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见领导,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害怕?

当个体成长到一定程度,就会进入社会独立谋生,无论是实习期还是正式入职都免不了要和领导打交道,对于普通人而言,领导就意味着权威,地位至高无上,把握着自己的饭碗的去留的大权,因此,对于领导都保持着天然的敬畏。
但在一个集体内,有领导就会有普通员工,这是互相支撑的,大家都是合作关系,虽然不是每个领导都能和员工打成一片,但也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
那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对领导唯恐避之不及,不想与其接触,见到之后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打个招呼就溜之大吉呢?

社会因素

中国自古以来都把集体主义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传播,每个时代都强调集体的重要性,个人利益要让步于集体利益,长期生活在这种文化背景中的人自然就会把长者、领导、集体等放在首要位置。当事情发生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集体以及遵从领导的决定。
这是因为在一个集体里,领导是团队的核心,同时,在工作中又是经验丰富、权威的象征,他们在事情的处理上比普通人有着无比精确的把握和敏锐度。
而作为一个下属,经验不丰富,对待事情也没有领导的大局观,对领导有着极大的崇拜感,从而认为领导比自己更高明,更尊贵。
当自己的想法和领导的想法相冲突时,会把领导的想法当成更明智的想法去遵从,也因此,在遇到领导时,会下意识地在领导面前表现出敬畏和距离感。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除了广义上的集体文化的影响,站在个体的角度,也可以用一些社会关键性概念来解释这种现象,比如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通俗的讲就是人们对于不公平的事情的接受程度,对于不公平的事情接受程度越高,权力距离越大,接受程度越低的权力距离越小,人们越追求社会地位和权利的平等。
每个国家和社会地区的发展都不同,同时他们所受到的文化熏陶也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进而导致他们对于权力距离的接受程度也不相同。
在相关社会学的调查当中显示,对权力距离接受程度最高的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地区,中日韩等国家的会议往往代表着集思广益,然而最后做决定的都是领导。
所以,在东亚,领导对于下属的工作是具有一种引导和支配的权力。长期处于这种阶层下的人对于领导都是服从的,也是畏惧的。
当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个地区不同文化的交融和信息交流的日渐发达,人们的认知和格局也在逐渐改变。
当个人主义文化逐渐渗透集体主义的时候,各个企业的领导者也逐渐的改变自己原有的领导方式,开始接受新的企业管理办法,逐渐开始接受领导层和员工之间的平等交流,而员工在这样开明的环境中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会在适当的场合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

个人因素

除了社会因素以外,员工对领导畏惧就是自身的原因了,俗话讲“艺高人胆大”,有实力的人怎么会畏惧领导呢?
只有实力不足的人才会畏惧领导,这部分员工其实本身对工作就不积极,也没有雄厚的背景来支撑自己。
他们既不愿意积极进取以弥补弱势,也不愿意就此离开另起炉灶,秉承着混的思想做事,所以,他们特别愿意待在领导看不见的地方浑水摸鱼,而不是在领导的眼皮底下暴露自己。
对于这类型的员工而言,领导的存在就是一种警示“不能再混了,若是再不改变,也就没有混的机会了”。
除了混的人对领导有所畏惧,也有其他不良心理的人不愿意见到领导,比如看不上领导、无能为力又不能接受的人。
或者是不能当众讲话的低自尊人格的人,具有不良心态的人一般在集体内没有较好的发展。
他们不愿意在人前表露自己展露自己的短板,也不相信自己能够改变目前的困顿局面,一味地像个鸵鸟一样缩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不管不顾不争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