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三百六十行,无论做什么,都有专业和业余之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现在的一个热门话题。专业化,第一要有明确的分工。
教师的专业是解决“培养人才”,“怎么培养”。大多数老师心里,都是装着当前具体的教学工作。如果扪心自问,我们每天从事的工作,对于学生有多少培养的作用,有助于他终身的发展,有助于创造他的人生幸福。这个问题一下子说起来,还真没有认真想过。
一个教师,如果不把“培养人才,怎么培养”,这个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加以解决,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专业的。如果是厨师,也就是打工仔的水平。真正的厨师,是有深厚的底蕴,又不断研究,能让客人吃出文化品味,吃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他懂得营养学、化学、美学、心理学,保健医学,广泛涉猎社会民俗、文学艺术等等。而且这个饭庄交给他,就能保证一年有多少万利润。这才叫大厨,这才是专业的。咱们当老师,每天平凡具体、琐碎细致的教学行为,都应该体现对学生的培养,这才是专业的。有些事情司空见惯,就见怪不怪。例如有的小学,低年级的小学生一天都不许下位子。孩子从上午七点半一直坐到下午三点多。如果课后还有“兴趣班”,那就继续坐着听讲。老师们,包括我在内,这样一天坐下来也受不了。何况六、七岁的小学生,不会坐残废了吗。又例如德育,好象学校里有专人负责德育。其他老师呢?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其实,学生上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孩子到你的班里,原来不爱学的爱学了,原来不懂事的懂事了,这就是德育。老师的身教,比空口说教的效果好的多。是不是每一位老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专业化,第二要有专门的、规范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有严格的要求。关键是有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的含量。
有人把老师戏称为教书匠。木匠、铁匠、瓦匠、教书匠。这并不是贬义词。匠人也有能工巧匠。手艺巧夺天工,可以做出精美绝仑、流传千古的工艺品。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东西,都是这样的。能工巧匠,靠的是手艺。例如:说铁匠的手艺高,他能用手工做出一个光亮的铁球。他再用手工在大铁块上掏出一个圆窟窿。拿球放在这个圆窟窿里,正好严丝合缝。而且拿这个球,无论怎么转,放进去都是那么合适。这手艺够高的了。我们相信真有这样高明的师傅。但是,要说手艺特高的铁匠能造出一个手机,或一台电脑,我们绝对不信。那不是铁匠能造的东西。那里边不只是手艺,主要是有科学,有技术。
专业化的研究型的教师、教育专家,跟教书匠的区别,就在于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的含量。教师要专业化,必须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技术,有专门的规范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怎样判断专业的水准,主要是两条。
第一条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越强,专业化的水准越高。第二条是研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什么是研究精神?就是有兴趣探索“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总是考虑这个。对于大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自己总是爱琢磨。过去我们就常说,教师的思维能力表现之一就是能不断地提出任务,不断地解决问题。表现之二是熟悉学生的思维规律,能帮助学生排除思维障碍。
什么是创造精神?就是总在琢磨“有没有别的办法,能不能更好点”。这个课你教过五遍了。今年再教这个课,能不能用一个别的办法。试一试,能不能再好点。这就是创造性的工作。如果说,这课我反正教过五遍了,任何时候你想让我说,我都能说一遍。那样只是一个熟练工,就没有创造性了。研究并不神秘,创新也不神秘。研究水平和创新精神,标志着专业化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