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产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一类疾病。目前全世界患此病者约3000万人,我国每年约有400万人。股骨头坏死不易治疗,致残率高,因此,谈股骨头坏死色变也就不足为奇。最新的调查表明,该病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而有过激素应用史、髋部外伤史、酗酒史、相关疾病史者发病的机率明显增多。
发病初期多表现为髋关节或其周围关节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髋关节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患者一旦负重,甚至正常踩地,极易发生股骨头塌陷。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终生残疾。按通常Ficat分期分为0~Ⅳ期五个级别,一般股骨头坏死进入Ⅲ~Ⅳ期很难逆转,Ⅳ期患者基本需要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髋关节运动常受限,可为所有方向受限或一个方向受限,尤其是内旋或外展。晚期关节活动受限主要为外展受限-内收肌群挛缩,并逐渐加重,可出现肢体缩短、肌肉萎缩和屈曲内收畸形。运动受限有极大的重要性,应引起重视。
目前,传统的治疗以骨科减压术及近年开展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为主。前者用于本病的早期,独立使用疗效欠肯定,多数病人不可避免的发展为晚期,最终置换全髋关节。而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受到所用器材材质的影响,目前其寿命仅为10~15年,对于一位70岁以上的老人尚可采用,而对于本病高发的40~50岁的中年病人却不得不考虑15年以后的治疗。介入治疗为近年新开展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目的为恢复闭塞的股骨头血供,可大大延缓本病发展为Ⅳ期的时间,部分病人甚至可达到功能完全恢复基本达到常人的水平。
介入治疗
(1)原理:
股骨头无菌坏死为股骨头血供障碍,从血管的角度看亦属血管栓塞性疾病,故此,治疗上应遵循扩血管、溶栓、血小板解聚的治疗原则。具体药物为:罂粟碱、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苷或丹参注射液。
(2)方法:
于对侧大腿根部的股动脉表面局麻,皮肤表面切开2~3mm的小口,以细穿刺针直接穿刺股动脉,引入介入用导管,进入患侧髂外动脉造影,明确患侧股骨头血供情况,分别进入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以上述药物适当稀释后缓慢灌注。通过治疗前后股骨头供血血管造影(DSA)对比观察,治疗前股骨头供血血管痉挛,静脉滞留现象均得到解除,治疗前稀疏的股骨头供血微血管治疗后明显增多、丰富。
由于股骨头坏死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清楚,这就决定了其疑难症的性质,也就决定了尚没有一套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目前,有关本病的治疗方法中,髓芯减压术,介入治疗,髋关节置换及中药的内服或外敷等在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展,但任一单一治疗其综合疗效均不满意。为此,国内有关权威专家指出,疑难症要以综合治疗为主,建议采用“减压+介入+中药内服”的方式为佳。我院由中医骨伤科和介入中心合作,从2002年底开始采用上述治疗方式对100余例Ⅰ~Ⅲ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予以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十余例Ⅳ期患者实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5例小儿股骨头坏死患者实行单纯介入治疗,逐步形成了对股骨头坏死各期均能合理治疗的系统性、规范性方案,在本地区受到患者和相关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