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胡同里的清真一品香澡堂
昨天去看了前门外棕树斜街上的“清真一品香”澡堂门楼,之前一段时间“清真”两个字被电表箱给挡住了,最近又露出来了,赶紧去拍照留念。 棕树斜街原名王寡妇斜街和王广福斜街,属于八大胡同之一,民国时代曾经以“清吟小班”妓院而闻名。此外,王广福斜街上也有各种饭馆和澡堂,一品香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家。
关于一品香的历史网上的资料不多,现在把我查到的资料分享给大家。 京剧大师马连良非常喜欢到一品香泡澡,章诒和在《伶人往事》中写道:
马连良喜欢泡澡。只要晚上有戏,他下午一定去澡堂。先是在前门外的“一品香”,后改去西珠市口的“清华池”。再后来,他常去的是八面槽的“清华园”。泡完澡,还要请专门师傅修脚。这是因为唱戏常年穿靴子,有鸡眼的缘故。每次去浴池,马连良都要带些香烟和茶叶,送给师傅和工人。
除了自己泡以外,马连良还经常和“鼓界大王”刘宝全一起去一品香泡澡。马连良在《忆刘宝全先生》中写道这件事,时间大概是1920年代:
又过了一些日子,经已故著名京剧演员王瑶卿先生介绍,我认识了刘宝全先生。我们俩人是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此后有五年多的时间,我们是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每天我到棉花九条他家里去找他。一块遛弯儿,散步,然后到“一品香”澡堂去洗澡。到了下午一块儿到“两益轩”去吃饭。吃罢饭,又一块儿去剧场,观摩余叔岩、杨小楼的演出。这几乎就是我们俩人每天的活动程序。
一品香澡堂在民国时代也是不断发展的。对比民国十二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增订实用北京指南》和民国三十年新华书局发行的《北京旅行指南》就可以看出来。 在民国十二年时,一品香还不是头等澡堂,只能位列“稍次”的第二等级,使用的是洋灰盆、缸盆的盆浴:
稍次者为一品香、华园、文雅园、裕庆、清泉、东兴、裕华、启华、新华池、宝泉、义和等。其设备强半为洋灰盆、缸盆,间有洋碰盆,浴价为四角、三角、二角、一角不等。擦背理发等费二角或一角。
到民国三十年时,一品香已经是北京最有名的澡堂,和我们熟悉的清华池并列。当时的澡堂楼下是用白瓷砖砌成的“温热五池”,楼上则是单人的洋瓷澡盆。同时,一品香有当时北京最火的刮脚师傅,专治脚气:
平市浴堂营业,现有一百二十三家。近数年来,随时代之进步日益发展,盖因人类进化,咸知清洁,操斯业者亦知因时制宜,随时改良,池塘已多改温热五池,且用白瓷砖砌成,池广水深,实驾乎沪汉南京各埠。澡盆亦改木盆为洋瓷,清洁美观胜前多多。其设备最完善者,东城如清华园、怡和园,西城如华宝园、裕华园,外城如清华池、一品香等处,经营均极盛旺,而价格分官盆、雅座、楼上、楼下……一品香之刮脚者名魏文禧,于此道久负盛名,各浴堂争相雇用。旅京南人患脚气者群觅小魏,盖一经修刮若释重负。职是之故,小魏大有应接不暇之势。
另外,根据民国二十八年正风经济社主编《北京市工商业指南》记载,一品香的店主叫做王厚齐,河北宛平人(也就是包括今西城区在内的北京西部地区)。不过我还没能发现关于王厚齐更多的信息,希望以后能有新的发现。