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講:法身、化身、報身
前言
禪宗的精神是什麼?
常言所說的
「法身、化身、報身」
又是什麼?
本期,讓我們翻閱《禪學講座》下
看看 南老師怎麼講:
「法身、化身、報身」
禪宗的起源
禪宗的起源,是從釋迦拈花,迦葉微笑開始,而中國禪與印度禪卻匯流於達摩祖師的傳承。自東漢、南北朝,以迄於隋唐之間,由於禪宗的興盛,而醞釀出中國文化光輝燦爛的一頁,禪宗也因而在中國文化生了根。
原始禪宗的精神
根據前面已講的許多道理,歸納出原始禪宗的精神,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自從達摩以至六祖,甚至於初唐、盛唐之初,所講的成佛之「心」,也就是中國文化所講的心性之「道」。在學理上,可以把它分析為三個:法身、化身、報身。
一、理入法身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指的「心」,是道之「體」。這個「體」,包括了上次所介紹八識中,阿賴耶識的心物一元,整個宇宙萬物同體的「體」。
這個「體」要怎麼樣才能體會得到呢?就是達摩祖師所講的「理入」範圍,用思想的方法去瞭解它。
中國道家有一句話「精思入神」,也是說明這種道理。不過要注意,這裡所說的思想,在方法上,只能用思,不可用想。在唯識學上,思與想分的非常嚴格。想識知覺、感覺、感情等分化出的妄想,它是浮動在外、沒有根的。思不一樣,它很難被人察覺得到。
我們有時候會進入一個非常靜定、寧靜、清淨的境界,自己覺得一點妄想都沒有,其實這種境界,正是思的境界。要把這個思的作用昇華、發揮、淨化,而後把這些空掉,與宇宙最原始的道體合一了,才能算是精思入神。
注意:這裡所指的原始,並非時間性的,而是理念性的,千萬不要誤解。中國道家所講的這種「神化」境界,也就是佛學上所講的「法身」、「法性」的境界,這是理入的部分。
二、行入化身
由於理入而進入到「道」之體,還不算究竟,必須再從達摩祖師所講的第二個方法「行入」著手。不管證到心之體以後,或者還沒有證到以前,隨時隨地都要對自己心念的動機,加以檢查反省。
在檢查反省時,要對照《八識規矩頌》所講的五十一心所,使每一個心念表現行為之間,都非常淨化。
對於佛教的戒律、一切道德的規範,尤其大乘菩薩道的「慈悲喜捨」,更要切實養成、自然流露才行。這種行為淨化的成就,就是「化身」。
五十一心所
偏行五:作意、觸、受、想、思。
別境五:欲、勝解、念、定、慧。
善十一: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痴、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根本煩惱六:貪、嗔、痴、慢疑、惡見。
隨煩惱二十:憍、害、嫉、忿、恨、惱、覆、誑、諂、悭、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不定四:悔、睡眠、尋、伺。
三、報身 憂時憂國 心無所懼
理入是「體」,行入是「相」。理入與行入的結晶,發揮極致,就可以起「用」,這是報身。
此時,才可以說嬉笑怒罵,無一不是佛法。這是古代禪師們所謂大徹大悟的過程與境界。現在找一點資料供大家參考。請看《指月錄》卷三十二:
「予難學佛這,然愛君憂國之心,與忠義士大夫等。但力所不能,而年運往矣。喜正惡邪之志,與生俱生。永嘉所謂: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予雖不敏,敢直下自信不疑。」
這是大慧杲禪師答友人的信。他對於宋明理學的影響很大。這一段表示,他雖然出家學佛,但是愛君憂國之心,與一般人無二,而一個修行人本就要做到,即使鐵輪在頂上旋轉,本性的定慧還是圓明不失,何況做其他的事。一般人都認為一動就不是禪,必須每天靜坐才算,那是錯誤的觀念。
——節選自南懷瑾《禪學講座》下
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
老古下期繼續推送南懷瑾《禪學講座》下精彩章節,歡迎關注閱讀。
喜歡,別忘關注老古哦~
了解更多有關南師的故事,還有他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