长一家如此宽宏大量,他应该对自己心怀感激吧?

但李善长却做了一件蠢事,害自己最后一家七十多口人丢了性命。

原来,李善长自以为功高盖世,平时就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甚至对朱元璋也没有特别尊敬,朱元璋对他的态度早就有所不满。这次朱元璋对李家网开一面,李善长却没有上表谢恩,反而表现出一副本该如此的态度,让朱元璋内心十分恼怒,从此就对李善长动了杀心。

而促使朱元璋真正对李善长下手的人,是另一位开国功臣汤和。

公元1390年,李善长打算新修房子,于是找到手握兵权的汤和,向他借了300士兵当劳工,这事其实是违法的,因为士兵不是私人武装,而是公家力量,但对有兵权的人来说,公器私用,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然而,汤和却出卖了李善长。

李善长找汤和借兵,汤和当场就给了人,但李善长一走,汤和就把这事儿禀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勃然大怒:好大的狗胆,竟然敢借兵,这是想造反吗?

就在朱元璋雷霆震怒的时候,李善长又一次犯了严重的错误,把自己推向了死路。

李善长有一个亲戚晚辈名叫丁斌,犯了罪依法要被流放,但李善长却上书向朱元璋求情。这下朱元璋的愤怒彻底遏制不住了:你以为你是谁?我堂堂九五至尊,处理一个犯人还需要你来指手画脚?

朱元璋当即下令,不再流放丁斌,而是把他关起来严刑拷打,很快,丁斌就招供了,说他当年曾在胡惟庸家里当差,并指认李存义参与了胡惟庸的谋反行动。

朱元璋立刻拿下了李存义,李存义也是个软骨头,直接供出了李善长,说自己当年曾劝李善长帮胡惟庸谋反。

于是,没过多久,朱元璋一纸令下,将李善长诛三族,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唯一免死的是李善长的一个儿子李祺,因为他娶了朱元璋的大女儿临安公主。

李善长得知这一消息后,翻出当年朱元璋赐给他的免死金牌苦苦哀求:“陛下曾承诺免臣两死,免臣子一死!”

朱元璋怒极反笑:“你再看看金牌上是怎么写的?”

李善长仔细一看,之间免死金牌上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文字,但其中有七个字特别刺眼:“免死,除谋反大逆。”顿时面如死灰。

其实,李善长死得非常冤枉,因为他根本没有谋反的理由。他不仅和朱元璋是亲家,还是大明第一功臣,就算真的帮胡惟庸谋反成功,地位也不可能更高,有必要吗?

再说了,就连胡惟庸本人是否谋反都有不少人怀疑,不少史学家都认为,胡惟庸谋反的罪名也是朱元璋捏造的。

李善长之死,死于自己的嚣张跋扈,他居功自傲,有时候连朱元璋都不放在眼里,朱元璋自然不会给他好果子吃。

李善长之死,也死于朱元璋的刻薄寡恩,朱元璋为确保江山永固,大肆屠戮功臣,株连无辜。假如李善长是在李世民手下做事,断不会有杀生之祸。

#历史#
#历史冷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