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实验录》泽泻汤证

管(右住南阳桥花场九月一日) 咳吐沫,业经多年,时眩冒,冒则呕吐,大便燥,小溲少,咳则胸满,此为支饮,宜泽泻汤。

泽泻(一两三钱) 生白术(六钱)

【按】本案病者管妇年三十余,其夫在上海大场莳花为业。妇素有痰饮病,自少已然。每届冬令必发,剧时头眩,不能平卧。师与本汤,妇服之一剂,既觉小溲畅行,而咳嗽大平。续服五剂,其冬竟得安度。明年春,天转寒,病又发。师仍与本方,泽泻加至二两,白术加至一两,又加苍术以助之,病愈。至其年冬,又发。宿疾之难除根,有如是者!

以上自小青龙汤至泽泻汤凡五证,皆治痰饮。小青龙汤以心下有水气为主,射干麻黄汤以喉中水鸡声为主,苓桂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以吐涎沫为主,皂荚丸以胶痰为主,泽泻汤以眩冒为主,此其大较也。

(0)

相关推荐

  • 泽泻汤证方证标准√

    ​泽泻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冒眩证):头晕目眩,甚至视物旋转,如坐舟车之中,甚者可有呕吐,见有呕吐白痰. 2.主要症状(水饮证):胸胁胀满,腹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 3.可伴随症状:口燥 ...

  • 跟大师学经方之泽泻汤

    [方名]泽泻汤. [组成]泽泻五两(15克)白术二两(6克). [功效]健脾利水,益气化饮. [适应证]脾虚饮逆眩冒证:头晕.目眩,甚则目眩而乍见玄黑,天地旋转,恶心,呕吐,或胸闷,或食少,不欲食,四 ...

  • ​眩晕

    眩晕是常见病.多发病,有的是缠绵痼疾,根治不易.历代医家论治眩晕,有"无风不作眩""无火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quo ...

  • 《经方实验录》射干麻黄汤证

    射干麻黄汤证 冯仕觉(七月廿一日) 自去年初冬始病咳逆,倚息,吐涎沫,自以为痰饮.今诊得两脉浮弦而大,舌苔腻,喘息时胸部间作水鸣之声.肺气不得疏畅,当无可疑.昔人以麻黄为定喘要药,今拟用射干麻黄汤. ...

  • 【经方实验录】射干麻黄汤证​

    [经方实验录]射干麻黄汤证 射干麻黄汤证其一 曹颖甫师师医案 冯仕觉 七月廿一日.自去年初冬始病咳逆,倚息,吐涎沫,自以为痰饮.今诊得两脉浮弦而大,舌苔腻,喘息时胸部间作水鸣之声. 肺气不得疏畅,当无 ...

  • 【经方实验录】小青龙汤证​

    [经方实验录]小青龙汤证 小青龙汤证其一 姜佐景医案 三拗汤 姜佐景按:张君志明为余之好友,尝患疔毒.自以西药治之,增剧,因就余以中药治愈,乃叹中药之神.自后恙无大小,每必垂询,顾余以事冗,居恒外出, ...

  • 《经方实验录》桂枝汤证

    桂枝汤证其一 汤(左二月十八日) 太阳,中风,发热,有汗,恶风,头痛,鼻塞,脉浮而缓,桂枝汤主之. 川桂枝(三钱) 生白芍(三钱) 生甘草(钱半) 生姜(三片) 红枣(六枚) [按]大论曰:" ...

  • 《经方实验录》麻黄汤证

    麻黄汤证其一 范(左) 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脊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钱) 桂枝(一钱) 炙草(八分) 杏仁(三钱) [按]比吾师早年之方也,规其药量之轻 ...

  • 《经方实验录》葛根汤证

    葛根汤证其一 封姓缝匠,病恶寒,遍身无汗,循背脊之筋骨疼痛不能转侧,脉浮紧.余诊之曰:此外邪袭于皮毛,故恶寒无汗,况脉浮紧,证属麻黄,而项背强痛,因邪气已侵及背输经络,比之麻黄证更进一层,宜治以葛根汤 ...

  • 《经方实验录》白虎汤证

    白虎汤证其一 住三角街梅寄里屠人吴某之室,病起四五日,脉大身热,大汗,不谵语,不头痛,惟口中大渴.时方初夏,思食西瓜,家人不敢以应,乃延予诊.予曰:此白虎汤证也.随书方如下: 生石膏(一两) 肥知母( ...

  • 《经方实验录》大承气汤证

    大承气汤证其一 方(左) 病延二候,阙上痛,渴饮,大便八日不行,脉实,虽今见心痛彻背,要以大承气汤主治. 生川军(四钱后入) 小枳实(四钱) 中川朴(一钱) 芒硝(二钱后入) 全瓜蒌(五钱) 拙巢注: ...

  • 《经方实验录》小承气汤证

    史(左) 阙上痛,胃中气机不顺,前医投平胃散不应,当必有停滞之宿食,纳谷日减,殆以此也,拟小承气汤以和之. 生川军(三钱后入) 中川朴(二钱) 枳实(四钱) 拙巢注:服此应手.

  • 《经方实验录》调胃承气汤证

    沈宝宝(上巳日) 病延四十余日,大便不通,口燥渴,此即阳明主中土,无所复传之明证.前日经用泻叶下后,大便先硬后溏,稍稍安睡,此即病之转机.下后,腹中尚痛,余滞未清,脉仍滑数,宜调胃承气汤小和之. 生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