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境收藏不得不知道的一些要点
在古代的青铜镜中,有一种很特殊的镜子,它看上去和其他镜子一样,没有什么太多引人注目的地方.它的正面微微凸出,光洁而明亮,能够清楚地照出人的形象,它的背面有一圈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八个字,每两个字之间有一个装饰性的符号,镜的中 心有一圈连弧纹.这类青铜镜的形式是属于西汉中期的.如果用强光或聚光照射在镜面上,镜面的反射光线就产生出一个奇异现象.它的投影像一张镜背的相片,而不是镜面.因为在投影中,镜背的花纹和文字,甚至镜钮穿带子的孔,都能清楚地反映在墙上,但投影的光好像不是镜面上直接反射出来的,而是从镜背透过来的.我国古代的著作中,称这种镜子为“透光镜”,这种镜子是非常珍贵和罕见的.
历史的传承,法律的限制,藏友的好恶都使包括铜镜在内的古代青铜市场的价格上升速度、水准落后于其他品类。然而近年来,人们对通货澎涨的焦虑和恐惧,又让这片价格洼地的上涨速度出现了异动。十年前,300元一块的唐代海兽萄葡镜,现已过3万元。这种快速收益,远远超过了当今市场身价千万元及亿元拍品的上升速度,而且这上升速度毫无停歇之意。
鉴别古铜镜的真伪,一般分为三步,第 一步,根据型制、纹饰判定时代;第 二部,时代明确后在看镜纹做工与该时代有何不符之处,判定真伪;第三部,发现疑点再根据秀实物及包浆分析是宋至冥国的仿器,还是现代新仿镜。
元明以后,铜镜制作更见衰势,除传统式样外,双鱼纹、双龙纹、人物故事如柳毅传书等是较新颖的式样。但这时的铜镜制作粗糙,较多的只有纪年铭文而无纹饰。在这一时期,特别是明代,仿造汉镜和唐镜的风气很盛,所仿铜镜多数是汉代的六博纹镜和唐代的瑞兽葡萄镜,仿制铜镜一般形体较小,纹饰模糊不清,已无汉、唐铜镜的昔日风采。
中国青铜器是举世公认的顶 级艺术品,而古铜镜制作又将青铜铸造工艺推向了巅 峰。中国在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开始使用青铜镜,经历了商、周、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中晚期以后,青铜镜才逐步为玻璃镜所取代,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现在,那些静静躺在博物馆中古迹斑斑的铜镜,已照不见当年的美丽容颜,可它们积淀的四千年的铜镜文化,依然让我们照见流淌在自己身上的文化血脉,领略古人多元的生活意趣。
铜镜起源于商周,那时候都是圆圆的,而且多以镜背面上什么都没有的称之为素镜的为主。直到到了西周中期,镜子背面才有了纹饰,慢慢的又出现了动物的纹饰,开始变得更加的有文化意义了。春秋战国的时候,铜镜发展非常迅速并且逐渐变得成熟,就连制造铜镜的地点也从北方开始向南方迁移了。靠南边一点的楚国,就成了铜镜的重要产地。而且在这一时期,铜镜铸造开始出现了各种精美的工艺,比如金银错图案,透空的一些雕刻,还有一些简单的颜色绘上去,相比较之前可以说有了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