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诸葛亮选择了休养生息,结局会怎样?

如果诸葛亮不选择进攻魏国,而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能翻盘吗?

类似的问题有很多,这的确是一个讨论度很高的问题,千百年来,褒贬不一。有人讲诸葛亮此举是为了转移矛盾,是为了让军队保持战斗力,不这样做,蜀国就无法生存。也有人说诸葛亮连年北伐穷兵赎武,本来蜀国人民生活就很艰苦,结果活活把蜀国打垮了。

我们就来谈一谈,诸葛亮如果选择了休养生息,会是什么结局呢?

其实诸葛亮不擅领兵是真,但是绝对算不上穷兵赎武,名垂青史的一代贤相怎么可能目光那么短浅?存在即合理,诸葛亮不是傻子,他既然选择了这条打仗的路,自然就有他的道理:

首先,我们知道刘备死后诸葛亮接手的蜀国,可以说刘氏政权是风雨飘摇、摇摇欲坠。荆州已经丢了,益州一方声反,四方响应,外有国贼虎视眈眈,内有反贼跃跃欲试。诸葛亮对外交好孙吴,抵御曹魏,对内镇压反贼,安抚边境少数民族。不仅仅如此,诸葛亮还提倡为官廉洁,自己出门从来不备马车,就像平民一样步行,尽量任用刘备荆州集团的将臣和将臣的后代。

可以说诸葛亮在恢复国内经济,和强化君主政治权利上都下足了功夫。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蜀国的政治生态较稳定,经济状态也比较良好。军队出川,支援和后勤也是井井有条,并没有挥霍国力,我想这一点大家应该是比较赞同的。

其次,我们来看蜀汉的地理位置,就是今天的四川云南一带,如果是在现代那还好,毕竟科技发达了,比较方便。但是在古代那是群山环绕,交通闭塞之地,在那样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由于技术的限制和环境的恶劣,蜀国根本没有资本和魏国吴国对着发育。不但可利用土地少,而且土壤条件也没有魏吴两国好,再加上蜀国人口连隔壁的半数都不到,人力资源也处于下风。

养精蓄锐的结果就是,你强大别人更强大,你从弓箭变成步枪了不假,但是人家都拉出“意大利”炮了,还是打不过啊。所以为了牵扯住对面精力,伺机而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是坐拥仅仅益州之天险,任凭诸葛亮有通天的能耐,他也无法阻止强大的曹魏踏平西蜀,因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空谈。

最后,其实蜀国已经错失北伐的最好时机了!

我们都知道曹操死后,曹丕称帝篡汉,正值民心倒戈,国内动荡之时。而刘备刚拿下汉中,可以说时机再好不过,可是在汉曹政权交接的动荡时期,刘备和孙权爆发了夷陵之战,这一战就打了整整一年多,给曹丕减轻了了非常大的压力。

就在蜀国吴国为了荆州大打出手的时候,曹丕不但可以处理国内的汉室忠臣,镇压反叛势力,还可以坐山观虎斗,甚至坐收渔翁之利。反观蜀国,夷陵之战胜了也就罢了,还打输了,这让本来就弱小的蜀国雪上加霜,地盘没抢回来,军队几乎全军覆没,物资军资全被收缴。

诸葛亮知道自己在恢复国力的同时,魏和蜀汉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曹丕是个短命帝王,再加上曹丕本身位置就没坐稳,曹睿交接政权的路途必定不会一帆风顺。于是才有了诸葛亮上书《出师表》,表明了时机成熟了,揭开了北伐的序幕。

其实蜀国真的打得过魏国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如果魏国倾举国之力和蜀国决战,我敢肯定输的一方一定是蜀国,那么为什么魏国任凭蜀国三番五次叫嚣却不为所动呢?

因为诸葛亮知道的道理,魏国也知道,发展潜力就在台面上摆着,只待魏国国力强盛,蜀国必定不战而败。还有就是毕竟还有一个吴国在一边看着呢,忍一时之辱,享一世之利。可以说魏国巴不得蜀国安安分分和他对着发展。

最后我在此大胆推测一下,如果诸葛亮不着急决战曹魏,而是养精蓄锐,最后的结果就是:

诸葛亮死了,朝廷内部主战派和偏安派矛盾激化,刘禅主和抑战任用庸才,听信谗言,益州旧势力兴起企图架空刘禅,国内冲突不断,最终在政权动荡中被魏国一口吃掉。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结局,那就是蜀国不进攻魏国,魏国跟蜀国接连的地方就不会驻扎大批军队。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司马懿掌兵,多次跟诸葛亮较量,一来二去,司马家族越来越强大,反而干掉了曹魏,成了晋朝。如果诸葛亮不北伐,也就没有司马懿掌兵的事了,魏国也就不会把精力放到对付诸葛亮身上,说不定司马家族会造反,然后魏国内乱,诸葛亮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这种可能性极小极小……

但不管怎么说,蜀国再怎么折腾,也决定了它的命运,诸葛亮的所作所为无疑的推迟了这个结果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如此让人敬佩的原因,所谓逆势而为,逆天而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