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实辩证看“但头汗出”

发[导读]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 汗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证,病理性汗出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较为特别的一种是“但头汗出”,即患者仅感到头颈部有明显汗出,而未感到身体其它部分有明显汗出的症状。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  四川成都  61000摘要:汗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证,病理性汗出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中较为特别的一种是“但头汗出”,即患者仅感到头颈部有明显汗出,而未感到身体其它部分有明显汗出的症状。其病因病机亦纷繁多样,近代医家多根据《伤寒论》从六经辨证对其进行总结。凡病之因,不外乎虚实,故本文从虚实辩证的角度来对该症的病因病机进行初探。关键词:汗证;但头出汗;虚实辩证;病因病机1虚证1.1阴血不足,虚阳浮越若阴血亏虚,不能制阳,则可导致虚阳上浮,而至头颈部汗出。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中描述的,因为妇女生产过后,正气耗损,阴血大量流失,不能制阳,孤阳上越,而导致的神志昏冒不清的“郁冒”之证:“产妇郁冒,其脉微弱”,“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医效秘传》中亦提到:“夫头汗出者,五内干枯,津液衰少,慎不可再汗也。”1.2真阳欲绝,虚阳上脱阳气虚衰至极,真阳欲脱,向上浮越,此时上浮的阳气亦可迫使上焦津液外出,导致头颈汗出此时常可见到四肢厥冷,气息微弱,出冷汗,脉微欲绝等亡阳的症候。《伤寒寻源》云:“又有真阳上脱而头汗者。经云,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生,有汗者死。又云,湿家下之其人额上汗出,微喘者死,此绝证不可治也。”1.3阴阳两虚,虚阳上迫阴阳互根互用,故阴虚致极常伴有阳气易极度耗损的症状,将亡之阳上脱,则迫使头颈部汗出。例如《伤寒论》中提到“太阳病中风”时,本应予桂枝汤调和营卫,却“误以火劫发其汗”,火邪耗伤阴液,同时由于壮火食气,导致了“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2、实证2.1热结有形之邪“阳加于阴谓之汗”。若汗液不能充分蒸腾而出,仅能在阳气最旺盛的头颈部蒸而出,则见“但头汗出”。汗液所以不能充分蒸腾发越,除可见于阴阳亏虚的虚证,也可因邪热与人体内的有形之邪搏结,而不能充分发越所致。《伤寒太白》中论述道:“外感发热,必得遍身汗出,方得邪气外解。然所以致其汗出者。皆赖胃阳敷布,而能升降阴阳发越毛窍者也。故凡中焦无病,则上下通达,遍身汗出而解。若中焦痞塞,则热结、水结,寒结、痰结、气滞、夹食、蓄血,皆能壅滞经络,但头有汗,遍身无汗,邪气不能外解”。《医宗金鉴》亦提到“头汗出,跻颈而还,则为热不得外越,上蒸于首也”,“或因阳明蓄血,或因热入血室,皆令成之,则当分门施治可也。《伤寒论》中论述了热邪与湿邪结于阳明之证:“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而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阳明病多为大热、大汗的实热之证,有时亦可见湿热相搏的变证,此时虽渴而饮水,但小便不利,热与湿邪相结,不得外越,只能向上熏灼头颈部而见头汗。《张氏医通▪大小府门》亦论述了热与湿邪相结的“痰秘”证:“痰秘者,痰饮湿热阻碍,气不升降,头汗喘满,胸胁痞闷,眩晕腹鸣。”又如《伤寒论▪.阳明篇》中有关于热与血结的论述:“阳明病,下血而诫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穴,随其实者而泻之,溅然汗出者则愈。” 当邪热与有形之血液相结,则不能充分发越而上扰,则可见头汗出,此时用针刺期门泻热,血中的热邪随汗排出则可病愈。2.2外感风寒之邪风邪开泄,易袭阳位,头颈部常无衣物覆盖,易受风邪侵袭,上焦伤风,使得头颈部腠理开泄,卫表失固,则可见头汗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因上焦伤风,开其腠理。上焦之气,慓悍滑疾,遇开即出,经气失道,邪气内著,故有是症。”若感受寒邪,寒性收引凝滞,闭塞毛孔,使得邪气难以从皮毛而解,“玄府不开则阳气上蒸于头”,而成但头汗出之证。3虚实夹杂证3.1正气受损,邪热内陷患者或因禀赋不足,或因饮食情志内伤,或因失治误治等原因,导致正气不足,邪热内陷,则形成虚实夹杂之证。此时正气不足,难以充分作汗使邪气充分外达,内陷之邪热只得蒸迫上焦,而可见但头汗出之症。《伤寒论》论述了表邪未解而误下后的热陷胸膈之轻症:“不结胸者,是所陷之邪浅也: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若结于少阳,则可见“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伤寒误下,则邪热内结少阳,则“胸胁满微结”,枢机不利,则小便不利,邪热未伤及阳明,故“不呕”,此时邪热结于少阳,不可外达,亦可见但头汗出之证。若太阳病误下,邪热内陷,湿相结则“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跻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此时均为正气耗损,发汗无力,又兼邪热内陷,结于体内。可见头汗一证,虚实之易,治法大不相同,临床治病之时,当根据四诊信息综合判断方能正确地辨证论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